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课标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设计策略

    张梦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职思政课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文章深入探讨了新课标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策略,从新课标背景、中职思政课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教学策略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中职思政课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新课标中职思政课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策略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以《综合英语Ⅲ》为例

    蔡欣芬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OBE理念"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原则,结合国家、社会、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确定课程目标思政目标为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及人格发展四大类别,依据课程单元思政篇章主题及英语学科特点,对课程教学单元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与重构,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使用逆向设计法,从"教学目标"向"教学活动"逐个环节逆序推进,围绕学生为中心确定课堂讲授策略,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主体参与性,形成"主题—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三位一体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共同育人.

    OBE理念课程思政《综合英语Ⅲ》

    临床研究理念应用于妇产科见习"课程思政"中的思考

    孙丹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妇产科见习课在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规律的内在契合,在妇产科见习教书育人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的妇产科见习课教学中,存在学生缺乏主动探索课本知识点形成的发展脉络和缺乏主动查阅文献了解科学根据的问题.文章将探讨通过带教老师结合课本上的知识点,讲解典型的临床研究案例,讲述知识点"怎么来",未来进入临床后如遇到类似问题应"如何思考"等方式,将临床研究理念引入思政教育,使学生从思想内心深处认识到每一个知识点都值得我们对临床知识、临床学习抱有严谨态度和敬畏之心,从而改进当前存在的问题.

    妇产科见习课课程思政临床研究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究

    许婧兰晓黎韦思密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繁荣与文化觉醒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发展.如今,教育部门已将素质教育置于核心地位,致力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思政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使命.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挑战,高校需推动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的协同效应.这种融合模式不仅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求,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基于此,文章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开展协同育人工作.

    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分析

    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究——以"桥梁工程"为例

    黄家聪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桥梁工程"为例,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进行重构,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内容,三种教学方法,四方面教学评价"的设计思路.即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统一起来,依托于智慧化教学平台,将思政元素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课前环节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获得启发以后进行自主学习;在课中环节融入思政元素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课后环节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反思改进后实现进一步提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与具体工程案例结合起来更加深入地讲解专业知识,适度导入思政元素,并提出多维化评价反馈机制保障课程思政教学的迭代优化,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课程思政桥梁工程智慧教学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发展研究

    杨豪杰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面临教师育人理念认识不足、学生与环境交互作用发挥不够、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及思政教学多元融合力度不够等问题.若要进一步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则需强化育人理念、促进互动交流、构建评价体系、完善顶层设计、重视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专业课程育人理念

    《化学与社会》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实践

    张辉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与社会》是南京工业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以能源为主题,通过化学视角剖析生活中与能源相关的社会现象,从而普及化学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最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从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分享几点体会.

    化学与社会思政教学改革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探索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

    莫冰宋矿余江海海黎帆...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挖掘医学微生物学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政理念,如细菌遗传变异过程中展现的不懈创新精神、细菌生物被膜构造中蕴含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所揭示的无私奉献精神等,并将这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中,旨在构建课程思政与医学微生物学专业教学之间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的融合.

    医学微生物学思政元素案例设计

    "材料成型过程控制与自动化"课程教学探索

    彭兴东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材料成型过程控制与自动化"课程教学效果,提出基于解决问题,锻炼学生专业思考能力的体验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探索实践,以目标导向教育引领的课程改革、用BOPPPS教学模式设计每一堂课、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学生体验式训练模块等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提升了课程知识学习的深度、广度和挑战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合一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课程思政

    探讨工科分析化学实验课混合式教学及其效果

    柴琳琳肖开提·阿布力孜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化学实验作为基础实验课,在工科分析化学教学中起着联系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桥梁作用,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操作型、设计型和定量型的实验为主,所有实验环节在线下完成,但因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教学学时有限,在线完成所有实验环节受到一定影响,常出现时间紧、平行实验次数达不到要求,以及以一两次的平行实验数据"创造"其他平行实验数据的现象,这给学生求真能力和实验技能等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需要与时俱进地建立起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的分析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是以教为手段以学为中心,授课在线上,操作在线下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文章探讨线上和线下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模式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所带来的良好作用,拓宽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学习维度、强化操作技能、提高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