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出院准备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

    梁建伟陈文博李转珍孟海英...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永久起搏器(PPM)植入患者的出院准备服务需求,完善构建出院准备服务方案。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22年10月至12月驻马店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 例PPM植入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 PPM植入患者的出院准备服务需求可归纳为4个主题,分别为:PPM相关知识的需求、健康管理指导的需求(肢体活动、用药、心理、随访)、家庭支持的需求、专业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结论 PPM植入患者对起搏器相关知识、健康管理指导(肢体活动、用药、心理、随访)、家庭支持、专业医疗卫生资源等方面的出院准备服务需求较大,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患者的此类需求,采取多样宣教方式,基于互联网整合医疗资源,建立院外健康支持系统,构建有效的出院准备服务方案。

    永久起搏器出院准备服务需求质性研究

    组织关怀对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李婷郑文凯王丹李华...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组织关怀、自我控制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改善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组织关怀氛围问卷(OCCQ)、自我控制量表(SCS)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评估 900名护理本科生组织关怀程度、自我控制能力和手机成瘾倾向。结果 900 名护理本科生中,存在手机成瘾者314名,占34。89%。护理本科生MPATS评分与OCCQ评分、S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156、-0。468,P<0。001);OCCQ评分与SCS评分呈正相关(r=0。152,P<0。001)。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在组织关怀与手机成瘾倾向间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 44。07%。结论 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患病率较高;自我控制在组织关怀与手机成瘾倾向间具有中介作用,组织关怀能直接或间接降低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

    护理本科生组织关怀手机成瘾倾向自我控制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患儿的流行病学分析

    武雅贞姜瑞王静段娴艺...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其诊治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先天性白内障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的 81 例(142 眼)1 岁以内患儿,分析患儿初次就诊原因、初次发现眼部异常年龄、手术延迟时间、初次手术年龄等流行病学数据。结果 患儿就诊最主要的原因为瞳孔区白,占比 59。3%(48/81),其次为眼球注视不良,占比33。3%(27/81)。初次发现眼部异常平均年龄为(2。9±1。9)个月,平均手术延迟时间为(4。1±3。3)个月,初次手术平均年龄为(6。9±2。7)个月。50。6%(41/81)的患儿存在眼部或全身合并症。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症状发现晚,手术延迟明显,多数患儿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未来需加强筛查,尽早发现先天性白内障并缩短手术延迟时间以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延迟流行病学调查手术时机

    意外抗体阳性孕妇备血策略回顾分析

    唐会珍屈明利褚晓月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意外抗体阳性孕妇的备血情况,探究备血策略,以提高产科用血的安全性和时效性。方法 选择2021年 12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检测意外抗体的 5 682 名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胎次孕妇的抗体阳性率、盲配血与特配血相合率、意外抗体分布以及临床用血量。结果 5 682 名孕妇的标本中检出意外抗体阳性123 例;意外抗体阳性孕妇中,一、二、三胎孕妇的阳性率分别为 1。55%、3。03%、8。06%,不同胎次抗体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盲配血和特配血相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 例意外抗体中共检出 8 种抗体,共 39 例,其中抗-E占比最高(53。85%)。123 例意外抗体阳性孕妇在住院期间用血者 9例,其中盲配血 5 例,特配血6例,共备血34 U,用血 25 U。结论 对于意外抗体阳性的孕妇,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盲配和特配相结合的策略,提前准备血液,保证产妇的用血安全。

    意外抗体抗体鉴定备血孕妇

    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连友李茂巍程艳娜尚冬升...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诊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 5 月至2023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86 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合并疾病、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骨保护素(OPG)、骨桥蛋白(OPN)、血肌酐(Scr)、血尿酸及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析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钙化情况,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钙化的因素。结果 86 例冠心病患者中,有69 例(80。23%)患者未发生冠脉血管钙化,纳为未发生组;有17例(19。77%)患者发生冠脉血管钙化,纳为发生组。两组的性别构成比、BMI、病程、合并疾病构成比、血脂指标及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的年龄、OPG、OPN、Scr及血尿酸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PG、OPN、Scr及血尿酸是影响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OPG、OPN、Scr及血尿酸是影响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OPG、OPN、Scr及血尿酸水平升高,冠心病患者发生冠脉血管钙化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冠心病冠脉血管钙化骨保护素骨桥蛋白血肌酐血尿酸

    成年女性抑郁症患者血浆鞘磷脂组成特点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郭淋王飞杨文茂杨珈斌...
    22-2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成年女性抑郁症患者血浆鞘磷脂(SM)组成特点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 28例女性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招募 25 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抑郁、焦虑严重程度,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检测血浆中SM水平,分析SM组成特点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HAMD、HA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SM总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8)。观察组的SM(t40∶1)+HCOO、SM(d40∶0)+H、SM(d36∶4)+H、SM(d30∶2)+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M差异分子与HAMA、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SM(d40∶0)+H、SM(t40∶1)+HCOO、SM(d36∶4)+H、SM(d30∶2)+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903、0。807、0。803、0。727。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血浆SM组成特点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SM(d40∶0)+H、SM(t40∶1)+HCOO、SM(d36∶4)+H、SM(d30∶2)+H分子可能是诊断女性抑郁症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鞘磷脂女性抑郁症

    高压氧联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脑氧代谢情况的影响

    雍志军王顺达马勋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脑氧代谢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低于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脑动脉血氧含量(CaO2)高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CE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神经因子与脑氧代谢水平,值得推广。

    高压氧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缺血性脑卒中脑氧代谢

    消化内镜下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联合雷贝拉唑、血凝酶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血小板相关因子的影响

    焦瑞贾丽萍马驰韩朝...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下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联合雷贝拉唑、血凝酶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血小板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雷贝拉唑、血凝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化内镜下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完全止血时间、血压稳定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胃管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CD63、CD62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化内镜下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联合雷贝拉唑、血凝酶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满意,可快速止血,改善症状,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再出血率,改善血小板相关因子表达。

    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消化内镜雷贝拉唑血凝酶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基于智慧医疗的O2O模式对居家癌痛患者疼痛结局的影响

    蔡丹丹谢李孩杨玉娥章小飞...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智慧医疗的线上与线下(O2O)模式对居家癌痛患者疼痛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 106 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剔除脱落病例后最终确定对照组 51 例,观察组 52 例。对照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给予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智慧医疗的O2O模式。比较两组的疼痛结局。结果 干预 2 周后,观察组的疼痛强度、对疼痛管理感知维度各条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 2 周后,观察组的便秘条目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活动受干扰维度、睡眠受干扰维度、情感维度各条目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智慧医疗的O2O模式能降低居家癌痛患者的疼痛强度,减少对睡眠和活动的干扰,减轻便秘反应,改善情感状态,提高疼痛管理感知。

    智慧医疗线上与线下模式癌痛居家疼痛结局

    三氧自血疗法配合抗结核治疗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

    张婧魏景亮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三氧自血疗法配合抗结核治疗对活动性肺结核(PTB)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活动性P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红蓝球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三氧自血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三氧自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氧自血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三氧自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CD4+、CD8+、CD4+/CD8+、CD56+、CD19+及CD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氧自血组的CD4+、CD4+/CD8+、CD56+及CD45+显著高于对照组,CD8+、CD19+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34(IL-3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氧自血组的TNF-α、CRP及IL-34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氧自血疗法配合常规抗结核治疗用于活动性PTB患者中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活动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三氧自血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