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学生对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临床技能培训的认知与需求分析

    张宁娜李雪艳王孜俊王静...
    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医学生对于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于临床技能培训的认知与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上半年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临床技能培训的医学生(包括实习生、专硕研究生和学硕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VR技术应用于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认知与需求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对VR技术应用于临床技能培训的认知和参与度较低,但需求较高。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类别医学生对VR技术应用于临床技能培训的认知和需求情况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对VR技术的宣传推广和设备普及,应用VR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

    虚拟现实临床技能培训认知需求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康复运动行为动机的质性研究

    李锦莉牛浩白桃李胜云...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康复运动行为动机,以期为患者良好康复运动行为管理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8例LEASO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文本数据进行汇总、编码、提炼、求证。结果 影响LEASO患者康复运动行为动机的4个主题:康复运动相关知识的认知模糊、不良康复运动行为风险的感知、康复运动行为线索刺激和康复运动管理的自我效能。结论 护理人员可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加其对康复运动益处、疾病严重性的感知,改善疾病管理的不良康复行为,激发患者康复运动行为线索和疾病管理的自我效能,促进患者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疾病的恢复与管理,提高患者康复运动的行为依从性。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康复运动行为动机质性研究

    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及体重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馨笛张元鹍胡经文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分析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对肥胖的影响,以期提高其对不良生活方式危害性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保障身体健康。方法 于2022年7月至9月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电子问卷,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对其身体肥胖程度、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大学生体重指数(BMI)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收回问卷163份,有效问卷156份(95。71%)。受调查的156份问卷中,大学生的平均BMI(23。10±8。10)kg/m2,其中肥胖22名(14。10%),超重13名(8。33%),正常87名(55。77%),偏瘦34名(21。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24 kg/m2大学生的饮食不规律、每周摄入高糖高热量食物次数≥3次、每日步数<5 000步、每周锻炼次数≤2次、每周累计锻炼时长<2。5 h、未制定和调整运动计划、家庭成员肥胖占比高于BMI<24 kg/m2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不规律、每周锻炼次数≤2次、每周累计锻炼时长<2。5 h、未制定和调整运动计划是影响大学生BM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学生肥胖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的膳食结构、规律用餐、适度运动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措施。改善食堂膳食搭配、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能更好地保障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肥胖大学生体重指数影响因素

    结肠腺瘤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苏燕波段杨丽杨华马薇薇...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肠腺瘤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结肠腺瘤内镜切除术并经病理确诊为结肠腺瘤的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切除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腺瘤特征,分析结肠腺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182例患者中,复发43例,未复发139例,复发率为23。6%。两组的年龄、吸烟、糖尿病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史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腺瘤直径、腺瘤数量、腺瘤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吸烟、腺瘤数量≥3个、腺瘤病理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是术后结肠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结肠腺瘤内镜切除术后存在一定复发率,年龄≥60岁、吸烟、腺瘤数量≥3个、病理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是术后结肠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肠腺瘤内镜切除术管状绒毛状腺瘤

    手术室复合保温干预模式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

    郝晶张婷阎仿严文萍...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复合保温干预模式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保温干预模式,研究组给予手术室复合保温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的鼓膜温度及寒战、低体温发生情况。按照有无发生低体温又将150例产妇分为低体温组和无低体温组,采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剖宫产产妇发生低体温的因素。结果 入室时(T1)、麻醉时(T2)、切皮时(T3)、胎儿娩出时(T4),研究组的鼓膜温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寒战、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失血量、不良心理、手术时间、输血输液量是影响剖宫产产妇发生低体温的可能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失血量、不良心理是影响剖宫产产妇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室复合保温干预模式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可有效维持产妇体温,减少寒战和低体温的发生;而低体温的发生和失血量、不良心理有关。

    复合保温剖宫产术低体温失血量不良心理

    ACEF评分与成人心脏术后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延长及重症监护时间延长的相关性研究

    李佳慧张汉军臧鑫王玮...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年龄、肌酐和射血分数(ACEF)评分与成人心脏术后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延长及重症监护时间延长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在本院心外重症监护二科接受成人心脏外科手术的4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ACEF评分三分位法将患者分为三组[T1组(137例,ACEF评分0。40~0。67分)、T2组(144例,ACEF评分>0。67~0。94分)及T3组(135例,ACEF评分>0。94~4。12分)]。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CS)分析ACEF评分与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延长及重症监护时间延长的相关性及反应曲线关系。结果 在校正多种因素的影响后,RCS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CEF评分与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延长及重症监护时间延长的发生风险之间呈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P>0。05)。三组间ACEF评分越高,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延长、重症监护时间延长的发生风险越高(趋势性检验P<0。001)。结论 ACEF评分对成人心脏术后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延长及重症监护时间延长具有预测价值。

    年龄、肌酐和射血分数心脏外科手术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时间

    尼莫地平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小血管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

    李婷婷王文娟方永军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尼莫地平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小血管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6例脑小血管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低于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小血管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可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状态及神经因子水平,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与应用。

    尼莫地平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因子

    血管内介入结合静脉溶栓治疗中重症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脑血流状况的影响

    李剑张灵芳张洋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结合静脉溶栓治疗中重症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脑血流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 1月收治的156例中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钠肽(BNP)水平均降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评分、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小血流流速(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结合静脉溶栓治疗中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保护脑组织,提升预后,治疗效果显著。

    血管内介入静脉溶栓中重症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微创髓芯减压术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崔伟马驰蛟赵东军佘新安...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微创髓芯减压术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ONFH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例,微创髓芯减压术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和研究组(20例,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微创髓芯减压术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股骨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股骨头塌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12个月,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水平高于对照组,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微创髓芯减压术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早期ONFH的效果确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股骨头坏死3D打印导航模板微创髓芯减压术自体骨移植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

    田鹏刘冰张锋刚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手术中实施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0例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行常规开放式超声刀甲状腺手术,对照组术中实施丝线结扎法止血,观察组术中实施双极电凝止血。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炎症指标、治疗效果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止血耗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的CD4+、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高于对照组,CD8+、CD4+CD2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治疗甲状腺结节可以显著降低手术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无法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甲状腺结节超声刀双极电凝手术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