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朱凌燕

月刊

1674-4632

rre100@vip.sina.com

025-83658689

210009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21层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Journal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育研究与评论》作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专业刊物,一方面引领教育理论研究者更多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眼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的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的水平,使之在理解中行动,在行动中理解,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互动、有效生成、不断深化,将理论知识、间接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理数"单元教学研究:在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下

    吴增生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心理学向具有确定性证据的脑科学发展,教育神经科学这门交叉学科逐步形成.在利用"抽象结构"思想分析初中数学"有理数"单元的内容体系及核心育人价值的基础上,将其置于教育神经科学的视野下,分析其学习心理的脑机制,从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利用"数系扩充"的大观念引领单元整体教学,充分利用数轴直观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加强多种形式的逻辑推理.

    有理数抽象结构数系扩充教育神经科学脑机制

    理解实际意义,培养应用能力——"王师傅卖鞋问题"对"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的启示

    徐小建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师傅卖鞋问题"的解答情况反映出,当前"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更多地关注了有理数加减法的法则等纯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有理数和加减法实际意义的理解,没有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此,给出三条教学建议:"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要帮助学生体会数学抽象,理解运算对象;"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的教学,要在"同化"与"顺应"中促进学生系统理解算理;"有理数加减法的应用"的教学,要在主客体的变换中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建模.

    有理数的加减法数学抽象算理数学建模

    以产出导向法破解"学用分离"难题

    邢文骏崔充博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出导向法聚焦"学"与"用"的关系,重视输出对输入的驱动作用,并意图通过选择性学习和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有效输出,最终实现"学"与"用"的统一.以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Unit 1 Integrated skills板块教学为例,驱动阶段,以"用"带"学",尝试产出;促成阶段,边"学"边"用",实现产出;评价阶段,以"学"促"用",巩固产出.

    产生导向法学用分离学用结合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三问"

    赵哲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熟练地记忆词汇,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并广泛地运用词汇.可以基于情境、构词法、词汇关系网进行记忆;词汇的理解要立足语篇、拓展资源;在学生理解词汇含义后,可以通过设置复习性学习活动和迁移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运用词汇.

    英语词汇教学记忆理解运用

    依托关键要素实施大单元教学——以《气体状态实验规律》一课为例

    任芝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单元教学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对现行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将教学内容按照某种逻辑和顺序划分为若干主题的"大单元",引导学生开展深度探究的一种教学理念或模式.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可以基于核心目标的一致性,确定教学内容;通过核心方法的强化,联结知识方法,明确探究过程,引领问题解决;在核心问题的导向下,突破重难点;重视评价与质疑,促进策略的形成和迁移运用.

    大单元教学关键要素高中物理

    法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潘海东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开阔视野,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类法治教育资源的价值.具体做法有:用透教材中的法治教育资源,融入生活中的法治教育资源,抓住课堂生成的法治教育资源.

    法治教育资源教材生活课堂生成

    "逻辑的力量"测评设想

    陈兴才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逻辑的力量"是新的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地对"逻辑的力量"进行测评,需关注三个问题:测评的标的定位,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评,还应着眼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全方位和全过程;逻辑作为一种思维与表达品质,可以隐伏在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中考查;创新测评形态时,尽可能涉及更多的谬误类型,让测评变得更丰富、更有趣.

    "逻辑的力量"测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关于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开放题情境的研究

    薛永娟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近年试题,可将情境分为三类: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相较于情境默写题、语言文字运用题和作文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开放题的情境在内涵理解、类型呈现、内容表述、题型设置等方面还存有不足.预测文学类文本阅读开放题将不再受题型和套路的束缚,转而以新颖的题型来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化、体验感、综合度、开放性将会更强.

    文学类文本阅读开放题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

    教师不宜"佛系"读书

    谭旭东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