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赵忠乐陈红伟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银杏酮酯滴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9 月收治的 126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63 例。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小板活化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α颗粒膜糖蛋白 140(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第 4因子(PF4)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PA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酮酯滴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老年冠心病不仅能够提升临床效果,还能改善血小板活化状态,促进心功能恢复。

    银杏酮酯滴丸尼可地尔老年冠心病血小板活化状态

    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配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心肺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张大伟李杰董洁郭玲玲...
    46-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配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心肺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 2021 年12 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110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配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的心肺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峰值分钟通气量(VEpeak)、峰值摄氧量(VO2peak)、峰值能量代谢当量(METpeak)及无氧阈(A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8 周后,观察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8 周后,观察组的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 周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配合呼吸训练不仅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其平衡能力与步行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运动功能进一步提高。

    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呼吸训练脑卒中心肺功能平衡能力运动功能步行能力

    盐酸氨溴索灌洗联合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

    李晓云杜方陈佩佩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盐酸氨溴索灌洗联合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FNC)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3月至2021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78 例AR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 例。对照组接受HFNC,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灌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呼吸频率(RR)、气道阻力(Raw)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灌洗联合HFNC可调节ARF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改善肺功能,临床效果较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盐酸氨溴索灌洗

    血液灌流治疗对老年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HE、DA、TGF-β1及TNF-α水平的影响

    王雪琪安家瑶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灌流治疗老年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阿托品总用量少于常规组,昏迷持续时长、入组至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长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HE、多巴胺(DA)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高于常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老年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可取得理想的综合疗效与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老年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应激、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邢日强侯军霞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58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29例。参照组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 2 周后,两组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水平均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金属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肾损伤分子-1(KI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降低,胱抑素C(CysC)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及应激反应,改善肾功能,促进病情转归。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乌司他丁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杂合式血液净化方案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靳东任红旗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杂合式血液净化方案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 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以随机法分为常规组(50 例,常规血液净化方案治疗)和观察组(50例,杂合式血液净化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PTH)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低于常规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钙(Ca)、骨形态形成蛋白-7(BMP-7)水平高于常规组,血磷(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镁(Mg)、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杂合式血液净化方案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中、大分子毒素物质的清除效果,改善患者肾功能与骨代谢指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老年患者慢性肾衰竭杂合式血液净化肾功能骨代谢

    内镜下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止血联合奥曲肽、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苗涛周黎强张瑞峰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止血联合奥曲肽、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120 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奥曲肽、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内镜下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止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即时止血率、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2 h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对照组,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聚集率(PA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镜下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止血联合奥曲肽、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改善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凝血功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奥曲肽奥美拉唑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正中标本提取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创伤反应、胃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郭亚军王少辉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正中标本提取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创伤反应、胃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1 月收治的 80 例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和观察组(正中标本提取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各 4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造口还纳时间间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皮质醇(Cor)、醛固酮(ALD)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内毒素(ETX)、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正中标本提取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中能缩短造口还纳时间间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减轻创伤反应,改善胃肠屏障功能,且安全性高。

    正中标本提取切口预防性回肠造口结肠癌根治术创伤反应胃肠屏障功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对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武肖静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对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 月至 12 月收治的 96 例二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8 例,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和研究组(48例,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产后 2、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底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B型利尿肽(BNP)及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钙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泌乳启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 1、2d泌乳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有利于提高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控制效果,调节血清指标,还有助于改善产妇泌乳功能,安全性良好,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卡前列甲酯栓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预防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宋玉琴郭天宝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预防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160 名二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80 名。对照组采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 2、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子宫动脉PSV低于对照组,RI、PI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T、APTT短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对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良好,不仅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还能提高凝血功能,减少术后出血症状,值得推广。

    马来酸麦角新碱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