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施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

高振锋

月刊

1004-1001

jzsg150@163.com jzsg150@sohu.com

021-62136404、62125164

200050

上海市武夷路150号3楼

建筑施工/Journal Building Construc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于1979年创刊,其内容套萃精英、博采众长,凸现中华建筑施工之大成,是中国自然科学建筑类核心期刊,近期又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双效"科技期刊。杂志向以实用著称,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建筑材料、饰面装潢和工程质量事故防治经验:报道国内重点工程中"高"、"大"、"深"、"重"的施工新技术以及科学实验新成果:主要栏目有:"地基基础"、"结构施工"、"装饰技术"、"建筑机械"、"工程质量与安全"、"建筑经济与管理"等,可供工程设计、建筑施工、基建、科研、建设监理和大专院校等单位及专业人员参考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疗改扩建工程领域数字科技赋能建造技术的研究

    陈浩高峰赵英吉黄宇...
    51-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目前现代化信息时代,如何将基于BIM数据信息化管理概念引入建筑建造中,优化施工过程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上海胸科医院科教综合楼项目和精神卫生中心项目为例,将BIM数据信息化技术融入项目管理中,通过全过程虚拟建造技术的研究,形成医疗建筑领域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医院项目改扩建工程数字科技BIM技术

    上海某特殊类装修高层办公楼超限结构设计研究

    程延睿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上海某1995年建成的超限高层办公楼特殊类装修项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既有建筑在未经超限分析情况下的加固改造设计。阐述了加固设计中的关键要点,包括结构抗震措施、计算分析及主要加固措施。通过多种软件进行结构模型计算和分析,确保了结构在设防烈度及罕遇地震时的安全性。加固措施包括剪力墙、柱和梁的加固方法,优先采用轻量化加固方法以减小对原结构的影响。项目成功保证了结构安全,最大程度保留了原始结构,展现了良好的经济适用性,为类似超限高层建筑的加固设计提供了实例参考。

    超限高层既有建筑特殊类装修抗震加固

    一种历史建筑群回迁移位技术

    涂祥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上海安康苑历史建筑群平移回迁工程,针对地下室结构顶板设计时未考虑平移临时荷载、顶板存在4处不同的标高面,以及平移距离较远等工况难题,提出了车载法+顶推法相结合的成套施工方法。具体为:将历史建筑群先采用SPMT液压车车载平移至地下室顶板边界,再对顶板结构进行临时加固及高差处施工垫梁处理,最后采用顶推法将建筑平移回原址顶板结构上。实践表明:先采用车载法减少了施工工期和造价,后采用顶推法解决了平移工况对地下室顶板承载要求高的难题。

    地下室结构顶板历史建筑群车载法顶推法临时加固

    水泥基电池电解质性能及电池制备方法研究

    潘瑞董赛阳张宇乾
    64-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化学储能是目前建筑储能中实施性最大的方式之一,水泥基电池为结构与储能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创新途径。从电解质性能和制备方法两个方面,研究影响水泥基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以电阻率衡量水泥基材料的导电性能,对比研究了导电材料种类和掺量、含水率和水胶比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炭黑掺量10%、水胶比0。6为最佳水泥基材料配合比。同时,对水泥基电池的制备进行了优化试验,以体积能量密度衡量,金属体植入法>金属涂层法>粉末混合法,其中粉末混合法制备方法简单,金属体植入法储存能量多,金属涂层法可进行二次充放电。

    建筑储能水泥基电池电化学性能粉末混合法金属体植入法金属涂层法

    粗骨料粒径与骨胶比对透水混凝土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

    屈新升薛宽罗小宝胡文波...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粗骨料粒径和骨胶比对透水混凝土耐磨性能的影响,通过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试验,分析了透水混凝土的密度、孔隙率、拉压强度和磨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粗骨料粒径与骨胶比的增加,会导致透水混凝土的密度降低、孔隙率增加和强度下降;粗骨料粒径10~15 mm的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较差,28 d抗压强度仅占粗骨料粒径5~10 mm的67。2%;骨胶比和粗骨料粒径越大,透水混凝土磨损率越高,基于抗压强度建立的耐磨性指标,能够准确预测透水混凝土的耐磨性能;粗骨料粒径与骨胶比对透水混凝土各项性能均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骨胶比的贡献率更高,达到了70。71%~85。17%。因此,在透水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合理选择粗骨料粒径和骨胶比,以满足透水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需求。

    透水混凝土粗骨料粒径骨胶比耐磨性指标

    海南橡胶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尹婷婷韩振华李家宁许鹏...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结构建筑因绿色低碳、预制装配率高、施工高效的优势,在建筑邻域中受到关注。海南橡胶木拥有丰富的人工林资源,主要用于生产家具板材,但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相对较少,且缺乏各项性能指标的研究。因此,进行橡胶木顺纹受弯、顺纹受压、横纹受压、顺纹受拉、顺纹受剪等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得到橡胶木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对橡胶木足尺规格材进行目测分级,测试得到不同级别橡胶木规格材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并与进口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木力学性能较好,除顺纹抗拉强度外,基本满足木结构设计标准中TB13强度等级要求,橡胶木规格材抗弯性能在不同目测分级下具有差异,但高于常用进口规格材,可为其在建筑工程中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橡胶木改性橡胶木橡胶木足尺规格材结构材料力学性能

    黄河沉积砂对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

    周建涛李昊庄洪宇李玉娇...
    81-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三角洲区域长期累积产生的大量沉积砂,对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防洪安全产生了恶劣影响。利用黄河沉积砂部分取代机制砂制备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改善粉煤灰混凝土的宏观性能,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黄河沉积砂不同取代率对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黄河沉积砂取代率的增加,混凝土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10%取代率时强度达到最高,在20%取代率时能够达到天然骨料粉煤灰混凝土强度水平。同时,黄河沉积砂取代率超过20%时,粉煤灰混凝土的收缩率增加,相对动弹模量显著降低,过量的黄河沉积砂会对混凝土的抗收缩和抗冻性能产生负面影响,结果可为黄河沉积砂在粉煤灰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黄河沉积砂取代率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

    绿色环保型钢渣沥青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丁鑫华张龙杰韦钊延潘建强...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渣是炼钢的副产品,通常作为废弃物处置,但其棱角分明,具备耐磨性高、抗滑性好的优点,是替代天然集料的优质筑路材料。检测分析防城港市某钢铁厂转炉热闷钢渣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质,按照0、20%、40%、60%、80%、100%六组比例等体积替换同规格辉绿岩,制备不同钢渣掺量的RAC-13C沥青混凝土,研究钢渣掺量对其路用性能的影响。依托南宁吴圩至上思高速公路项目,铺设钢渣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检测其现场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掺入钢渣的沥青混凝土具备更为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滑性。将钢渣掺入沥青混凝土中,是缓解优质筑路材料资源不足、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举措。

    道路施工钢渣沥青混凝土橡胶沥青级配路用性能

    生物质基复合材料性能及制备装饰壁纸的应用研究

    杨圆芃宋立龙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壁纸作为一种装饰性强、价格适中的装饰材料,现已成为最重要的墙面装饰材料之一。但目前壁纸的主要原料为塑料有机材质,存在难降解、挥发有毒物质等危害。以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等生物质材料代替部分PE制备复合材料壁纸,通过研究生物质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抗拉伸性能、断裂收缩比、杨氏模量等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小麦与水稻生物质材料在10%掺量时材料抗拉伸强度分别损失11%和21%。同掺量下,小麦生物质材料抗拉伸强度最大为13。79 MPa,竹子生物质材料的杨氏模量最大为542。2 MPa。多种生物质材料复掺性能变化较小,可以利用生物质材料代替部分塑料制备壁纸。

    生物质壁纸抗拉伸强度断裂伸缩

    黏粉土互层软土环境下深基坑降水技术研究与风险管控

    姜如英
    94-97,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三角地区复杂的土层结构和地下水环境对基坑工程降水提出了严峻挑战。以上海市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为例,针对该工程中黏土与粉土互层、疏干难度大等问题,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疏干降水和防突涌减压方案。该方案采取了靠近支撑布置降水井、开挖期间不间断降水以及分阶段控制降水等优化措施。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基坑开挖和降水过程中的地下水流场,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各区域地下水位,满足工程降水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科学依据与实用参考。

    深基坑疏干降水防突涌减压方案黏粉土互层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