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维酮碘联合伏立康唑片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的效果及对miR-203a、miR-155表达的影响

    陈巧珍刘明鲜王景景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聚维酮碘联合伏立康唑片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的效果及对miR-203a、miR-155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 年3月收治的90 例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伏立康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聚维酮碘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真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iR-203a、miR-155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气导(AC)、骨导(BC)阈值及气骨导差(ABG)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维酮碘与伏立康唑片联合应用于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真菌清除作用,还能调控miR-203a、miR-155 表达,抑制炎性因子水平,促进听力恢复。

    聚维酮碘伏立康唑片化脓性中耳炎真菌感染

    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对多发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救治效果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吴岩
    45-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在多发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 年4月至2021 年 4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救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传统救治模式)和研究组(n=50,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抢救反应时间、受伤至入院时间、院内急诊处理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4 h留观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5d后,研究组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简明损伤定级法-损伤严重程度(AIS-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d后,研究组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急救处理的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应用在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救治中,能够实现损伤的早期控制,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家属对急救处理的满意度。

    多发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

    SOX化疗方案配合华蟾素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炎症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白小慧魏英李王斌贺宁...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SOX化疗方案配合华蟾素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炎症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0 例,SOX治疗方案治疗)和观察组(40 例,SOX治疗方案+华蟾素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高于常规组,CD8+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 19-9(CA19-9)水平低于常规组,自然杀伤(NK)细胞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SOX化疗方案配合华蟾素片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胃癌SOX化疗方案华蟾素片肿瘤标志物

    秋水仙碱对脑梗死溶栓患者预后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陈迪梁朱长才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秋水仙碱对脑梗死溶栓患者预后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144 例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70 例)和试验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阿司匹林和/或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LT、AST、肌酐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秋水仙碱可改善脑梗死溶栓患者预后,降低hs-CRP、IL-6 水平,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秋水仙碱脑梗死溶栓阿替普酶炎症因子肝肾功能

    乌拉地尔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白利东徐新利韩建伦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乌拉地尔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纳入 2020 年 9 月至2022 年 9 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8 例。对照组接受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拉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脑血流灌注指标、血流变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高于对照组,平均通过时间(MTT)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拉地尔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血压、脑血流灌注指标及血流变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急性脑梗死乌拉地尔奥扎格雷钠

    阿托伐他汀钙结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李康谢虹常凤军董博飞...
    62-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结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 月收治的 80 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厄贝沙坦)和研究组(n=40,阿托伐他汀钙结合厄贝沙坦)。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脂质过氧化物(LOP)水平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Salusin-β水平低于对照组,Apeli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踝臂指数(ABI)、大动脉弹性指数(C1)及小动脉弹性指数(C2)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结合厄贝沙坦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管弹性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高血压阿托伐他汀钙厄贝沙坦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弹性功能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对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肌肉松弛程度及牵拉反应的影响

    乔杰雷瑛英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对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肌肉松弛程度及牵拉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20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 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佐辛。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手术10 min、术毕,观察组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内皮素-1(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后肌肉松弛程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查清理腹腔时,观察组的牵拉反应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可以减轻剖宫产产妇的术中应激反应,提高肌肉松弛程度,减轻牵拉反应,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地佐辛舒芬太尼剖宫产应激反应肌肉松弛程度牵拉反应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徐亚莉吴巧娟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过敏性鼻炎(AR)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 年 1月至2022 年12 月收治的82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1 例,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和联合组(41 例,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免疫球蛋白E(T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低于常规组,干扰素-γ(IFN-γ)、可溶性PD-L1(sPD-L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AR患者安全且高效。

    过敏性鼻炎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富马酸酮替芬片

    63例新生儿高血压病因分析

    朱秀菊韦红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63例新生儿高血压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确诊为新生儿高血压的病例,对所纳入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63例新生儿高血压患儿中,男33例,女30例;早产儿41例,足月儿22例;平均胎龄(35。61±7。32)周;平均发病日龄(25。55±1。83)d。有临床表现的仅有1例,表现为呼吸窘迫,其余病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因分布为原发性高血压 21 例(33。33%)、肾性高血压 12 例(19。05%)、先天性心脏病 9 例(14。29%)、支气管肺发育不良8例(12。70%)、中枢神经系统疾病7例(11。11%)、内分泌系统疾病6例(9。52%)。结论 影响新生儿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出生胎龄、纠正胎龄及疾病种类因素。大多数新生儿高血压是无症状的,所以在临床治疗时应该尽可能明确病因及慎重选择是否需要用降压药。本文病例经过随访发现,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新生儿高血压胎龄病因预后

    扩展性无创产前筛查技术筛查额外检测信息的初步应用分析

    石凤蕊杨丽辉刘瑗王晓斌...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扩展性无创产前筛查(NIPT-plus)报告范围外额外检测信息的临床筛查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7 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医学遗传中心接受NIPT-plus筛查的 5 473 例孕妇的资料。统计、分析NIPT-plus报告范围外额外检测信息的检测情况,通过羊水细胞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进行结果验证,电话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NIPT-plus额外检测信息提示其他染色体异常 73 例,额外结果阳性率1。33%(73/5 473),包括染色体缺失 14例,染色体重复59 例。48例经过羊水细胞CNV-seq检测验证,其中NIPT-plus筛查出的额外阳性结果与CNV-seq结果较一致23例,阳性符合率47。92%(23/48);不一致 25 例,16例未检测到NIPT-plus筛查出的额外阳性结果,9 例检测到与NIPT-plus筛查出的额外阳性结果不同的其他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阳性不符合率 52。08%(25/48)。结论 NIPT-plus额外检测信息在产前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筛查效能有限,NIPT-plus目前仍作为筛查手段,筛查结果阳性则必须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并结合产前诊断结果与随访等对孕妇和胎儿进行全面的遗传咨询和风险评估。

    扩展性无创产前筛查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筛查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