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螺内酯、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Gal-3、GDF-15水平的影响

    许娜马瑞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螺内酯、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螺内酯+呋塞米治疗)和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半乳糖凝集素-3(Gal-3)、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螺内酯、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Gal-3、GDF-15水平,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重组人脑利钠肽螺内酯呋塞米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高通量与低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张刚兴兰琳黄伟军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通量与低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低通量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11。00%(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肾功能和营养状态,调节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高通量透析低通量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炎症因子氧化应激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ALD及TGF-β1水平的影响

    宋波刘叶红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醛固酮(ALD)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贝那普利)和观察组(40例,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内皮素-1(ET-1)、神经肽Y(NPY)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D、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下调ALD、TGF-β1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

    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直径≤2cm早期NSCLC患者的结局及近期预后比较

    陈庚巫旋钦刘恒陈中良...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结局及近期预后。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直径≤2 cm早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肺段组(肺段切除术)和肺叶组(肺叶切除术),每组4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叶组的手术时长短于肺段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d总引流量低于肺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叶组的术后漏气时间、卧床时长、住院时长长于肺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肺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叶组的最大代谢当量(METs)、最大通气量(MVV)、最大氧脉搏(VO2max/HR)、最大每千克体重氧耗量(VO2max/kg)低于肺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叶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低于肺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早期NSCLC患者均可取得较佳手术结局,但前者近期预后更佳,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周期,减少术后并发症,恢复肺功能。

    非小细胞肺癌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

    NOSE完全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徐斌曾庆房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NOSE)完全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和观察组(50例,NOSE完全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前列腺素E2(PGE2)、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TNF-α、IFN-γ、PGE2、MPO、hs-CRP、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NOSE完全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完全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肠道支架置入联合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比较

    陈广野胡建华李少华杨志斌...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肠道支架置入联合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急诊手术治疗)和研究组(31例,肠道支架置入联合择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一期吻合率高于对照组,造口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研究组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急诊手术比较,肠道支架置入联合择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更优,可降低造口率,提高一期吻合率,减轻对肛门功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

    肠道支架置入急诊手术梗阻性结直肠癌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联合三角吻合术治疗胃癌的效果及对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简国文陈康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联合三角吻合术治疗胃癌的效果及对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联合管状吻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联合三角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及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联合三角吻合术治疗胃癌患者可缩短其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态,值得推广及应用。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三角吻合术胃癌胃肠蠕动功能营养状态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手术在不同年龄段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黄德松郁飞马俊贡平...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手术在不同年龄段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LAGC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年龄段将其分为A组(≤55岁,n=11)、B组(56~70岁,n=28)、C组(>70岁,n=41)。三组均给予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三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三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总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三组的C反应蛋白(CRP)、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2(PGE2)、髓过氧化物酶(MPO)、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的CRP、NE、PGE2、MPO水平均高于术前,CEA、CA199、CA724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手术应用于不同年龄段LAGC患者中均可取得较佳手术效果,且未增加应激反应及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全胃切除手术不同年龄段淋巴结清扫数量

    复方醋酸棉酚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齐凤芳姚龙丹王惠琳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醋酸棉酚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醋酸棉酚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醋酸棉酚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调节激素水平,缩小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还不会对患者的肝功能产生影响,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子宫肌瘤米非司酮复方醋酸棉酚片激素水平不良反应

    倍数法辅助非整支药物换算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儿童抗菌药物调配中的应用价值

    张侨张娟娟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倍数法辅助非整支药物换算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儿童抗菌药物调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接收并调配的300份药物医嘱单,将其以电脑编号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倍数法组(150份)及约分法组(150份)。倍数法组选用倍数法完成非整支药物换算,约分法组选用约分法完成非整支药物换算。汇总统计医嘱单井完成分类整理,比较两组药物调配所需时间;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40名调配人员体能节约情况与满意度。结果 倍数法组的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美唑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奇霉素、万古霉素、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拉氧头孢钠调配所需时间短于约分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倍数法组的肘部乏力、腕部酸痛、腰部不适及颈肩不适发生率低于约分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倍数法组的满意度高于约分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数法辅助非整支药物换算应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儿童抗菌药物调配中的价值较高,可缩短调配药物所需时间,节约调配人员体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菌药物倍数法约分法非整支药物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