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
科教导刊

谷力

旬刊

1674-6813

kjdkzzs@yahoo.com.cn

027-87826797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76号书香门第大厦1205室

科教导刊/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教融合视域下土建类研究生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陈军浩王恒周宇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才综合素质亟须提升。文章以福建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近十年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例,对研究生课程、科研实践、思政育人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突出对研究生创新、实践、思政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研究生、学校、企业三者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基于命运共同体的"三融三助"土建类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助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土建类产教融合应用创新型命运共同体

    康养旅游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陈梅花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养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康养旅游从业人才素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加快康养旅游人才培养步伐迫在眉睫。文章通过梳理酒店业态康养方向的发展现状,剖析市场对康养旅游人才的需求,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学校内部协同培养机制、重构课程体系、开拓多元化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四个方面,探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康养方向)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温州康养旅游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康养旅游市场需求人才培养协同培养机制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音乐类师生共同体建设研究

    张谦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引入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音乐类专业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式也逐渐受到关注。其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将传统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为音乐类教育带来了更为灵活、多元的教学手段。基于此,文章聚焦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音乐类师生共同体建设,旨在深入探讨这一模式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以期为音乐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音乐师生共同体

    新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建

    杨登路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人,肩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文章立足新时代背景,以贵州黔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为例,分析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点、能力建设的必要性,从严格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增强辅导员工作的认可度、优化辅导员绩效考核机制及注重辅导员科研素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等方面来探讨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建设的路径。

    新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辅导员在大学生课堂出勤率与抬头率中的影响及提升路径——以JS省某双非本科高校为例

    瞿睿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校教学管理面临大学生课堂出勤率、抬头率低下的问题。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工作队伍能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其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实施主体之一,在课堂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从分析大学生课堂出勤率和抬头率的影响因素着手,探索辅导员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课堂出勤率和抬头率,并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

    出勤率抬头率辅导员

    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研能力提升路径

    孙炼姚有如张宠宏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研工作成效关乎教育质量,而教研能力是普通本科高校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然而当前本科高校教师教研能力在教师端、学生端、组织端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理论知识不够,教研能力不足;教学方法与内容单一,教研源泉缺乏;重视组织反馈与同行交流,学生反馈欠缺;教研室教研质量不高,教研团队缺乏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提升组织学习培训成效,保障教师教研活动投入;丰富教学方法与内容,广开教研实践资源;优化教学评价平台,重视学生交流反馈;提高教研室教研活动质量,建设教研团队。

    本科高校教师教研能力提升路径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杨雅婷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是加快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表现。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如教师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意愿及能力不足、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不成体系、学校相关软硬件配套设备不足。对此,文章提出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化教学培训、增加信息化教学软硬件设备的配备度、创建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体系及考核机制等举措,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

    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蕴含、培育困境及实践路径

    牛洋洋黄洁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征程,高校要深刻认识党和国家赋予教育的重大使命和时代内涵,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劳动教育融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实践中,坚持"五育并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取向,助推新时代全面发展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文章在深入分析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蕴含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提出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实践路径,旨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劳动教育高校价值蕴含困境实践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贵州省情"课程教改实践

    郑传春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是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各民族长时期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交融,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高校作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分结合"贵州省情"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课程教学,并积极进行"专题教学+主题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引领贵州高校学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省情课程理论专题

    全员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范伟超刘帮余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趋势下,提质增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努力追求的方向目标。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全员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更加注重三元主体的协同育人,这三个主体包括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以及学工干部,他们在协同育人中各自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和责任。文章基于全员育人视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全员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