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在腹裂中的临床运用——附3例新生儿腹裂Ⅰ期腹壁修复病例报道

    杜君何坤凤唐瑶张昭萍...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对腹裂胎儿进行筛查与监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治疗的先天性腹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患儿的预后效果。结果 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可将在地、州、市筛查到的腹裂孕妇转诊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筛查及待产;可促进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MDT)的发展,在孕妇生产前提前拟定最优治疗团队及诊疗方案;可提高腹裂患儿Ⅰ期腹壁修复手术成功率。本文中患儿术后转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进行监护及营养支持治疗,随访至今3例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正常。结论 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可提高腹裂患儿Ⅰ期腹壁修复手术成功率及后期生存率。

    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先天性腹裂Ⅰ期腹壁修复术

    右侧非返性喉返神经一例及相关诊疗探讨

    支国俊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返性喉返神经是一种罕见的解剖变异,其从迷走神经分出,绕颈动脉后直接向颈内侧延伸,并进一步入喉,分出水平位置的高低决定了入喉走行的路径,因其走行路径多变,所以在甲状腺手术中有很高的损伤风险。本文回顾性分析非返性喉返神经 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从术前检查、术中操作等多个诊疗环节,通过分析神经变异发生的解剖学基础、类型,探讨神经变异的临床评估方法,有助于加强变异神经的术中保护,降低损伤概率,从而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临床医疗风险。

    非返性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解剖变异

    脑卒中失能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调查与分析

    张琰黄利宾韦红李俊利...
    9-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脑卒中失能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脑卒中失能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现况调查问卷、住院老年人安全感量表对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333 例脑卒中失能老年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及出院准备度现状调查,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脑卒中失能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脑卒中失能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101。95±13。14)分,安全感总分(96。83±11。73)分,生活自理能力总分(52。78±13。1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及安全感是脑卒中失能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脑卒中失能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提供优质的延续性护理服务,降低其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

    脑卒中失能出院准备度自理能力安全感

    基于医务人员视角的医患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王静秦天燕史发林李强华...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医务人员视角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 2015 年 1 月至 2020 年12 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对甘肃省武威市 3 所三甲医院不同年资的医务人员进行医患关系问卷调查,分析医患关系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收回有效问卷 1 375 份。医务人员认为医患关系非常和谐占比2。47%,比较和谐占比11。27%,一般和谐占比59。78%,不和谐占比26。47%。对于医患关系的判断依据排名第一为自己感受,占比 66。04%。82。33%的医务人员认为和谐的医患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理解-帮助型关系。57。42%的医务人员认为患者相关医疗知识欠缺,检查和治疗的依从性差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患方责任;63。86%的医务人员认为医患沟通交流不足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医方责任;84。68%的医务人员认为医疗保障不够,治疗成本过高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社会和政府责任。87。93%的医务人员认为和谐的医患互动取决于医患间的沟通和理解能力;42。11%的医务人员认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关键因素在于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41。38%的医务人员认为应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增加政府投入。结论 医患沟通不足、患者相关医疗知识欠缺、治疗成本高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建立健全医疗体制、进行合理媒体宣传引导来改善医患关系。

    医务人员医患关系影响因素

    医务人员付出回报失衡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沈美华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付出回报失衡、工作家庭冲突、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构建医务人员付出回报失衡对职业倦怠影响的作用模型。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于 2022 年 5 月至 6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付出-回报失衡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职业认同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国内多家医院 625 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付出回报失衡、工作家庭冲突、职业认同感显著相关(P<0。01)。付出回报失衡正向显著预测职业倦怠(P<0。001)。工作家庭冲突在付出回报失衡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P<0。001)。职业认同感在付出回报失衡与职业倦怠间调节作用显著(P<0。05)。结论 医务人员的付出回报失衡对职业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工作家庭冲突在付出回报失衡和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职业认同感在付出回报失衡和职业倦怠之间起调节作用。

    付出回报失衡职业倦怠工作家庭冲突职业认同感

    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常伟涛易珉坤王筱星王栎昕...
    22-2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 年5月1日至12月30日通过便利取样招募海口市三所三甲医院T2DM住院患者 276 例,依据亚洲成人身体质量指数(BMI)标准将其分为超重/肥胖组和正常/偏瘦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超重/肥胖T2DM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 260 份。超重/肥胖患者占比 42。3%(110/260)。超重/肥胖组的年龄、糖尿病确诊年龄、T2DM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量表(T2DM-CFIDB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偏瘦组(P<0。05);超重/肥胖组的 20~59 岁年龄段、无医保、5 年及以下病程占比高于正常/偏瘦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SES)评分、有糖尿病家族史是影响超重/肥胖T2DM患者饮食依从性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相较正常/偏瘦T2DM患者,超重/肥胖T2DM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更差,需重点关注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超重/肥胖T2DM患者,着重从自我效能宣教方面提升饮食依从性。

    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饮食依从性自我效能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不确定性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陈燕燕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不确定性压力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109 例URSA患者进行单中心横断面调查,评估所有患者的不确定性压力状况,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人口社会学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URSA患者不确定性压力水平的因素。结果 经调查,109 例URSA患者中,不确定性压力量表评分28~48分,平均(38。62±4。25)分,其中高水平患者61 例(占比55。96%),低水平患者48例(占比44。04%)。低水平患者的家庭支持自评量表(PSS-Fa)、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及雌激素受体(ER)水平高于高水平患者,自然流产次数少于高水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S-Fa、CD-RISC评分及ER是URSA患者不确定性压力水平的保护因素(P﹤0。05);自然流产次数是URSA患者不确定性压力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URSA患者的不确定性压力水平普遍较高,家庭支持程度低、心理弹性弱、自然流产次数多、ER水平低是URSA患者不确定性压力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不确定性压力心理弹性家庭支持

    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经皮导板在股骨头坏死钻孔减压术中的可行性

    崔伟马驰蛟赵东军佘新安...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 3D打印经皮导板在股骨头坏死钻孔减压术中的可行性及预后优势。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 年12月收治的80 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奇数)和观察组(偶数),各 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股骨头坏死钻孔减压术,观察组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经皮导板的股骨头坏死钻孔减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导针调整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的Harris评分、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周,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观察组的患肢内收、外展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算机辅助设计 3D打印经皮导板在股骨头坏死钻孔减压术中的效果明显,可降低手术损伤,促进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经皮导板股骨头坏死钻孔减压术

    HBV DNA与乙肝五项定量在不同年龄段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病情进展中的意义

    陈琳雷琴柴森茂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HBV)DNA与乙肝五项定量[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在HBV感染进程中各个阶段的差异,从而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肝癌不同阶段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2021 年 12 月收治的 295 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45 岁,105 例)、中年组(46~59 岁,128 例)和老年组(≥60 岁,62 例)。比较三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的HBV DNA及乙肝五项定量。结果 三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和中年组中,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HBV DNA、HBsAg、HBeAg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HBsAg、HBeAg水平明显高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P﹤0。05)。老年组中,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HBV DNA、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中年患者中,随着慢性乙型肝炎向乙肝肝硬化、肝癌的病程进展,HBV DNA、HBsAg、HBeAg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监测相关指标趋势对于提示疾病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乙肝病毒DNA乙肝五项定量不同年龄段乙肝病毒感染病情进展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王新波刘晓虎闫小峰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8 年7月至2021 年10 月收治的 12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VA)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部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低分子肝素钙盐酸法舒地尔缺血性脑卒中凝血功能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