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李艳萍付优亮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 年5月至2022年8月在医院接受相关检查并确诊为冠心病的9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阳性率及ST段抬高、压低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房性早搏成对、二三联律及室性早搏成对、二三联律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超低频功率(ULF)、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及极低频功率(VL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较高。

    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PT、PLT、AFP联合检测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王莉张玲侯轩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收治的 100 例疑似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到院进行健康检查的100 例志愿者为健康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PT、PLT、AFP检测,分析三者单一及联合检测对肝硬化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的PT长于健康组,PLT低于健康组,AFP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Child-Pugh A级患者的PT短于B、C级患者,PLT高于B、C级患者,AFP水平低于B、C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B级患者的PT短于C级患者,PLT高于C级患者,AFP水平低于C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PLT、AFP单一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PLT、AFP联合与单一检测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PLT、AFP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的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单一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PLT、AFP联合检测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较高。

    肝硬化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甲胎蛋白

    "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的效果

    孙玲莉王晓霞杨栓柱李伟伟...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 10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脂肪含量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增强体重减轻效果,改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引气归元健脾胃针刺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胰岛素抵抗

    穴位推拿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孙婉莹毛纬贾利利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推拿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1 月收治的 64 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32 例,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和B组(32 例,在A组基础上实施穴位推拿)。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喘息、呼吸困难、咳嗽及肺部湿啰音评分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评分、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度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B组的C-ACT评分、FEV1%和PEF%高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免疫球蛋白E(IgE)、神经营养因子-3(NT-3)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B组的EOS计数及IgE、NT-3 水平低于A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的哮喘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穴位推拿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穴位推拿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支气管哮喘炎症因子

    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肢体麻木的效果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

    张文彬陈媛丽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肢体麻木的效果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 15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晕、呕吐及偏身麻木等症状)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本体感觉训练。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麻木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及Ber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上、下肢PULSES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上、下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肢体麻木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其平衡功能。

    脑卒中偏身肢体麻木本体感觉训练透刺电针疗法平衡功能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靳三针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效果

    南媛刘娜娜刘晶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靳三针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 年1月至 202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针刺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锻炼指导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靳三针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针刺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针刺组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针刺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靳三针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可取得理想效果,能快速提升偏瘫侧脑组织血液灌注量,恢复肢体功能与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醒脑开窍针刺法靳三针针刺法

    开喉剑喷雾剂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李锦霞王文伟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开喉剑喷雾剂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1月至2023 年 1月收治的13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9 例,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研究组(69 例,开喉剑喷雾剂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扁桃体充血消失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及咽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及CD3+、CD4+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喉剑喷雾剂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明显,有助于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炎症及免疫指标,利于促进病情转归,值得推广。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开喉剑喷雾剂头孢曲松钠

    自我牵引配合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郭文娟辛永欢王凡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牵引配合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2 年3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 例CSR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刀组和针牵组,每组 35 例。针刀组脱落 2 例,针牵组脱落4 例,最终针刀组 33 例完成研究,针牵组 31 例完成研究。针刀组采取针刀疗法,针牵组采取自我牵引配合针刀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3个月,针牵组的颈臂痛、臂手麻评分均高于针刀组(P<0。05)。针牵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针刀组(P<0。05)。治疗后1、3个月,针牵组的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均低于针刀组(P<0。05)。结论 自我牵引配合针刀疗法可以缓解CSR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好。

    自我牵引针刀疗法神经根型颈椎病

    阴式改良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效果及对胎儿存活率的影响

    王亚桃李锋林之文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阴式改良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CIC)的效果及对胎儿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8例CI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3,保守治疗)和观察组(n=35,阴式改良宫颈环扎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抗心磷脂抗体(ACA)、抗核抗体(A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流产率、早产率低于对照组,足月分娩率、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足月分娩患者中,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成功者中,观察组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 1 min Apgar评分、胎儿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阴式改良宫颈环扎术治疗CIC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流产率、早产率,进一步提升足月分娩率、阴道分娩率与胎儿存活率。

    阴式改良宫颈环扎术宫颈机能不全胎儿存活率妊娠结局

    宫腔球囊填塞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屈静岚徐菊红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球囊填塞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2 月至 2023 年 3 月收治的 80 例剖宫产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宫腔球囊填塞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子宫复旧不全发生率及再发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子宫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宫腔球囊填塞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可改善机体凝血功能,调节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整体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宫腔球囊填塞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子宫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