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程叠加嵌入式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以韩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为例

    朱映辉黄伟李旅军余晓春...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产学深度协同已成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韩山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作为实践先行者,积极探索并构建了适合自身的产学深度协同的工学人才培养模式:全程叠加嵌入式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该模式着眼于学院现有专业设置,全方位引导IT企业以叠加及嵌入的方式融入专业培养的全过程,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及完善评价机制等措施,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产学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全程叠加

    POPBL模式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程云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应用型专业课程,其教学强调能力本位,侧重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但面临师资队伍缺乏实务经验、教材实践性不足等难题.该研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中尝试应用POPBL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POPBL教学模式能降低课程对教师、教材的依赖,并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及效果;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POPBL教学模式的实施可按"知识铺垫、设定问题及项目、问题探究、问题验证、总结反思"五个环节展开,并与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有机组合.

    POPBL教学模式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

    基于AHP判决矩阵的课程思政决策模型探索计算机教学思政元素融合

    周全
    163-165,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和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环节.文章基于AHP判决矩阵和模糊映射构造出了一种课程思政决策模型用于指导教学过程思政元素的引入.利用该模型可以给出职业学校计算机学科与思政元素关联关系的量化信息,并计算出决策的一致性指标.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主观引入、机械引入和牵强引入.

    计算机教学AHP模糊数学思政元素

    从传统到现代:Java课程教学方法的演变与未来展望

    谢凤梅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现代Java教学方法开始强调更多的实践和学生参与.互动式学习、项目导向的教学策略(PBL)、在线资源的利用,以及个性化教学等多种方法融合的混合式、沉浸式教学模式逐渐成为Java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ava程序设计教育正在从传统的理论和书面导向转变为更加注重实践、互动和技术整合的现代教学方法.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教育者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并利用新兴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Java教学教学方法演变教育创新

    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课程智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陈丽萍李飞姜霞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工学》作为理工科非电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知识面宽、实践性强、内容与时俱进、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特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探索新工科背景下智慧教学模式改革实践,采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教师课堂面授与学生课下学习相结合的智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教学的内涵式发展.

    电工学雨课堂教学方法智慧教学

    实验动物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张名媛宋雅雯欧阳轶强郭晓萍...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创新教育理念,其内涵是充分挖掘和运用高等院校教学中各专业课程(非思政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比较、分析和构建疾病动物模型并实现基础成果临床转化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和生物学专业重要课程,蕴含丰富思政教育元素.文章以实验动物学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为切入点,通过论述实验动物学课程思政建设思路,进一步对实验动物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推进课程思政与实验动物学课程进一步融合,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实验动物学课程思政探索实践

    《工程化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卫贤贤王潇潇郭少青张婵...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认证、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类专业人才的关键,对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工程化学》是高校工科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目的是强化非化学专业学生的化学思维意识,充分发挥《工程化学》基础学科支撑作用和学科间渗透融合优势,使学生能运用化学观点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文章从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课程思政的内涵出发,根据《工程化学》课程特点,构建一种适用于非化学专业大一新生的《工程化学》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学习方法等角度对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工程化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金课"导向下《量子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鲁耿彪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目前国家大力发展量子科技,打造"金课"的背景下,针对量子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教学改革形势更加迫切.文章通过对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专业开设的量子力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调查,分析了当前长沙理工大学量子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对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着重总结了"问题驱动式"五步课堂教学法的实施情况与教学效果.

    量子力学教学改革五步教学法课程思政

    初中历史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李冰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使命.通过历史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过去,更能洞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社会发展和变迁.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就初中历史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展开深入探讨与分析.

    初中历史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基于工程认证背景的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能力探索

    欧蔓丽郑辉宾佳李琳...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基于工程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在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工程教育质量备受关注,工程认证成为保障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评估核心能力与工程行业需求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与实践措施.研究结果对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工程认证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能力教育质量行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