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侯钢

双月刊

1005-3220

lcjsyx@126.com

025-82296109

210029

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突出临床、注重实用、内容新颖、面向基层”。刊物内容涉及精神医学各个方面,栏目较多,具有鲜明特色。主要读者对象为精神卫生工作者,临床医务人员,社区卫生人员,医务心理工作者及司法精神定向鉴定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神障碍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及其与文化智力的关联研究

    任一铭孟骏宇元静徐莉...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精神障碍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及与其文化智力水平的关联.方法:纳入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的203 例精神障碍患者(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童年创伤问卷简化版(CTQ-SF)、文化智商问卷(CIQ)进行调查.根据童年创伤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童年创伤和文化智商的关联.结果:忽视组与忽视+虐待组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文化智商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不伴童年创伤组的患者(P均<0.05).情感忽视与文化智商量表总分、认知因子得分负向关联(β=-0.3、-0.3);躯体忽视与元认知因子得分、行为因子得分负向关联(β=-0.2、-0.2).结论:与不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精神障碍患者相比,伴有童年创伤经历的患者的文化智力水平低.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与此类患者的文化智力水平有较强的关联性.

    精神障碍文化智力童年创伤

    孤独症谱系障碍脑梭状回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动态脑功能连接的时间变异性研究

    苏晓然段旭君王鹏韩东明...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技术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右侧梭状回与全脑动态功能连接特点,并分析异常脑区的动态功能连接时间变异性与ASD主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将孤独症脑影像公开数据库ABIDE I和Ⅱ中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收集的120 例ASD患者和131 名与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滑动窗法,计算右侧梭状回与全脑动态功能连接的时间变异性,采用双样本t检验,以年龄、性别、利手及智商作为协变量,比较两组被试右侧梭状回与全脑动态功能连接时间变异性的差异,并将差异脑区动态功能连接时间变异值与ASD主要症状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ASD组的右侧梭状回与右侧额中回、双侧内侧额中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的动态功能连接时间变异性显著升高(Gaussian Random Field,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 且团块水平P<0.05),差异脑区的动态功能连接时间变异值与ASD诊断观察量表(ADOS)重复刻板行为分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ASD患者右侧梭状回与全脑动态功能连接变异值增高的脑区均属于社会脑组成部分,该发现为社会脑功能异常在ASD形成机制的研究中提供了新的依据.

    孤独症谱系障碍梭状回动态功能连接重复刻板行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表达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伤的相关性

    潘淑娟李伟谭云龙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及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103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4 名正常对照的血清IGF-1 和IGFBP-1 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使用中文版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价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外周血中的IGFBP-1 表达增高(P =0.01),而IGF-1 的表达与HCs组无明显差异(P>0.05).IGF-1 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认知功能维度中的工作记忆、言语学习与记忆、视觉学习与记忆、社会认知及MCCB总分均呈负相关(P均<0.05),IGFBP-1 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认知功能维度中的处理速度评分呈负相关(P<0.05),正常对照组IGF-1 和IGFBP-1 与认知功能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IGF-1 与IGFBP-1 的表达与患者认知功能存在负相关,表明IGF-1 及IGFBP-1 在精神分裂症认知损伤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精神分裂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抑郁症患者自杀观念与血清炎症因子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贾敏张欢马亚伟马青艳...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自杀观念与血清代谢指标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5 月至2022 年8 月在我院精神心理科住院的首发抑郁症患者119 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条目3"自杀"(H3)的评分进行分组,H3≥1 分为有自杀观念组(74 例),H3<1 分为无自杀观念组(45 例).比较两组血清中代谢指标和炎症因子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抑郁症患者自杀观念与血清中代谢指标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的炎症因子和代谢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伴有自杀观念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较无自杀观念组高(P均<0.05),代谢指标的比较发现有自杀观念组的肌酐水平低于无自杀观念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IL-2(r =0.29,P<0.01)、IL-4(r =0.20,P =0.03)和IL-17(r =0.21,P =0.02)水平与H3 的评分呈正相关,肌酐水平与H3 的评分呈负相关(r =-0.22,P =0.02).结论:伴有自杀观念的抑郁症患者肌酐代谢和血清炎症因子与无自杀观念者存在差异,且与自杀风险存在一定关联.

    抑郁症自杀观念炎症因子

    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等效剂量比较分析

    任方芳司骐杨震张婷婷...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等效剂量的差异性.方法:对1 552 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按照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分组,进行等效剂量换算,分别从性别和年龄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等效剂量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性别分组结果显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利培酮组、联合药物组以及氯氮平组的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10.53±2.57)mg、(18.45±7.08)mg、(6.54±2.58)mg,显著低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0.01 或P<0.05).年龄分组结果显示55~66 岁年龄段的平均有效剂量最低,16~55 岁年龄段男性患者用药剂量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或P =0.001).结论:性别以及年龄因素均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产生影响.

    性别年龄精神分裂症等效剂量

    男性酒依赖患者合并贫血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王晓宇杨可冰潘淑娟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男性酒依赖患者合并贫血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155 例男性酒依赖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特征、饮酒情况以及实验室指标等.根据血红蛋白是否<130g/L(男性)将患者分为贫血组(n =63)与非贫血组(n =92),通过单因素及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男性酒依赖患者合并贫血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最后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能力.结果:155 例男性酒依赖患者中有63 例合并贫血,发生率为40.65%.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饮酒量、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低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均是男性酒依赖患者合并贫血的影响因素(P均<0.05).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p)=-9.421+0.055×年龄+0.046×饮酒量+1.386×低钾血症+1.950×低蛋白血症+1.003×低LMR.联合预测因子曲线下面积为0.815,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75.0%%,截断值为0.382.结论:年龄、饮酒量、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低LMR是男性酒依赖患者合并贫血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预测模型可为临床早期评估男性酒依赖患者合并贫血提供借鉴.

    酒依赖贫血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精神病态与亲密伴侣暴力的关系:自尊的调节作用

    施春华李冕怡王宝军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态与亲密伴侣暴力(IPV)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水平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Levenson精神病态自评量表(LSRP)中的初级精神病态子量表、Straus简版冲突策略量表(CTS2S)以及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对江苏、河南两省共476 名重点高校大学生、研究生和高校周边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确定有精神病态的发病率为5.88%,可能有精神病态的发病率为45.80%,可能有和可能无精神病态在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婚恋状态、身份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精神病态与自尊显著负相关(r =-0.913,P<0.01),精神病态与IPV总分显著正相关(r =0.470,P<0.01),自尊与IPV总分显著负相关(r =-0.387,P<0.01).自尊在精神病态与IPV之间起调节作用(β =-0.171,P<0.01).结论:精神病态正向预测IPV,自尊在精神病态与IPV的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只有当自尊水平低时,精神病态才会对IPV产生正向影响.

    精神病态亲密伴侣暴力自尊调节作用

    《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 版双相障碍伴混合特征的专家问卷调查

    朱建峰沈东孙峰俐金卫东...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我国精神科医师对《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 版中双相障碍伴混合特征的态度和观点以及临床适用性.方法:通过网络调查问卷,调查214 名精神病学相关医疗人员,汇总专家建议,进行分析.结果:多数专家肯定了混合特征这一标注的确立,特别是对于抑郁障碍有不同意义.但是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将典型的躁狂发作症状(50%)和典型的抑郁发作症状(63.55%)列为伴混合特征症状的反向症状合理的比例偏低.抑郁背景上,易激惹、激越、冲动、想的事情太多、对外界特别敏感较为常见,在躁狂背景上,自伤、自责、自卑较为常见.结论:相反症状组合在一起,可能会因为相互修饰出现新的症状,而不是两个相反症状的简单组合.

    双相障碍抑郁症《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伴混合特征问卷调查

    被误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的孤独症谱系障碍1例

    陆颖
    34页

    孤独谱系障碍儿童误诊

    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疗效

    朱峰莉毛锶佳杨巧菲吴琴芳...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本地文化的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疗效.方法:选取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2020 年1 月至2022 年2 月收治的80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研究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基于本地文化的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 3 个月后应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评定疗效,并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NS、SA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干预前后SANS评分的差值比对照组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阴性症状有中等度效应;研究组干预前后IL-6 水平差值和SANS差值、IL-6 水平差值和SAPS差值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对照组无相关性.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采用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可改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血清白介素-6 水平异常.

    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疗效白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