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朱凌燕

月刊

1674-4632

rre100@vip.sina.com

025-83658689

210009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21层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Journal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育研究与评论》作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专业刊物,一方面引领教育理论研究者更多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眼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的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的水平,使之在理解中行动,在行动中理解,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互动、有效生成、不断深化,将理论知识、间接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比起"正确答案",学习当有更重要的目标——老生常谈之四十四

    吴非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不应当只有"做题"一条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善于思考的人,需要有创造精神的人.要尽快地淘汰落后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目的也不能只是寻找"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很危险的一种观念.事物的答案经常不止一种,而且每一种都可能有价值.

    正确答案学习目标学习方式

    基于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的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孔雀东南飞》为例

    张克中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曾经是一个热点问题,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颁布后这个话题不再为人所关注.但问题并没有解决,在实行任务群教学的新背景下,语文教师不仅糊涂了怎么教,也依然糊涂着教什么.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依然是个值得关注并继续思考的问题,主张依据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在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要求范围内来探讨这个问题.

    教学内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学习任务群

    依托大概念,紧扣主任务——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学习任务的确定

    潘双林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学科根据其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确定了大单元、任务群的学习方式.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组元方式也是据此而定的.因此,提取单元大概念,确定单元主任务,结构化学习任务群,开展项目化学习,是落实单元核心素养、完成单元学习目标的关键.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的教学确立了"聆听心灵之声,唱响生命之歌"的主任务,学习目标及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及主要环节,均紧扣这一主任务设计、展开.

    单元大概念单元主任务学习情境学习任务选择性必修

    学会自主阅读科学与文化论著——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学习支架的搭建

    石骏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属于"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本单元教学设计依托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思路,为学生自主阅读提供任务单式的学习支架,具体包括理解概念、梳理逻辑、理论辨析、评析学术表达、跨界比较、撰写心得六项学习任务及其子任务.学生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也是学习如何阅读科学与文化论著的过程.

    科学与文化论著自主阅读大单元任务单选择性必修

    至性之言,自尔动人——《陈情表》《项脊轩志》第3课时教学设计

    梁勇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情表》和《项脊轩志》是我国古代散文的重要篇章,被编入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第9课第3课时的教学设计,从"情"的角度对两篇文章进行整合探讨,在交际情境中分析作者表现"情"的技法,从而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写作结构图式.

    《陈情表》《项脊轩志》交际情境选择性必修

    身临其境,体悟地域文化的魅力——《秦腔》一课教学尝试

    马征遥张思楠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任务群"的两大核心要素分别是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这就要求课堂相应地作出变化,以学生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代替教师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有效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在《秦腔》的教学中嵌入拍摄宣传片的任务,请学生完成宣传片拍摄提纲,是一次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交融互促的有效尝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悟地域文化的魅力.

    地域文化《秦腔》情境任务宣传片选择性必修

    奥苏伯尔认知同化理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施佳莹喻平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有意义学习的本质特征、认知同化理论的基本要义、有意义学习的教学原则、实现迁移的条件等四个方面,解读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梳理出对当下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一是建构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环境,包括设置恰当情境、连通知识序列.二是制订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包括活用先行组织、突出渐进分化、强调综合贯通、提倡迁移训练.

    认知同化理论有意义学习中学数学认知结构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热潮中的冷思考

    刘志军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热潮中,需做冷静思考:应视整本书阅读为方法而非目的,突破"众入一本"的局限,形成"以一带多"的格局;应平衡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放"与"收",在整本书阅读的不同阶段,教师需要发挥一些辅助作用;应优化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手段,形成行之有效的测评方法.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阅读素养测评

    略谈数学眼光及其培养

    李树臣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三会"是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其中,数学眼光是生发于数学学科特性视角的一种思考,关注的是"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的内涵,彰显的是"思想材料的形式化抽象"的特点,主要就是在现实与数学之间进行的思维切换.根据数学眼光的主要表现,其培养可以有侧重地从四个维度展开:增强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重视几何直观,提升抽象能力.

    数学眼光创新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抽象能力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出古诗词之美

    徐树忠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出古诗词之美,就是把学习内容以任务的形式置于一个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任务,挖掘和利用古诗词中丰富的审美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读"的任务驱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放声朗读、多元范读;以"品"的任务驱动,指导学生推理品鉴、联想品悟;以"赏"的任务驱动,指导学生移情入境和双向互动,教出古诗词的情感美、理趣美、意蕴美.

    任务驱动古诗词教学审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