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颅重复刺激联合运动治疗在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金岩春李红季迎新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颅重复刺激联合运动治疗在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不同治疗措施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经颅重复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盆底肌力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低于常规组,膀胱颈下移距离、膀胱尿道后角、盆底裂孔面积及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盆底前静息值、后静息值、快速收缩最大值、紧张收缩值及残余尿量(RUV)低于常规组,耐力收缩值、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充盈期逼尿肌压力(Pdet-Qmax)、强烈尿感容量(SD)、最大尿流率(Qmax)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经颅重复刺激联合运动治疗用于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康复治疗中可快速恢复盆底肌力与解剖结构,并改善尿动力障碍。

    压力性尿失禁经颅重复刺激运动治疗

    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冯显显王平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0 年11 月至2022 年8 月在我院就诊的96 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8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E(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占预计值百分比及潮气量(V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不仅能够提升临床效果,抑制炎性因子,还能有效改善肺功能。

    盐酸氨溴索阿奇霉素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小儿支原体肺炎炎性因子

    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对错颌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功能及美观度的影响

    王钊梁慧君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对错颌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功能及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58 例错颌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9,种植修复治疗)和观察组(n=29,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探诊深度(PD)小于对照组,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美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错颌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牙周情况及炎症反应,提升口腔功能及美观满意度,值得推广。

    种植修复口腔正畸错颌畸形牙列缺损口腔功能美观度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炉甘石洗剂、加巴喷丁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效果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吴晓霞王颖超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炉甘石洗剂、加巴喷丁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效果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 90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炉甘石洗剂+加巴喷丁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瘙痒面积、瘙痒频率及瘙痒持续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干细胞因子(SCF)和强啡肽(DY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高于对照组的 77。78%(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炉甘石洗剂、加巴喷丁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瘙痒程度,降低细胞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润燥止痒胶囊炉甘石洗剂加巴喷丁老年皮肤瘙痒症

    血清Lp-PLA2、NT-proBNP及hs-cTnI对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吴强张虹贾文侠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高敏心肌肌钙蛋白Ⅰ(hs-cTnI)对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 年 9月至2023 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合并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Lp-PLA2、NT-proBNP及hs-cTnI水平进行检测,并随访观察预后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p-PLA2、NT-proBNP及hs-cTnI对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92 例患者中,预后不良33 例,预后良好 59 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预后良好组的Lp-PLA2、NT-proBNP及hs-cTnI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p-PLA2、NT-proBNP及hs-cTnI联合预测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独预测,与Az=0。5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Lp-PLA2、NT-proBNP及hs-cTnI可有效预测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的短期预后,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冠心病左心衰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心肌肌钙蛋白

    呼出气一氧化氮和肺泡气一氧化氮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小气道功能的关系

    程玉武袭祥印张静李淋...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肺泡气一氧化氮(CaNO)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小气道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3 月于我院疗养的 50 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疗养的50 例患者(排除COPD)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和FeNO50、FeNO200 及CaNO。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FeNO200、CaNO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各肺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FeNO200、CaN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FeNO200、CaNO与 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MEF2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MEF50%)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呈负相关(P<0。05)。结论 FeNO200、CaNO在COPD患者中升高,其可以作为COPD患者小气道炎症的生物标志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出气一氧化氮肺泡气一氧化氮小气道功能

    粪钙卫蛋白联合白蛋白对老年结肠息肉患者的诊断价值

    马兰王霞李扬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粪钙卫蛋白(FC)联合白蛋白对老年结肠息肉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12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脾胃科收治的经内镜检查确诊为结肠息肉的200例患者(息肉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接受内镜检查的200 例无结肠息肉人群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基础资料及生化指标,检测FC水平,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肠息肉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C联合白蛋白对结肠息肉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的腹泻占比、FC、中性粒细胞(Neu)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FC、血红蛋白、白蛋白是结肠息肉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FC、血红蛋白、白蛋白对结肠息肉均有一定诊断价值。FC诊断结肠息肉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优于白蛋白(AUC=0。754)和血红蛋白(AUC=0。788),FC联合白蛋白对结肠息肉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09),诊断灵敏度为 88。00%,特异度为81。00%。结论 FC联合白蛋白用于老年结肠息肉患者的早期筛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简单、无创、灵敏度高,易于接受,可作为老年人群常规结肠息肉筛查的手段。

    结肠息肉老年粪钙卫蛋白白蛋白

    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与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肝五项在乙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柯秋莉梁晓芳户丹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肝五项在乙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21 年 1月至 2023 年 10 月本院接收的82 例疑似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FQ-PCR实施HBV-DNA检测,同时予以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肝五项[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82例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 70。73%(58/82)。82 例患者中,组合A(HBcAb+HBeAg+HBsAg阳性)占比 91。46%(75/82),组合B(HBeAb+HBsAg阳性)占比 63。41%(52/82),组合C(HBcAb+HBeAb+HBsAg阳性)占比 37。80%(31/82),组合D(HBcAb+HBeAb+HBsAb阳性)占比6。10%(5/82),组合E(HBeAg+HBsAg阳性)占比64。63%(53/82)。组合A、组合B、组合C、组合D、组合E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 53。33%(40/75)、7。69%(4/52)、29。03%(9/31)、40。00%(2/5)、5。66%(3/53),组合A中HBV-DNA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各项组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检测HBV-DNA联合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肝五项诊断乙肝的准确度、灵敏度高于单独FQ-PCR检测HBV-DNA及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肝五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肝诊断中,FQ-PCR检测HBV-DNA与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肝五项各具优势,积极联合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DN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乙肝五项

    SWI序列扫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黄亚静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我院拟诊的144例HIE合并颅内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比较MRI常规序列、SWI序列对HIE患儿颅内出血的检出情况;比较MRI常规序列、SWI序列对不同部位出血灶检出数量。结果 拟诊的144例HIE合并颅内出血患儿中,T1 加权成像(T1WI)序列检出83例颅内出血,检出率为 57。64%(83/144);T2 加权成像(T2WI)序列检出 59 例颅内出血,检出率为 40。97%(59/144);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检出 32 例颅内出血,检出率为 22。22%(32/144);SWI序列检出 119 例颅内出血,检出率为82。64%(119/144)。T1WI序列对颅内出血检出率高于T2WI序列、FLA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序列对颅内出血的检出率高于FLA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WI序列对颅内出血的检出率高于T1WI序列、T2WI序列、FLA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WI序列对不同部位出血灶检出数量明显多于T2WI序列、FLA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2WI序列对不同部位出血灶检出数量明显多于FLA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WI序列对不同部位出血灶检出数量明显多于T1WI序列、T2WI序列、FLA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SWI序列扫描对HIE合并颅内出血患儿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清晰显示病灶位置、数目,有助于临床医师观察判断,进而实施针对性治疗。

    磁敏感加权成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腕踝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即刻镇痛效果

    何雯娟王菊柏妮娜郑霞...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腕踝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即刻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 90 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干预组、中药封包组、腕踝针组,各30例。常规干预组采取常规干预,中药封包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应用中药封包治疗,腕踝针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应用腕踝针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腕踝针组的即刻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干预组和中药封包组(P<0。05)。治疗后,腕踝针组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S/D)均低于常规干预组和中药封包组(P<0。05)。治疗后,腕踝针组的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水平高于常规干预组和中药封包组,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低于常规干预组和中药封包组(P<0。05)。结论 腕踝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助于提高即刻镇痛效果,快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调节血清相关因子,值得推广。

    腕踝针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即刻镇痛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