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朱凌燕

月刊

1674-4632

rre100@vip.sina.com

025-83658689

210009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21层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Journal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育研究与评论》作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专业刊物,一方面引领教育理论研究者更多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眼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的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的水平,使之在理解中行动,在行动中理解,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互动、有效生成、不断深化,将理论知识、间接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革命小说教学的"三重跨越"——《党费》一课教学谈

    马臻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革命小说教学中,如何跨越思维方式、生活环境、时代距离的重重阻碍,让学生切身体验革命历史中的情感和温度,突破已有认知模式的禁锢,产生真正的理解和感动,是语文教师必须直面的难题.革命小说《党费》的教学提供了示范:捕捉文本细节,跨越浅层思维;立足自我体验,跨越生活隔膜;转变话语体系,跨越时代距离.

    革命小说教学《党费》文本细节自我体验话语体系

    突出数学本质的教学策略

    崔静静柴文斌赵思林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应把握数学的本质.数学教学应有意识地突出并引导学生把握数学本质,应关注内容的整体性,强化数学整体的结构性本质;精心构建情境问题,凸显数学产生的根源性本质;全面分析概念的内涵,揭示数学概念的属性本质;深化认识命题的关系,构建数学命题的逻辑本质;发掘思考的美学指向,提炼数学内核的思想本质.

    数学本质知识结构情境问题数学思想

    数学解题教学:用一般思路引领具体操作——以一道数列不等式高考题为例

    张昆王颖超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一道有一定难度的数列不等式高考题为例,说明: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适当的铺垫,启发学生把握问题的本质特征,萌生具有一般性(概括性)的解题思路(基本想法),引领具体的解题操作.从解题疑难的角度看,就是要以一般的解题思路引领具体的解题操作为主导,辩证处理"思路性疑难"与"操作性疑难"的关系,帮助学生实现突破.

    解题教学问题本质解题思路数列不等式问题

    培养抽象能力必须经历两个过程

    顾祥芳杜育林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象能力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主要是指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形成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和方法的能力.抽象能力是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主要指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其中,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数学公式、运算法则、图形性质等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

    抽象能力数学知识形成过程应用过程

    用"KWHL任务单"助力英语阅读教学——以《多维阅读》第14级Monkey City一课为例

    王晨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KWHL任务单"是借鉴KWL模式设计的助力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清单.该任务单将阅读教学的推进流程划分为K、W、H、L四个板块并分别设计不同的任务."K"板块,激活所学,联系新知;"W"板块,自主定标,探究问题;"H"板块,思维可视,分享汇总;"L"板块,整合回顾,拓展提升.这四个板块逐步引领学生深度参与,及时将思考理解和输出表达相结合,助力英语阅读教学.

    KWHL教学模式"KWHL任务单"MonkeyCity

    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程序设计"教学——以《设计垃圾分类模拟小游戏》一课为例

    谈海亚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算思维是迎接与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技能,是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初中学段,"程序设计"教学是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从计算思维的"抽象"和"自动化"内涵视角,架构(微)项目设计、问题分解、抽象建模、设计算法及评估编程等环节的"程序设计"教学框架,并以《设计垃圾分类模拟小游戏》一课为例具体说明.

    计算思维程序设计初中信息技术《设计垃圾分类模拟小游戏》

    防疫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虞曙明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上好防疫思政课.通过看疫情出现时的各方响应,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通过批判疫情严峻时的突出问题,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通过辩证分析各类防控举措,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通过了解民众阻击疫情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思想政治教育"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

    历史教学如何步入"有我"之境

    王九军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知识和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让二者之间产生疏离.要想拉近距离,化解疏离,需要历史教师带领学生步入鲜活、生动的"有我"之境.代入身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还原现场,分析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走访实地,可以将意象化为具象,将抽象化为形象,达成历史知识的"真学习".

    历史教学"有我"身份代入还原现场走访实地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任务情境创设

    金军华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是隐含于具体的情境与学习任务之中的,学习应该立足具体的任务情境.任务情境的直观性和综合性,有助于学习者学习建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整合性任务情境、体验性任务情境、层递性任务情境、实践性任务情境等,激活学生的认知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能够围绕真实问题、真实任务展开学习.

    阅读教学任务情境学习建构

    以任务驱动,显"顽石"之美——《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一课教学设计

    陈淑娟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的教学设计,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力求彰显"顽石"之美: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明确任务驱动的方向,让"顽石"之美有"落点";设计教学问题,体现任务驱动的依据,让"顽石"之美有"凭借";设计教学活动,实现任务驱动的落地,让"顽石"之美有"深度".

    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设计《力量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