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IMB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希望水平的影响

    毛艳丽刘娟绒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 1月至 2023 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IMB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心力衰竭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erth希望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小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6MWD)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IMB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心功能与运动耐力,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信息-动机-行为技巧运动耐力希望水平

    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贾春岭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 54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急救反应时间、接诊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态度、沟通质量、急救处理、无缝隙衔接、护理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痊愈率、致残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基于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院前急救护理用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可提升临床治愈率和急救效率,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效能感及护理满意度。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院前急救护理重度颅脑外伤

    基于Neuman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结合积极情绪管理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情绪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曹娜刘佳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Neuman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结合积极情绪管理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情绪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3 月收治的 100 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Neuman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结合积极情绪管理。比较两组的情绪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消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情绪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Neuman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结合积极情绪管理不仅能够改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情绪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基于Neuman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积极情绪管理子宫肌瘤剔除术情绪状态并发症生活质量

    基于循证理论的集束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策略对新生儿肺炎康复进程及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

    刘小红李芳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集束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策略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科收治的 68 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集束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策略。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的集束化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策略能加快新生儿肺炎康复进程,改善呼吸力学指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循证理论集束化护理预见性护理策略新生儿肺炎呼吸力学

    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恐惧及健康素养的影响

    李亚宁马丹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恐惧及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 3月至 2023 年 1月收治的 80 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分娩恐惧量表(CAQ)、恐惧视觉模拟量表(FAV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素养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不良母婴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可缓解初产妇分娩恐惧,提高健康素养,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角色代入式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干预初产妇分娩恐惧健康素养

    DOHaD理念导向的膳食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对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膳食行为及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

    李绚丽杨燕妮贺麒月魏晓华...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生命起始的早期营养与健康(DOHaD)理念导向的膳食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膳食行为及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DOHaD理念导向的膳食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膳食知识、膳食计划及膳食执行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膳食知识、膳食计划及膳食执行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疾病进展恐惧量表(FoP-Q)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FoP-Q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消化道症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OHaD理念导向的膳食护理结合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改善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膳食行为,减轻疾病进展恐惧,降低消化道症状发生率。

    DOHaD理念导向的膳食护理聚焦解决模式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膳食行为疾病进展恐惧

    根因分析法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

    罗盈刘维刘倩冯依凡...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 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986例留置CVC患者为对照组(RCA活动前),选取 2022 年1月至12 月我院收治的865 例留置CVC患者作为观察组(RCA活动后)。RCA活动内容包括组成RCA团队、上级授权,拟定活动计划,事件调查与问题定义,近端原因分析,根本原因分析以及对策拟定与实施。比较两组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血栓及CLABSI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导管相关血栓及CLAB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RCA有利于落实多种护理预防措施,延长CVC患者导管留置时间,降低CLABSI发生率,并提高综合护理效果。

    根因分析法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综合护理效果

    临床药师参与全医嘱审核管理在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中的应用价值

    郑洁叶丹薛润青谷建俐...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全医嘱审核管理在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我院接收的 200 例清洁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00 例,常规抗菌药管理)和观察组(100 例,临床药师参与全医嘱审核管理)。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机、使用剂量、使用疗程、联合用药合理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管理技巧、抗菌药使用流程执行、抗菌药管理规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管理中,临床药师参与全医嘱审核管理可降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提高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临床药师全医嘱审核管理清洁手术抗菌药物

    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机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侯义勇谢春巧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机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年3 月至 2020 年 2 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 105 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 3月至 2019 年2 月我院胸痛中心刚成立后 1年收治的 53 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2 月经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后收治的 52例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胸痛中心关键认证指标及 3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首份心电图确诊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导丝通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网络医院转诊比例、院前心电图传输比例、绕行急诊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3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机制能缩短STEMI患者院内救治时间,降低 3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效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稿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