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区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区教学
林区教学

王文良

月刊

1008-6714

LQJX666@163.com

0451-82470113

150025

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学院路77号

林区教学/Journal Teaching of Forestry Region
查看更多>>《林区教学》创刊于1985年,现为月刊。其办刊宗旨为“坚持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坚持为广大教师、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工作者及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儒家"六廉"思想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启示

    黄诗懿李情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厚的廉洁文化内容,是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来源.儒家"六廉"思想是我国传统廉洁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其主要内容包括为政以德、奉公如法、能者居之的廉洁理念和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对官吏整体素质的要求,影响十分深远.儒家"六廉"思想能够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内容滋养、价值导向和实践指向.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要从儒家"六廉"思想中汲取智慧,以德养廉夯实道德根基、以能践廉提升自律能力、以法筑廉构建法制基石.深入挖掘儒家"六廉"思想的现代价值,可以有效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廉洁自律品质的优秀人才.

    儒家思想"六廉"思想大学生廉洁教育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李萌李辉贾华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大思政课"建设、大力弘扬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分析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基础上,从营造传承发展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及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高校思政课教学

    数智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的机遇、困境与路径探索

    周玉佳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技术驱动高校精准思政新发展,提供增强教育实效性、针对性新契机,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通过因人施教、定制推送、多措并举、顺势而进的四重维度,精准定位教育对象,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面对数智技术赋能高校精准思政在意识形态安全、数字素养、数据共享平台等方面的困境与挑战,必须强化价值引领,促进数智技术规范,加强教育者数字素养培训,不断提升数智技能水平,优化技术平台,建立协同机制,构筑数据信息共享体系.

    数智时代高校精准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的选用标准和遵循原则

    王能引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帮助大学生塑造爱党报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价值观的关键课程.加快推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积极研究案例教学的价值、选用标准和原则,用事实说理,用情感化人.为了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感染力,思政课教学案例的选用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特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案例立德树人

    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建构路径

    蔡岩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从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现状.从内容创新、模式创新、评价创新、场景创新、队伍创新等五个方面,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创新途径.多维度的分析和策略建议,旨在促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高职思政课中的深度融合,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思政课习近平文化思想立德树人

    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学理自洽与建构理路

    闫泽陆郭燚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价值的隐匿属性为工科专业核心课"三全育人"的实施带来较大难度.教师对课程思政学理性的认知差异和实践差距让潜隐价值的具象化难以合理消解.为此,以"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为例,通过理念辩误,明确知识与价值同向同频的逻辑自洽.阐释工科思政"关键在教师,核心在内容,成效在学生"的基本方略.从师资培训、元素共议、学生评价角度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学理思政元素工科专业课

    基于OBE理论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林俊兰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论,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评价三个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进行教学构建,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型,该教学模型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论指导实践教学,思政元素贯穿教学始末.从选择思政元素、设计实践项目、优化评价指标三个维度,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特色实践案例进行应用分析,得出结论:思政元素贯穿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显化思政目标、思政效果纳入教学评价,以期为同类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OBE理论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面向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周新淳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是各高校培养工科专业学生的重要举措,研究面向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意义深远.在理解面向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后,对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以这些优势为基础构建以双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双创观念,同时运用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让双创融入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建设实践能力与双创能力双向培养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其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建造校外实践常态化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向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方向发展.通过实例分析可知,应用本研究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后,应届生就业率从48.8%增长至现在的99.8%.

    双创能力工科专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工科专业实践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

    周军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是一个多维度、多方法的综合评价体系,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难题,通过回顾和梳理OBE教育理念的内涵和要素构成,并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构建由评价目的、评价指标、教学成果和多元评价方法构成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操作技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OBE教育理念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国际化铁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韩欣芝王治强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由此可见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其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历史优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培养国际化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加快贵州地区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研究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分院学生为样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当前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学生对国际化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的认知,分析成因,结合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贵州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国际化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发挥党建引领把握人才培养方向,促进政、校、企、行四方协调提升人才培养效能,加强院校治理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技术技能人才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