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及对患儿炎症反应、免疫功能与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张琦次苗苗秦婉玉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及对患儿炎症反应、免疫功能与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将2021 年1 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 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的炎症反应、免疫功能、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及肠道微生态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7(IL-17)、铁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D-乳酸(D-LA)、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可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有效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环境。

    轮状病毒性肠炎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铁蛋白免疫功能肠道微生态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结合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李明菊洪艳乔红梅龚淑蕊...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结合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SP)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1月至2021 年12 月收治的100例SP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潮气量(TV)、最大呼气峰流速(P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总免疫球蛋白(T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结合氨溴索治疗SP患儿的效果较好。

    小儿重症肺炎氨溴索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高增峰袁海军蔡文超李春英...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 月至2022 年2月收治的 80例腰背部疼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压力疼痛感觉阈(PPDT)和压力疼痛耐受阈(PPTO)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背部疼痛可提高疗效和PPDT、PPTO,减轻疼痛、应激反应,改善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靶点射频消融术腰背部疼痛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对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下肢功能及皮瓣感觉的影响

    刘海军醋晓川侯晓进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对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下肢功能及皮瓣感觉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 年 2月至 2022 年 2 月收治的108 例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4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折复位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观察组接受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 12 个月,观察组的下肢功能量表(LEFS)、Kofoed、Fugl-Meyer下肢评价量表(FMA-L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瓣感觉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d,观察组的皮瓣血运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能够改善皮瓣血运状态,减轻疼痛,促进肢体功能与皮瓣感觉恢复,值得推广。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胫腓骨骨折踝周软组织缺损下肢功能皮瓣感觉

    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杨晓彤高亚男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多原发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 年 11 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64 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多原发癌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多原发癌的总体发生率为0。64%,男女比例为1:2。09。同时性多原发癌 42例,异时性多原发癌122 例。首发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乳腺、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第二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手术、放化疗、免疫、内分泌、靶向及介入治疗均是首发癌及第二、三、四癌的重要治疗方式,第二癌的手术率低于首发癌。结论 多原发癌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每个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及患者个体差异,应提高对多原发癌的认知,做到早诊断、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多原发癌发病率临床特点治疗方式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ICAM-1、IGF-1水平的影响

    陈辉冯焕迎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6月至 2022 年6 月我院收治的 100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CAM-1、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甲状腺功能改善、氧化应激减轻,也能下调ICAM-1、IGF-1 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还原型谷胱甘肽甲巯咪唑甲状腺功能亢进氧化应激

    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赵芳妮马亚红王文丽
    66-6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 年4 月至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 20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编号,依据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细胞比容(HCT)及血沉(ES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VA)和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收缩期峰流速度(Vs)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100β、内皮缩血管肽-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神经功能,且安全性理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血栓通脑血流动力学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及对AST、ALT水平的影响

    高永江刘杰田利军吴智斌...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 年8月至2022年 8月本院收治的 40 例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 例,肝动脉栓塞化疗)和观察组(20 例,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肝动脉栓塞化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AST、ALT、总胆红素(TBIL)及甲胎蛋白(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可明显提高肝细胞癌患者的肝功能、免疫功能,调节AFP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肘肩关节功能、肌力恢复的影响

    方锐郭建平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 年5月我院收治的90 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手术,观察组行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3个月,观察组的肘屈曲、伸展 60°峰力矩(PT)大于对照组,肘屈曲、伸展 180°到达峰力矩时间(TP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可提高效果,有效促进患者肘肩关节功能改善和肌力恢复。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AO-C型肱骨远端骨折肘肩关节功能肌力

    基于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的个性化用药方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

    陈艳党媛李冰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的个性化用药方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6月至2021 年6 月收治的15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75 例。对照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基于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的个性化用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2、24 h,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 3、7 d,观察组的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24 h,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低于对照组,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活性氧(RO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的个性化用药方案有助于提高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效果,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宫底高度恢复,有效改善凝血纤溶功能,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个性化用药方案剖宫产产后出血凝血纤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