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三甲医院2020-2022年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分析

    梁琼蒙华莹李素艳韦露云...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西某三甲医院不同类别重症监护病房(ICU)连续 3 年检出的多重耐药菌(MDRO)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医院MDRO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不同类别ICU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所有住院患者的MDRO检出数据,统计分析MDRO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 该院各类别ICU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 935株,其中MDRO 631株,MDRO总检出率为32.61%.各类别ICU的MDRO检出数量占全院MDRO的 44.94%(631/1 404);MDRO检出率居前 3 位的是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MDRO检出标本类型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其次为血液和体液标本.结论 近3年该院ICU MDRO检出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RAB、MRSA、CRPA是下一步MDRO目标性监测与防控管理的重点,同时应加强对重点科室的督查和反馈,保证MDRO感染防控措施的有效执行.

    多重耐药菌重症监护病房目标性监测感染

    4+7集中采购药品政策对我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刘丽香吴国坚吕显林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4+7 集中采购药品政策(简称集采政策)对我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 应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并分析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对比我院2018年1 月至 2019 年 11 月(集采政策实施前)与 2019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集采政策实施后)的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本院内使用抗菌药物包括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片等;集采政策实施后的抗菌药物数量较集采政策实施前增长2.46%,抗菌药物品种数量前三位分别为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及环丙沙星片,其中头孢呋辛酯片数量增加最为显著,较集采政策实施前增幅达36.32%.集采政策实施后的抗菌药销售金额同集采政策实施前下降,降幅达 84.68%;左氧氟沙星片销售金额降低比例最大,降幅达 93.46%.集采政策实施后,抗菌药物中DDDs值排名前三的药物分别为阿奇霉素片、左氧氟沙星片及头孢呋辛酯片.集采政策实施后,抗菌药物中DDC值排名前三的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阿奇霉素及环丙沙星片.结论 4+7集采政策有效降低了部分临床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增加了使用频率,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警惕药物滥用.

    4+7集中采购药品政策抗菌药物用药频度

    高血压性脑出血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唐勇王凯陈亮李进...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疾病防治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588 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排标准最终纳入570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HICH复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ICH复发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发病季节、中医体质、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出院血压、出血量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未复发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 岁、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病史以及出院血压异常是影响HICH复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0.044、0.038、0.009、0.003).结论 高龄、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病史以及出院血压异常是HICH患者复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性脑出血复发出血危险因素

    高职在校大学生抑郁症状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

    于霞霞高建平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高职在校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和中医体质类型,探讨中医体质和抑郁症状的相关性,预测抑郁的危险体质类型,为预防抑郁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高职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获得有效问卷532份,以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医体质量表进行评定.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体质因素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 参与问卷调查的532 名高职在校大学生中,抑郁的患病率高达40.60%,其中轻度抑郁者最多.无抑郁与平和质呈极显著正相关(r=0.305,P<0.01),且相关系数最大;重度抑郁与平和质呈极显著负相关(r=-0.269,P<0.01);重度抑郁与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呈极显著正相关(r=0.194、0.125、0.085,P<0.01).对抑郁症状相对危险度的95%置信区间为正值且值较大的中医体质为气郁质(2.497)、气虚质(2.436)、阳虚质(2.284)、阴虚质(2.181),偏回归系数较大的依次是气郁质(0.059)、气虚质(0.052)、阳虚质(0.037).结论 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可能是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体质因素,其中体质为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时,抑郁程度更严重.

    抑郁症状中医体质相关性回归分析

    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在颈、腰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李峰李嘉琪曹露露成浩...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方法精准评估颈、腰痛患者造成疼痛的主要功能障碍情况,为进一步个性化精准康复治疗提供指导和建议,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2 年6月至12 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的 30 例颈、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SFMA精准评估,并实施相同频次和治疗周期的针对性治疗,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主动呼吸模式.结果 治疗后,显效 11 例(36.67%),有效18 例(60.00%),无效1例(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治疗前的VAS评分为(4.47±1.04)分,治疗 2 周后的VAS评分为(2.03±1.29)分.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71,P<0.001);随访 1 个月后的VAS评分为(1.50±1.30)分,与治疗 2周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5,P=0.118).治疗前,15例为胸腹联动呼吸模式,15例为胸式呼吸模式;治疗后,30例为胸腹联动呼吸模式,0例为胸式呼吸模式.治疗前、后的呼吸模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422,P<0.001).结论 应用SFMA对颈、腰痛患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可有效减轻颈、腰痛,且治疗效果维持时间长,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颈痛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与间歇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高鹏黄海燕李翡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与间歇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 月至2021 年10 月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的 125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连续硬膜外组(62 例)和间歇硬膜外组(63 例).连续硬膜外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镇痛,间歇硬膜外组采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镇痛.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术后4、8、24、48 h,间歇硬膜外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低于连续硬膜外组(P<0.05).间歇硬膜外组的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连续硬膜外组(P<0.05).术后4、8、24、48 h,间歇硬膜外组的白细胞计数(WB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C反应蛋白(CRP)及皮质醇水平低于连续硬膜外组(P<0.05).间歇硬膜外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连续硬膜外组(P<0.05).结论 相较于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全麻联合间歇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可为患者提供更优的镇痛、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减轻应激反应,加快术后康复.

    连续硬膜外麻醉间歇硬膜外麻醉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精准胆道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癌的临床效果

    侯龙辉朱海林马晓阳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精准胆道外科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胆囊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 年1月至 2020 年 6月的 120例胆囊癌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精准胆道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 3 天,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 3 天,观察组的糖类抗原 199(CA199)、糖类抗原 125(CA125)及癌胚抗原(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2 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准胆道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精准胆道外科手术胆囊癌预后

    硝酸咪康唑乳膏联合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刘明鲜陈巧珍王景景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硝酸咪康唑乳膏联合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 80 例真菌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表皮皮脂含量高于对照组,经皮水分丢失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咪康唑乳膏联合盐酸特比萘芬片能够有效提升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效果,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皮肤屏障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片真菌性皮肤病皮肤屏障功能炎性因子

    辅酶Q10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董利洁徐云鹏
    80-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辅酶Q10 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 8月至 2022 年 8 月收治的 92 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6 例,法舒地尔治疗)和观察组(46例,辅酶Q10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常规组的 84.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 2 蛋白(sST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及内皮素(ET)水平低于常规组,脂联素(APN)、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4+/CD8+高于常规组,CD8+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酶Q10 联合法舒地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有效促进心肌损伤修复,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促使病情快速转归,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属于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法舒地尔辅酶Q10

    尼麦角林联合辅酶Q10、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燕斌张菲菲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尼麦角林联合辅酶Q10、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68 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4例.对照组采用辅酶Q10、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尼麦角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5-羟色胺(5-HT)水平高于对照组,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尼麦角林联合辅酶Q10、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满意,能够调节神经递质分泌,改善神经因子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尼麦角林辅酶Q10阿司匹林偏头痛神经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