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参萸养心汤对压力负荷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彭书涛赵媚张亚辉陈书存...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参萸养心汤对压力负荷型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将30 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 10只),其中空白组仅行腹主动脉穿线不缩窄,模型组和中药组均接受腹主动脉缩窄术。手术过程中空白组和中药组各死亡 1只,模型组死亡 2 只。建模成功 12周后,中药组按照 13。2 g/(kg·d)的剂量喂养参萸养心汤(颗粒剂),空白组和模型组喂养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比较三组持续喂养 30d后的心电图状况、血流动力学及血清指标。结果 中药组的P波振幅小于模型组,P波时限、QRS时限短于模型组,ST高度大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显著低于模型组,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的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参萸养心汤能有效改善压力负荷型CHF大鼠的心脏功能,这可能与改善血流动力学、微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作用等有关。

    慢性心力衰竭压力负荷参萸养心汤心脏功能

    维生素K2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和糖代谢指标的影响

    张少峰杨永辉高博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维生素K2 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大鼠骨组织和糖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 18 只12 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正常组不进行造模,模型组和干预组构建DOP模型。建模成功后,干预组给予维生素K2 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 4 周后分离并收集大鼠股骨,通过Micro-CT检测大鼠股骨远端骨密度(BMD)和骨形态相关参数;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破骨细胞数量;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成骨细胞数量;通过力学检测仪观察大鼠骨组织力学性能;取大鼠尾部静脉血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水平;运用稳态模式评估法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干预组的BMD、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大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K2 后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成骨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加。干预组的极限载荷和刚度高于模型组(P<0。05)。干预组的FINS、FPG水平及HOMA-IR低于模型组,ISI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维生素K2 可显著减缓DOP大鼠的骨丢失量,改善糖代谢指标,为DOP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维生素K2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胰岛素抵抗大鼠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PCA模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影响因素分析

    沈惠文陈淑良李桂茹马春野...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渡云科研大数据服务器系统提取 2001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31 日的数据,将医院病历系统收录的 55 620 例AIS患者纳入病例组,将筛选后的 64 134 例在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群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AIS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肌酐、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水平及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心梗、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为AIS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PCA提取8 个主成分,既往病史、血脂水平风险比较大。结论 既往病史及血脂水平是AIS发作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效控制原发疾病及血脂水平能够更好控制AIS发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Logistic回归模型主成分分析

    孕期口腔健康行为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刘芳芳陈婕李夏阳屈鹏飞...
    13-1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孕期口腔健康行为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 将 2022 年 1月至 12 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进行孕期血糖监测的146例GDM孕妇纳入病例组,634 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孕期生活行为、妊娠相关信息、孕期口腔健康行为等相关资料;通过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4(OHIP-14)评估孕妇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GDM发生的孕期口腔健康行为。结果 病例组的饭后经常漱口、很少刷牙后进食、使用牙线、口腔不适时按时就诊、刷牙次数≥2次/d、刷牙时间≥3 min/次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疼痛与不适、功能受限、独立能力减弱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饭后很少漱口、经常或偶尔刷牙后进食、口腔不适时未按时就诊、高OHIP-14 评分会增加GDM的发生风险,使用牙线会降低GDM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 孕期口腔健康行为不良可能增加GDM的发生风险,应积极开展妊娠期口腔健康促进活动,改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口腔健康行为妊娠期糖尿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母婴健康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赵智芳邓菲菲刘顺芳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治疗的 432 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432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中,颈动脉斑块组 330 例,无颈动脉斑块组102 例,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 76。39%。颈动脉斑块组的年龄、白细胞计数、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白细胞计数是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白细胞计数是2 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白细胞计数越多,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越高。

    2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白细胞计数年龄

    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相关KAP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宋黎明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0年3月至 2021 年6月我院收治的 96例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一般资料;采用分娩方式相关KAP调查问卷统计分娩方式相关KAP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分娩方式相关KAP的因素。结果 分娩方式相关知识评分(12。53±3。09)分,分娩方式相关态度评分(16。01±2。94)分,分娩方式相关行为评分(12。83±2。0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孕周、医生建议分娩方式、医保状况、分娩意向为影响分娩方式相关知识的独立因素(P<0。05);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医生建议分娩方式、分娩意向为影响分娩相关态度的独立因素(P<0。05);受教育程度、孕周、医生建议分娩方式、分娩意向为影响分娩相关行为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相关KAP水平有待提升,均受受教育程度、医生建议分娩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中可以此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剖宫产再妊娠产妇分娩方式

    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Th17/Treg的影响

    柳双双张娟牛永亮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辅助性T17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3 月收治的 120 例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E(IgE)、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h17、Th17/Treg低于对照组,Treg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炎性因子释放,改善Th17/Treg水平,值得推广与应用。

    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孟鲁司特钠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辅助性T17细胞调节性T细胞

    艾司氯胺酮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陈方白宁路凯刘静...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艾司氯胺酮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2021 年10月至 11月自愿接受无痛宫腔镜检查的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 30 例。A组静脉推注艾司氯胺酮 0。5 mg/kg、丙泊酚 1。5 mg/kg,B组静脉推注瑞芬太尼0。5 μg/kg、丙泊酚1。5 mg/kg。记录两组围术期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体动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苏醒时间、丙泊酚使用量及术后 10、30 min数字模拟评分法(NRS)评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及手术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 A组的呼吸抑制、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恶心呕吐、体动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丙泊酚使用量显著少于B组,术后10、30 min的NRS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患者及手术医生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满意,术中不良反应少,术后疼痛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艾司氯胺酮瑞芬太尼丙泊酚无痛宫腔镜检查麻醉效果不良反应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过程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比较

    马亚芳毕星陈治富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过程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20 年12月至2021 年12月于我院择期行椎管内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的60 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 30例。A组行髂前上棘下入路髂筋膜阻滞,B组行髂前上棘上入路髂筋膜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B组的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 10 min(T1)~体位摆放时(T3),B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H0)~术后10 h(H2),B组的自控镇痛泵使用次数少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前上棘上入路髂筋膜阻滞能够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减少自控镇痛泵使用次数,镇痛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髋部骨折髂筋膜阻滞椎管内麻醉髂前上棘下入路髂前上棘上入路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孟双双张钰卞新荣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4月至 2022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常规全身麻醉)和观察组(n=30,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比较两组的疼痛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的疼痛情况在术后2~12 h逐渐增强,术后 12~24h趋于平稳。术后2、6、12、24 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观察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5 min,观察组的H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5 min,两组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手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24 h,观察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减轻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疼痛情况,使得血流动力学较为平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且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及应用。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下肢骨折应激反应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