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奥马珠单抗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中重度难治性过敏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艳荣刘芳薛涛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奥马珠单抗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中重度难治性过敏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3月至 2022 年3月本院收治的 76 例儿童及青少年中重度难治性过敏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孟鲁司特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马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及呼气峰流速(P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哮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儿童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PAQL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马珠单抗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中重度难治性过敏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气道炎性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奥马珠单抗儿童青少年难治性过敏性哮喘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刘全胜田金朝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 3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80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开展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自主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24 h,观察组的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患儿能够提升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术后炎症反应及预后。

    小儿疝气腹横纹小切口手术

    硬性光棒引导对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张艳玲刘波石奎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硬性光棒引导对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3月至12 月收治的 80 例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两组均行麻醉诱导,对照组在可视喉镜辅助下经口气管插管,观察组在硬性光棒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10 min(T2),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T1、T2,观察组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1、T2,观察组的麻醉深度指数(CS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性光棒引导用于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CSI稳定,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硬性光棒可视喉镜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

    超声引导不同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麻醉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张婷刘宏飞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不同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麻醉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 1月至 2023 年 3月收治的 82 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 41 例。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动脉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锁骨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阻滞起效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的麻醉用药剂量、麻醉完成时间、镇痛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0)、切皮时(T1)、术毕即刻(T2),两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两组的肾上腺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颈动脉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与锁骨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相近,血流动力学均较稳定,应激反应程度均较轻,但超声引导颈动脉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阻滞起效时间更短。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老年肱骨骨折应激反应

    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过程的影响

    张春燕张雁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 2022年1月至12 月收治的104 例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52 例,手术结束前 30 min应用生理盐水)和观察组(52 例,手术结束前 30 min应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入室时(T0),两组的心率(HR)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用药5 min后(T1)~拔管10 min后(T5),观察组的HR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T0~T1,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用药10 min后(T2)~T5,观察组的SBP、DBP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T0,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无显著差异(P>0。05);T1~T5,观察组的MAP、CVP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T0~T5,两组的脑电双频指数(BIS)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呼吸恢复时间、按指令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短于常规组,术后 2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术后围拔管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中,可在保障麻醉效果的同时,稳定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缩短苏醒过程,减少不良反应。

    腹部手术全身麻醉右美托咪定血流动力学

    差异性离焦设计镜片对学龄期近视儿童眼部异常参数的改善作用

    李煜杨恒敏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差异性离焦设计镜片对学龄期近视儿童眼部异常参数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 2022 年12 月就诊的 160 例学龄期近视儿童开展试验,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多区正向组与特殊周边组,各 80 例。多区正向组佩戴多区正向离焦设计镜片,特殊周边组佩戴特殊周边离焦设计镜片。比较两组的佩戴效果。结果 佩戴后,多区正向组的等效球镜度高于特殊周边组,眼轴长度短于特殊周边组,角膜曲率低于特殊周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后,多区正向组不同经线的屈光度均低于特殊周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后,多区正向组 11~14岁儿童的等效球镜度高于7~10 岁,眼轴长度短于 7~10岁,角膜曲率低于 7~10 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后,特殊周边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区正向离焦设计镜片有利于改善学龄期近视儿童的眼部异常参数,可防止屈光度增长,且11~14岁近视儿童的改善效果要优于7~10岁近视儿童。

    近视儿童多区正向离焦设计镜片特殊周边离焦设计镜片眼部参数

    前房穿刺术联合虹膜周切治疗急性发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

    闫红杰陈蕊苏慧凯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前房穿刺术联合虹膜周切治疗急性发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6 月至 2023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64 例急性发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前房穿刺术联合虹膜周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患眼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央前房深度(CACD)、周边前房深度(PACD)及房角宽度(ACAW)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房穿刺术联合虹膜周切治疗急性发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效果确切,可调节眼压及视力,改善房角宽度,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急性发作期闭角型青光眼前房穿刺术虹膜周切

    全血LncRNA miR155HG和miR-487b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白鹏飞程涛赵沱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血LncRNA miR155HG和miR-487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长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4例AMI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 90名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全血LncRNA miR155HG和miR-487b的表达水平;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miR155HG、miR-487b及二者联合对AMI的诊断效能。结果 试验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全血LncRNA miR155HG在发病 0~6 h时开始升高,12 h到达峰值后开始下降,在 7d时已降至正常水平;miR-487b在发病 0~6 h时开始降低,在 12h降至最低值后开始上升,在 7d时已升至正常水平;cTnI的变化趋势与LncRNA miR155HG相一致,但其到达峰值的时间较晚。对试验组患者发病12h的数据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iR155HG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43,miR-487b诊断的AUC为0。908,二者联合诊断AMI的AUC为0。964,灵敏度为91。5%,特异度为95。7%。结论 全血LncRNA miR155HG和miR-487b有可能成为诊断AMI的分子标志物。

    急性心肌梗死LncRNAmiR155HGmiR-487b

    叶酸代谢相关酶基因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方立江张毅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叶酸代谢相关酶基因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0 年3 月至 2023 年 3 月在医院进行叶酸代谢相关酶基因检测的 100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25例)、妊娠期高血压组(27例)、正常组(48 例)。比较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正常孕妇MTHFR基因677C>T位点及MTRR基因66A>G位点多态性;比较妊娠良好与妊娠不良孕妇MTHFR基因677C>T位点及MTRR基因66A>G位点多态性。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期高血压组的叶酸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期高血压组的MTHFR基因 677C>T位点CC、CT、TT基因型占比及C、T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及妊娠期高血压组的MTRR基因 66A>G位点AA、AG、GG基因型占比及A、G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良好组的MTHFR基因 677C>T位点CC、CT、TT基因型占比及C、T等位基因频率与妊娠不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不良组的MTRR基因 66A>G位点AA、AG、GG基因型占比及A、G等位基因频率与妊娠良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基因 677C>T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有关,MTRR基因66A>G多态性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叶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结局

    电子支气管镜联合肿瘤标志物筛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曾联婷赵亮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电子支气管镜联合肿瘤标志物筛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肺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初诊疑似肺癌的 106 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活检结果,将肺癌患者纳入肺癌组,良性病变纳入良性病变组。比较两组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肿瘤标志物阳性情况,分析两者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106 例疑似肺癌患者中,85 例病理活检确诊为肺癌,21例为良性病变。肺癌组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阳性率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低于肿瘤标志物筛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高于肿瘤标志物筛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联合肿瘤标志物筛查有利于提高肺癌的诊断效能,且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检测。

    肺癌电子支气管镜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