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生境下喜旱莲子草光合特征及其生长策略

    贺畅张运春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会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为评估喜旱莲子草在不同生境下的生长状况,选择西华师范大学4个典型样点进行喜旱莲子草的生理与生长状况的测定。结果显示:①A点(公寓楼下)喜旱莲子草生长的主要环境胁迫为光照强度不足,光合速率降低,对生物量的积累缓慢,植物通过分配更多的生物量于茎的发展以获取更多的光照,植物的生长策略为S策略;②C点(空地空地四周无遮光)喜旱莲子草受到的主要环境胁迫为光照过强,水分不足,植物的光合速率增加,但对生物量的积累缓慢,通过减小叶面积以适应环境胁迫,生长策略为S策略;③C点(农田水淹无遮处)喜旱莲子草受到的环境逆境为水淹胁迫,植物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生物量积累缓慢,植物的生长策略为S策略。

    喜旱莲子草不同生境光合荧光特征生长策略

    青海泽库泽曲国家湿地公园恢复碳汇效益评估

    才华久美多杰才让东周仁青当周...
    7-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土壤有机碳调查,分析近20年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获取相关的碳核算参数,评估青海泽库泽曲湿地国家公园内沼泽草地退化和恢复状况,并对沼泽草地恢复的碳汇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6-2015年,该公园内92。1%沼泽草地呈不同程度的退化状态。自2016年开始建设国家湿地公园,2016-2023年41。9%的沼泽草地退化状况得到改善,评估得到年均土壤有机碳增加3626。5 tCO2/a。如果进一步加强沼泽草地的保护和恢复,将全部退化沼泽草地恢复到未退化状态,未来60年总的固碳潜力可达302万余tCO2,年均50374 tCO2/a,潜在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建议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政策引导与激励,建立多方参与共治机制,实施精准的退化治理策略,强化治理成效监测评估,推进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公众教育与宣传交流,多措并举提升湿地碳汇功能,发挥湿地多重效益。

    青海泽库泽曲湿地国家公园湿地保护和恢复碳汇效益评估

    海拔高度对草地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影响——以布尔津林区为例

    阿依丁·马木尔钱娇蓉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布尔津林区草地不同海拔梯度对植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海拔高度草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不同,发现海拔高度Ⅲ处的植物多样性最高,而较低和较高海拔高度处的植物多样性较低,表明中等海拔高度地区的环境条件更适宜植物多样性的增加;②低海拔高度地区紫羊茅(Festuca rubra)的重要值最高,中海拔地区早熟禾(Poa annua)占优势,而高海拔高度地区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是优势种;③不同海拔高度对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发现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Alatalo指数在中等海拔高度内达到最大,之后随海拔高度上升逐渐下降;④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地上生物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而Alatalo指数的相关性较弱。揭示了海拔高度对植物群落生态功能的复杂影响,有助于理解植物多样性在不同环境高度下的变化机制,同时也为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参考。

    海拔高度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

    1998-2022年黄河中游水沙变化趋势分析

    倪杰苏言柱刘东鑫匡雪梅...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中游是黄河泥沙来源的主要产区,为明确近二十多年来该区域水沙变化特征,采用Mann-Kendall 非参数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黄河中游头道拐、龙门、潼关、三门峡和花园口 5个水文站的1998-2022年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除龙门水文站外,其余4个水文站的径流量都呈现出极显著增加趋势,输沙量除头道拐外,其余4个水文站均呈现下降趋势;5个水文站径流量的突变年份主要集中在2005-2008年,输沙量的突变年份无明显规律性,且部分水文站在该研究时段内并未出现突变;小波变换得到研究区径流量和输沙量存在多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径流量的第一主周期集中在27~28a的时间尺度,输沙量的第一主周期集中在10a及31a时间尺度,周期震荡最为剧烈。

    黄河径流输沙趋势性突变性周期性

    珠海淇澳一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类群及区系分析

    游奕来甘加俊熊晴帆孙争争...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的有关材料为依据,对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维管植物类群及分布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该保护区共记录维管植物171科608属984种(含野生维管植物152科505属819种),约占广东省维管植物总数7320种的13。6%;遗传多样性比较脆弱,表现在单种科和寡种科、单属科及单种属所占比例较大;②因该保护区地处沿海潮间带湿地滩涂和小海岛立地,植物多样性天赋不足,故与广东阳春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相比,物种丰富度各有千秋,但后者的野生物种更为丰富;与广东全省相比,各类植物数量所占比例均较少,但与同等级自然保护区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③保护区的维管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类型为主,与其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区大致吻合;④保护区的植物群落恢复与重建范例可供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建设借鉴。

    维管植物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自然保护区

    鄂尔多斯市桃力庙—阿拉善海子鸟类多样性研究

    王瑞平韩雪李子滕王立宇...
    35-3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7月-9月、2023年3 月-10月,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对桃力庙-阿拉善海子(以下简称桃-阿海子)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桃-阿海子内有72种鸟类,隶属11目19科。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为遗鸥(Larus relictus);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包括黑颈(Pod-iceps nigricollis)、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蓑羽鹤(Anthropoides virgo)等;②从居留类型来看,桃-阿海子鸟类以旅鸟为主(25种,占比34。72%);从生态类型来看,桃-阿海子鸟类以游禽为主(35种,占比48。61%);③桃-阿海子鸟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显著,其中夏季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1。94),秋季最低(0。98)。

    桃力庙-阿拉善海子鸟类生物多样性多样性指数

    普宁善德梅海县级森林公园鸟类多样性初步调查与评估

    张亮梁晓彤黄丹丹肖微文...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了解普宁善德梅海县级森林公园内鸟类的群落构成与多样性,并为未来该区域鸟类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规划奠定科学基础,于2022年11月1-25日,对森林公园进行了 3次全面的鸟类资源调查。记录到15目43科共计113种鸟类,显著特征包括:雀形目鸟类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鹈形目与鹃形目;地域分布上,以东洋界物种最为丰富,广布种次之,古北界物种则相对稀少;生态习性上,留鸟占绝对多数,迁徙性鸟类数量相对较少。普宁善德梅海县级森林公园凭借其茂密的植被覆盖与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为众多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与理想的栖息繁殖场所。此地丰富的鸟类资源不仅充实了揭阳市的鸟类资源数据库,还预示着随着公园内植被的自然演替以及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该区域在维护鸟类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方面具备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指出了应继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通过教育引导、科普宣传等多种方式,提升公众对鸟类及自然生态保护的认知与参与度。同时,结合科学规划与合理管理,构建更加完善、和谐的生态系统,确保普宁善德梅海县级森林公园成为鸟类繁衍生息的乐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鸟类资源动物多样性善德梅海县级森林公园

    韶关南雄篛过县级森林公园鸟类多样性研究

    吴思露陈军亮冯永军刘金成...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韶关南雄篛过县级森林公园鸟类资源现状,并为该公园的鸟类保护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23年3月、5月、10月、11月对该公园鸟类资源进行了 4次调查。采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进行鸟类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3目39科88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14种;以东洋界和留鸟为主,分别占51。89%和64。37%。夏季鸟类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度指数均为最高,春季鸟类Margalef指数最高。林区样线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均为最高;距离村落最远和最近的样线之间的鸟类群落差异最大。建议森林公园管理部门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结合智能化设备建立完善监测系统,以更好地掌握森林公园鸟类资源现状,为及时调整保护管理政策服务。

    鸟类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韶关南雄篛过县级森林公园

    爬行动物TET基因家族生信分析

    崔庆华李建霞梁照东
    51-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TET基因家族在哺乳动物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参与动物的发育、DNA修复、基因表达调控等过程。关于TET基因家族的研究多集中于哺乳动物,而在爬行动物中知之甚少。本研究选择18种爬行动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开展研究。本研究筛选获得54个TET基因家族数据,TET基因家族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三类TET1-3基因分支结构模型分别为蛇形目、龟鳖目、鳄目、蜥蜴目。结果可为研究爬行动物适应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爬行动物基因家族生信分析

    固碳菌发酵液修复土石方综合利用区效果研究

    邓倩雯谢炽健陶雪琴刘昊桦...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土石方综合利用区高效生态修复的技术需求,探讨了固碳菌发酵液对该区土壤的修复效果。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某水利工程的土石方综合利用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施加石灰、石灰+固碳菌发酵液、石灰+发酵牛粪有机肥3种不同处理,并选取了狗牙根、芒草、猪屎豆、格桑花4种植物开展50 d温室大棚盆栽试验,测试其对该区土壤的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未播种情况下,在仅施加石灰条件下,有机质含量从原始土的6。3 g/kg下降至基础土的4。94 g/kg;在施加石灰+发酵牛粪条件下,基础土的有机质含量提升至8。65 g/kg,较原始土增加了 37。30%;在施加石灰+固碳菌发酵液条件下,基础土的有机质含量得到大幅提升,达到12。23 g/kg,较原始土增加了 94。13%。播种植物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土壤有机质,但施加石灰+固碳菌发酵液的消耗最小。同时,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表现出与上述有机质含量变化相似的规律。根据隶属函数法计算得出,施加石灰+固碳菌发酵液+格桑花为最适合于本研究区域土石方综合利用区生态修复的措施。

    土石方综合利用区固碳菌发酵液生物有机肥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