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侯钢

双月刊

1005-3220

lcjsyx@126.com

025-82296109

210029

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突出临床、注重实用、内容新颖、面向基层”。刊物内容涉及精神医学各个方面,栏目较多,具有鲜明特色。主要读者对象为精神卫生工作者,临床医务人员,社区卫生人员,医务心理工作者及司法精神定向鉴定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注意力损害与童年创伤及抑郁症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刘琼杨潇王敏窦翊愷...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注意力与童年创伤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抑郁症患者152 例(研究组),健康对照组250 名,分别采用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CANTAB)中的快速视觉信息处理(RVP)、17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童年创伤量表简版(CTQ-SF)评估视觉持续注意力、抑郁症状、童年创伤,采用SPSS 26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快速视觉信息处理中总错过数更多,总正确拒绝数更少,命中率更低,平均反应时间更长(P均<0.01);童年创伤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在研究组中发现躯体忽视与快速视觉信息处理总错过数正相关(r =0.226,P =0.012),与反应灵敏度、总正确拒绝数、命中率负相关(r =-0.260、-0.230、-0.224,P均<0.05);HAMD-17 总分与快速视觉信息处理总错过数、错击率、平均反应时间正相关(r =0.228、0.192、0.341,P均<0.05),与反应倾向性、总正确拒绝数、命中率负相关(r =-0.203、-0.324、-0.226,P均<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童年可能遭受较多创伤事件,其注意力明显受损;抑郁症状与注意力下降有一定相关性,且抑郁程度越重,注意力越差.

    抑郁症注意力童年创伤

    舍曲林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徐金梅张兆辉周晓香陈国华...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 年4 月至2022 年4 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睡眠与心理门诊就诊的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9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 例,研究组采用舍曲林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 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情绪状态,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4 周、治疗8 周,两组的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全身症状等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的HAMD总分、认知障碍、阻滞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治疗8 周的HAMD总粗分及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等因子分均低于治疗4 周(P均<0.05).研究组治疗4 周、治疗8 周的SCL-90 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E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头晕、嗜睡.结论:舍曲林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可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症状,优于单一药物治疗,且安全性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舍曲林理性情绪疗法青少年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性幻听与其自杀观念的相关性研究

    杨亚芳张崇丽陈策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性幻听与其自杀观念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21 年2 月至2022 年1 月78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言语性幻听分为言语性幻听组(42 例)和无言语性幻听组(36 例);根据患者有无自杀观念分为自杀观念组(45 例)和无自杀观念组(33 例),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幻听分量表(PSYRATS-AH)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解释、情绪特征、权威信念、恶意信念、抵抗幻听等言语性幻听5 个维度的分值,并分析其与自杀观念的相关性.结果:言语性幻听组患者有自杀观念率显著高于无言语性幻听组(P<0.05);自杀观念组患者认知解释、情绪特征、权威信念、恶意信念评分显著高于无自杀观念组,自杀观念组患者抵抗幻听评分显著低于无自杀观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性幻听与其自杀观念具有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认知解释、情绪特征、权威信念、恶意信念4 个维度的言语性幻听分值与自杀观念评分呈正相关(P =0.035、0.044、0.038、0.042).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性幻听与其自杀观念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且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性幻听的认知解释、情绪特征、权威信念、恶意信念等维度分值越高,其自杀观念越强烈.

    精神分裂症言语性幻听自杀观念相关性临床研究

    首发与复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低频振幅与分数低频振幅分析

    黄欢王惠玲荣蓓陈诚...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首发和复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低频振幅与分数低频振幅改变情况.方法:纳入2014 年6 月至2020 年05 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60 例首发、60 例复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0 名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基于体素水平的低频振幅(ALFF)及分数低频振幅(fALFF)指标分析3 组间局部脑功能活动情况.结果:协方差分析显示三组间ALFF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位于双侧纹状体(左侧F = 23.06,P<0.001;右侧F = 19.31,P<0.001),而fALFF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位于双侧纹状体(左侧F =19.71,P<0.001;右侧F =13.53,P<0.001)和前额叶内侧皮质(F =5.46,P<0.001);事后检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首发组和复发组双侧纹状体ALFF及fALFF值均显著升高、内侧前额叶皮质fALFF值降低;复发组内侧前额叶皮质fALFF值降低较首发组更为明显.结论:首发和复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双侧纹状体、内侧前额叶皮质的局部功能活动异常,而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内侧前额叶皮质局部脑功能损害更显著.

    精神分裂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分数低频振幅

    叶酸联合维生素B12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邱义玲孙秋芳蒋冬梅田杨林...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叶酸(FA)联合维生素B12(VB12)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纳入2021 年3 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160 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有高HCY水平>15 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0 例和对照组80 例.研究组每日服用1 粒内含2mg FA和400 μgVB12 的胶囊,对照组给予口服药用淀粉作为安慰剂,两组患者均按照上述方案连续治疗并观察16 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估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RBANS及PANSS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较对照组也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延迟记忆评分较治疗前增加,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较对照组下降(P<0.001).结论:FA联合VB12 可以降低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改善认知功能,缓解部分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

    叶酸维生素B12老年精神分裂症同型半胱氨酸认知功能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团体正念减压治疗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

    段登艾王维张勇辉张志雄...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团体正念减压治疗(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及团体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 年10 月至2021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GAD患者78 例,依编号随机法分为MBSR组(43 例)和CBT组(35 例).MBSR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团体MBSR;CBT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团体CBT.分别于基线时(T0)、8 周末(T1)、干预结束3 个月后(T2)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测评2 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共完成63 例(MBSR组36 例,CBT组27 例).T0 时,2 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 时,2 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2 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团体正念减压治疗或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均能明显改善GAD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且持续有效.

    广泛性焦虑障碍团体正念减压治疗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艾司西酞普兰

    基于自噬基因的度洛西汀抗抑郁疗效预测模型的构建

    李偲媛魏宇梅和申曾端...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基于自噬基因的度洛西汀抗抑郁疗效预测模型.方法:在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中下载GSE146446 数据集,该芯片包括96 例患者接受抗抑郁药物度洛西汀8 周的治疗,组织样本为全血样本,以度洛西汀治疗8 周后是否有效分组,筛选两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与自噬基因集取交集.利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法回归(LASSO)及Logistic回归构建疗效预测模型.结果:SPNS1、ITPR3 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为度洛西汀抗抑郁疗效的影响因素(P均<0.05).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P)=33.7846+(-2.8615×SPNS1 表达水平)+(-1.7716×ITPR3 表达水平),其中Logit(P)=ln[P/(1-P)].结论:基于自噬相关基因(SPNS1、ITPR3)表达量的度洛西汀的抗抑郁疗效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以及疗效预测效能,未来可能为抑郁症患者使用度洛西汀药物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证据.

    抑郁症自噬自噬相关基因预测模型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法回归-Lo-gistic回归模型

    自身免疫性脑炎症状特点及易误诊为精神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蔡占魁陈方斌李娜周菲菲...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症状特点并分析易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15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15 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5 例患者中男性9 例,女性6 例.10 例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2 例为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 R)抗体相关脑炎,2 例为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相关脑炎,1 例为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5(mGluR5)脑炎.15 例患者中有 7 例存在前驱感染样症状,5 例起病前存在精神刺激因素;15 例中出现精神行为异常 13 例,癫痫强直阵挛发作 7 例,不自主运动6 例,认知障碍12 例,意识障碍6 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9 例.13 例精神行为异常患者有12 例症状缺乏典型性.临床医生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识别率较低,9 例中有 7 例被考虑为药物或感染所致.15 例患者中病重6 例,病重的主要原因为意识障碍、中枢性通气不足、肺部感染.15 例患者中有10 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存在新发异常病灶.脑脊液检查示压力异常7 例、蛋白异常6 例、细胞数异常4 例.脑电图3 例未做,余12 例中有4 例正常,8 例呈慢波,病例6 同时存在尖波.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多伴精神症状,不典型的精神症状尤其伴早期应激心理因素者易被误诊为功能性精神障碍,且在治疗过程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易被考虑为药物所致.

    自身免疫性脑炎症状特点精神障碍

    运动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蒋璐繁杨萱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常规护理辅助运动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东方医院的70 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辅助运动疗法,使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使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使用SF-36 生命质量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负面情绪B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F-36 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运动疗法青少年抑郁症负性情绪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微小RNA-181c、微小RNA-30e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应孝全戴伯坚金晓庄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微小RNA-181c(miR-181c)、微小RNA-30e(miR-30e)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认知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8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收治的138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123 例为对照组.受试者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血清miR-181c、miR-30e表达,使用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随访1 年,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血清miR-181c、miR-30e表达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miR-181c、miR-30e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MCCB测评中各分测验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 miR-181c、miR-30e表达与 MCCB总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研究组随访1 年,预后不良 80 例(57.97%);预后良好组的有攻击行为占比、MCCB总评分<50 分占比及血清miR-181c、miR-30e表达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攻击行为、MCCB总评分<50 分及血清miR-181c、miR-30e表达升高均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miR-181c、miR-30e表达均明显升高,且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精神分裂症微小RNA-181c微小RNA-30e认知功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