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周世怀欧阳汉斌梁振黄成硕...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 年1 月至 2022 年 9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PVP的 172 例OVCF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DR正侧位片复查结果确定骨水泥弥散范围,并将其分为弥散不佳组和弥散优良组。统计两组的骨密度值、手术入路、黑线征、Kummell病、手术时机、骨髓水肿形态、骨折类型及骨水泥体积分数。分析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显示,弥散不佳100例,弥散优良72例。两组的骨密度值、手术入路、Kummell病占比、手术时机、骨髓水肿形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黑线征占比、骨折类型、骨水泥体积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入路、Kummell病、手术时机、骨髓水肿形态是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手术入路为正相关因素,Kummell病、手术时机和骨髓水肿形态为负相关因素。结论 手术入路、Kummell病、手术时机、骨髓水肿形态是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的影响因素。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弥散

    原发性脑肿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潘华英罗玲玲任佳丽张洲...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原发性脑肿瘤(PBT)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11月在四川省南充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住院部的27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卡诺夫斯基功能状态量表(KPS)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CP)。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PB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257 例PBT患者,患者的SPBS-CP总分为(53。18±22。1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6 个月、KPS评分≤70 分、学历越低、医疗负担越重、照顾者为其他的患者SPBS-CP得分越高(P<0。05)。结论 PBT患者SPB处于中度水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病程>6 个月、KPS评分≤70 分、学历低、医疗负担重、照顾者为其他的患者。

    原发性脑肿瘤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继发癫痫的相关影响因素

    朱浩孙关许如东汤伟强...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继发癫痫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 88例接受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癫痫将其分为癫痫组(25 例)和非癫痫组(63例)。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继发癫痫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的修补手术时距外伤时间>6 个月、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中悬吊、术后正规使用抗癫痫预防用药、脑灰质软化灶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修补手术时距外伤时间>6个月、术前GCS评分、术中悬吊、术后正规使用抗癫痫预防用药、脑灰质软化灶均为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继发癫痫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继发癫痫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修补手术时距外伤时间>6 个月、术前GCS评分、术中悬吊、术后正规使用抗癫痫预防用药、脑灰质软化灶;术前科学合理的GCS评分,开展正规抗癫痫治疗、做好手术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癫痫发生的可能。

    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继发癫痫影响因素

    郑州市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内镜筛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夏海艳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郑州市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内镜筛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 2017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参照《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2011 年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郑州市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评估筛查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共18500 例。分析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的基本情况;比较郑州市不同特征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内镜筛查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郑州市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内镜筛查参与情况。结果 18500 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中有3407例参与了消化道内镜筛查,参与率为 18。42%。女性、45~64 岁、初中及以上学历、未婚/离异/丧偶、既往吸烟、正在饮酒、有反流性食管炎史、浅表性胃炎史、胃溃疡史、十二指肠溃疡史、胃息肉史、上消化道癌家族史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内镜筛查参与率高于其他特征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45~64岁、初中及以上学历、未婚/离异/丧偶、既往吸烟、正在饮酒、有反流性食管炎史、浅表性胃炎史、胃溃疡史、十二指肠溃疡史、胃息肉史、上消化道癌家族史是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内镜筛查参与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郑州市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筛查的参与率较低,女性、45~64岁、初中及以上学历等人群进行内镜筛查的依从性较好。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危人群内镜筛查

    不良妊娠结局史再次妊娠孕妇的心理痛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刘睿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良妊娠结局史再次妊娠孕妇的心理痛苦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 112 例不良妊娠结局史再次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DMSM)中的心理痛苦温度计(DT)评估所有孕妇的心理痛苦水平,并收集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不良妊娠结局史再次妊娠孕妇心理痛苦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112 例不良妊娠结局史再次妊娠孕妇的DT评分为 2~8 分,平均(3。63±1。93)分,其中低心理痛苦水平孕妇共 79 例(70。54%),DT评分为 2~3 分,平均(2。46±0。50)分;高心理痛苦水平孕妇33 例(29。46%),DT评分为5~8 分,平均(6。45±0。79)分。高心理痛苦水平组与低心理痛苦水平组的年龄、妊娠期糖尿病、不良妊娠结局次数及再次妊娠距上次不良妊娠结局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心理痛苦水平组与低心理痛苦水平组的孕周、民族、文化程度、入组时体重指数、工作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妊娠期糖尿病、不良妊娠结局次数是不良妊娠结局史再次妊娠孕妇高心理痛苦水平的危险因素(OR>1,P<0。05);再次妊娠距上次不良妊娠结局时间是不良妊娠结局史再次妊娠孕妇高心理痛苦水平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不良妊娠结局史再次妊娠孕妇高心理痛苦水平占比较高,年龄、妊娠期糖尿病、不良妊娠结局次数、再次妊娠距上次不良妊娠结局时间是其心理痛苦水平的影响因素。

    不良妊娠结局再次妊娠孕妇心理痛苦状况影响因素

    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脑氧摄取率、神经功能的影响

    巨岩贺晓磊贾晓涛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0 例,常规抗凝+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和观察组(50 例,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常规组的84。00%(P<0。05)。治疗第1天、第 7 天、1 个月后,观察组的脑氧摄取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1 个月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 1个月后,观察组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及平均血流量(Qmean)均高于常规组,脑血管外周阻力(RV)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基于双联抗方案的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双联抗方案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神经功能

    国内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李全备张茜茜纪文瑨张诗雨...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 2000 年以来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领域的热点,为肝纤维化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有关肝纤维化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 年1月至 2022 年10 月。使用Bicomb软件和SPSS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562 篇文献,截取频次大于5次的关键词33 个,国内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热点聚为5个聚类团。结论 国内肝纤维化的研究热点主要有 5个大方向,分别是肝纤维化的诊断研究、肝星状细胞的研究、肝纤维化中医药研究、肝纤维化的病因研究和信号通路的研究。

    肝纤维化发病机制聚类分析

    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及对子宫血流状态、生长因子的影响

    张盼惠满靖高卫华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 100 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痛经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高于对照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满意,能够降低月经量与痛经程度,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也可调节子宫血流状态,抑制生长因子水平。

    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腺肌症子宫血流生长因子

    头侧入路与中间入路在改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田红刚赵冲郝婷婷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头侧入路与中间入路在改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 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行改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 50 例。A组采用头侧入路,B组采用中间入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中央淋巴结清扫时间、总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血管损伤发生率低于B组(P<0。05)。术后1d,两组的醛固酮(ALD)、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明显升高,但A组低于B组(P<0。05)。术后 7d,两组的Polo样激酶 1(PLk1)、胸苷激酶 1(TK1)、Livin水平均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结论 头侧入路与中间入路在改良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头侧入路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降低血管损伤发生率,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也能下调癌活力,值得推广。

    头侧入路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

    miR-23a-3p与miR-182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秦万民王孟姣綦声波裴昌增...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23a-3p与miR-182 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6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30 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A组,30 例结直肠良性肿瘤患者为观察B组,同期30 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观察A组、观察B组治疗前空腹静脉血以及对照组体检时空腹静脉血,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测定miR-23a-3p、miR-182 水平;比较miR-23a-3p、miR-182 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分析结直肠癌临床因素与miR-23a-3p、miR-182 的关系。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的miR-23a-3p、miR-18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的miR-23a-3p、miR-182水平高于观察B组(P<0。05)。miR-23a-3p、miR-182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曲线下面积(AUC)大于miR-23a-3p、miR-182 单独检测。不同家族史、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临床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miR-23a-3p、miR-182 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族史、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及临床分期与结直肠癌患者miR-23a-3p、miR-182 水平有密切联系,且miR-23a-3p与miR-182检测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均具备一定价值,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结直肠癌miR-23a-3pmiR-182联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