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检验医学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检验医学与临床
检验医学与临床

徐永柱

半月刊

1672-9455

cqwsxx@163.com

023-63613484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30号广璐大厦

检验医学与临床/Journal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粒子放射治疗的进展

    龙斌王颖于金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粒子放射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该文综述了粒子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质子、碳离子、中子及其他重离子放射治疗的研究和应用,探讨了这些技术的发展历史、技术优势、临床应用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粒子放射治疗利用高能粒子束精准照射肿瘤组织,以其独特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该文从技术发展和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重点叙述了质子放射治疗的布拉格峰特性、碳离子放射治疗的高传能线密度优势、中子放射治疗特别是硼中子俘获疗法的新兴应用,以及其他重离子治疗的潜力和挑战。尽管粒子放射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成本高、技术复杂、剂量计算不确定性等挑战。未来的研究需要聚焦于加强治疗的精准性、降低成本、优化治疗方案,并探索粒子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免疫疗法、靶向疗法的联合应用,以期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试验的深入,粒子放射治疗有望在未来肿瘤治疗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粒子放射治疗质子放射治疗碳离子放射治疗中子放射治疗肿瘤

    温阳益髓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S100B、CTX-Ⅱ水平的影响

    沈建成刘壮阮安民张洪美...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温阳益髓方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对血清S100B、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50例早中期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PR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阳益髓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复发率,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LKS)评分,血清S100B、CTX-Ⅱ水平,以及治疗前、治疗1周、1个月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LK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K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治疗期间VAS评分变化有交互效应(F=20。132,P=0。030),故进一步做单独交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1周、1个月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1个月后的VAS评分低于治疗1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1周、1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血清S100B、CTX-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益髓方联合PRP治疗早中期KOA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血清S100B、CTX-Ⅱ水平,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膝骨关节炎温阳益髓方富血小板血浆S100BⅡ型胶原C端肽

    温肾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对肾虚痰湿型PCOS伴IR不孕症患者性激素、糖代谢、排卵率、妊娠率、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蔡亚静王春霞李鹏超王洋...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温肾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对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不孕症患者性激素、糖代谢、排卵率、妊娠率、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7月河南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门诊收治的61例肾虚痰湿型PCOS伴IR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来曲唑片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肾化痰方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LH/FSH比值、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指数模型(HOMA-IR)、排卵率、妊娠率和疗效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BMI、HOMA-IR、LH/FSH比值及血清T、LH、FSH、FBG、FIN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MI、HOMA-IR、LH/FSH比值及血清T、LH、FBG、FINS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FSH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BMI、HOMA-IR、LH/FSH比值及血清T、LH、FBG、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F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肾化痰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肾虚痰湿型PCOS伴IR不孕症疗效优于单用常规西药,可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改善女性性激素及糖代谢指标水平,缓解IR,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温肾化痰方胰岛素抵抗肾虚痰湿型

    天麻素注射液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马医林李锴赵芳芳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天麻素注射液(GI)对高糖(HG)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人肾小球足细胞(HGP C)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以及分析GI是否通过调控蛋白Janus激酶(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方法 通过含30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基刺激HGPC建立HG损伤模型作为HG组,同时将体外培养的HGPC细胞分为对照组(Con组,不做干预),不同浓度GI组(10、20、30、40 μmol/L GI组)进行预实验,通过细胞活力实验筛出最佳作用浓度作为GI组进行后续实验。后续实验将细胞分为6组,分别是Con组(不做干预)、HG组(加入30 mmol/L D-葡萄糖处理)、GI组(加入最佳作用浓度的GI处理)、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组(加入30 mmol/L D-葡萄糖+40 μmol/L AG490处理)、GI+AG490组(加入30 mmol/L D-葡萄糖+最佳作用浓度的GI+40 μmol/L AG490处理)、GI+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剂(C-A1)组(加入30 mmol/L D-葡萄糖+最佳作用浓度的GI+20 μmol/L C-A1),每组干预时间均为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HGPC活力;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法检测HG-PC增殖能力;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HGPC迁移能力;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GPC中EMT相关蛋白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 20 μmol/L GI组、30 μmol/L GI组、40 μmol/L GI组细胞活力均高于HG组(P<0。05),且20 μmol/L GI组效果最好,因此后续实验选用20 μmol/L作为GI的最佳作用浓度。与Con组相比,HG组细胞迁移数和p-JAK2、p-STAT3、波形蛋白(Vimentin)、纤连蛋白(F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细胞增殖率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GI 组、AG490 组细胞迁移数和 p-JAK2、p-STAT3、Vimentin、FN、N-cadherin 蛋白水平均低于HG组(P<0。05),细胞增殖率和E-cadherin蛋白水平均高于HG组(P<0。05);与GI组相比,GI+AG490 组细胞迁移数和 p-JAK2、p-STAT3、Vimentin、FN、N-cadherin 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细胞增殖率和E-cadherin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与GI组相比,GI+C-A1组细胞迁移数和p-JAK2、p-STAT3、Vimentin、FN、N-cadherin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细胞增殖率和E-cadherin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GI可以通过抑制JAK2/STAT3的磷酸化来抑制HGPC的迁移及EMT进程,促进细胞增殖。

    糖尿病肾病人肾小球足细胞高糖天麻素注射液增殖迁移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上皮-间质转化

    人参皂苷Rg3调控RANKL/RANK/TRAF6信号通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代谢、成骨细胞的影响

    费熙殷静张磊范伟...
    24-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人参皂苷Rg3调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体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体(RANK)/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信号通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代谢、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50只健康雌性SPF级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40只大鼠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其中30只大鼠建模成功,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皂苷Rg3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g3高剂量组,各10只。观察各组大鼠股骨病理组织,比较各组大鼠骨代谢指标、骨形态学指标、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骨钙素、硬骨素水平,以及RANKL/RANK/TRAF6信号通路相关信使RNA(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大鼠骨小梁排列正常,成骨细胞、类骨质面积未发生变化,模型组大鼠成骨细胞数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3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g3高剂量组成骨细胞数量增多,且人参皂苷Rg3高剂量组成骨细胞数量比人参皂苷Rg3低剂量组多。各组大鼠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总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ⅠNP)、N-端骨钙素(N-MID)、PTH、骨钙素、硬骨素、RANKL mRNA、RANK mRNA、TRAF6 mRNA、RANKL蛋白、RANK蛋白、TRAF6蛋白水平比较,对照组>人参皂苷Rg3高剂量组>人参皂苷Rg3低剂量组>模型组,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骨小梁分离度(TB。Sp)、ALP水平比较,对照组<人参皂苷Rg3高剂量组<人参皂苷Rg3低剂量组<模型组,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参皂苷Rg3可改善骨代谢,提高骨钙素、硬骨素水平,使大鼠骨质疏松症得到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RANKL/RANK/TRAF6信号通路有关。

    骨质疏松症人参皂苷Rg3核因子-κB受体活化体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体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信号通路骨代谢成骨细胞

    人参皂苷Rb1调节SIRT1/Nrf2信号通路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贺毅林伍梅芳谢杜红邓娅莉...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人参皂苷Rb1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39只妊娠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制备GDM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腹腔注射10 mL/kg生理盐水)、人参皂苷Rb1低剂量组(腹腔注射1。4 mg/mL的人参皂苷Rb1溶液)、人参皂苷Rb1高剂量组(腹腔注射2。8 mg/mL的人参皂苷Rb1溶液)、人参皂苷Rb1高剂量+EX-527组(腹腔注射2。8 mg/mL的人参皂苷Rb1及5。0 mg/mL的EX-527混合溶液),每组9只。另取9只妊娠SD大鼠腹腔注射等剂量柠檬酸盐缓冲液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及母体体质量、胎鼠存活率;采用原位末端凋亡法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胎盘细胞凋亡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与胎盘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胎盘组织SIRT1/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FBG、TC、LDL-C及TG水平,母体体质量,胎盘细胞凋亡率,血清与胎盘组织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HDL-C水平,胎鼠存活率,血清与胎盘组织GSH、SOD及CAT水平,胎盘组织SIRT、Nrf2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b1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b1高剂量组大鼠血清FBG、TC、LDL-C及TG水平,母体体质量,胎盘细胞凋亡率,血清与胎盘组织MDA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HDL-C水平,胎鼠存活率,血清与胎盘组织GSH、SOD及CAT水平,胎盘组织SIRT、Nrf2及HO-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人参皂苷Rb1低剂量组比较,人参皂苷Rb1高剂量组大鼠血清FBG、TC、LDL-C及TG水平,母体体质量,胎盘细胞凋亡率,血清与胎盘组织MDA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HDL-C水平,胎鼠存活率,血清与胎盘组织GSH、SOD及CAT水平,胎盘组织SIRT、Nrf2及HO-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人参皂苷Rb1高剂量组比较,人参皂苷Rb1高剂量+EX-527组大鼠血清FBG、TC、LDL-C及TG水平,母体体质量,胎盘细胞凋亡率,血清与胎盘组织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HDL-C水平,胎鼠存活率,血清与胎盘组织GSH、SOD及CAT水平,胎盘组织SIRT、Nrf2及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高剂量人参皂苷Rb1的干预效果优于低剂量人参皂苷Rb1,且EX-527可减弱高剂量人参皂苷Rb1对GDM大鼠的干预效果。人参皂苷Rb1可能通过激活SIRT1/Nrf2信号通路而增强GDM大鼠抗氧化功能,改善其糖脂代谢,进而抑制胎盘细胞凋亡并改善母体肥胖及不良妊娠结局,最终减轻其氧化应激损伤。

    人参皂苷Rb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妊娠期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凋亡氧化应激

    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胞磷胆碱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认知功能、血流变及血清Tau蛋白水平的影响

    徐震林李奕鑫赵国平
    37-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胞磷胆碱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认知功能、血流变及血清Tau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4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拉西坦+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BI)、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清Tau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oCA、MMSE评分及BI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au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胞磷胆碱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血流变指标,降低血清Tau蛋白水平。

    高压氧奥拉西坦胞磷胆碱一氧化碳中毒认知功能血流变Tau蛋白

    自拟温经通络汤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眩晕患者脑灌注状态及血清MFG-E8水平的影响

    王焕中张西丘董进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自拟温经通络汤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眩晕患者脑灌注状态及血清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拟温经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清学指标,并统计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MFG-E8、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后,两组基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基于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眩晕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温经通络汤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脑灌注状态,调节血清MFG-E8水平。

    自拟温经通络汤针刺脑卒中后眩晕症状改善脑灌注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

    妊娠早期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诊断模型构建

    万方方陈智英李莉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早期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诊断模型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72例妊娠早期胚胎停育患者纳入停育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的158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早期胚胎停育的影响因素,构建妊娠早期胚胎停育风险的列线图诊断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停育组年龄大于对照组,甲状腺疾病、子宫异常、男性伴侣精液水平异常、叶酸代谢不良、接触放射性物质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合并甲状腺疾病、子宫异常、男性伴侣精液水平异常、叶酸代谢不良、接触放射性物质为妊娠早期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列线图诊断模型经Bootstrap自抽样内部验证后,一致性指数为0。719。ROC曲线分析该模型诊断妊娠早期胚胎停育的曲线下面积为0。813。结论 导致妊娠早期胚胎停育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年龄增大、合并甲状腺疾病、子宫异常、男性伴侣精液水平异常、叶酸代谢不良、接触放射性物质,针对危险因素对育龄期女性实施医学检查及相关干预措施有积极作用,基于各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医生可以对妊娠早期胚胎停育的风险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妊娠早期胚胎停育妊娠正常发育危险因素列线图

    炎症因子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林贵兰房丽丽张乐佳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炎症因子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98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产检的4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根据糖耐量筛查结果对GDM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并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将GDM患者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和妊娠结局良好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炎症因子对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WBC、PCT、IL-6、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GDM患者分别有58、25、15例。不同严重程度GDM患者WBC、PCT、IL-6、CRP水平比较,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重度患者,任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良好组有46例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组有52例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组WBC、PCT、IL-6、CRP水平高于妊娠结局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WBC、PCT、IL-6、CRP单独预测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0、0。805、0。820、0。753,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47。结论 GDM患者WBC、PCT、IL-6、CRP水平升高,且这些指标可作为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因子,可能与GDM的诊断、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妊娠期糖尿病不良妊娠结局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