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WAT模型在水生态系统服务中的应用进展

    程雨涵钱益武宋雨佩张友德...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系统水文服务评估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如何量化生态系统水文服务具有重要意义。SWAT模型凭其有效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充分模拟降雨水文过程及多因素影响的优势,成为模拟和预测生态系统水文服务的重要工具。概述了SWAT模型原理,梳理了模型输出与水文服务间的关联,明确了其支持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进一步探讨了SWAT在供水、调节、文化及支持服务评估中的应用进展。未来,建议通过改进计算模式及加强模型间耦合,深化SWAT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中的应用与发展。

    水生态系统服务SWAT模型支持服务调节服务

    传统污水处理系统对抗生素去除效果研究

    李小亚付时翔栗勇田李军波...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罗红霉素和氧氟沙星两种典型抗生素以及两种传统污水处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监测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厂各处理阶段的浓度,得出去除率。结果表明:在25℃常温下,曝气生物滤池系统在去除罗红霉素和氧氟沙星方面优于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系统,去除率分别高达89。06%和87。49%。此外,与常温状态相比,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系统在10℃低温下的去除效果显著下降,降幅达28。72%,而曝气生物滤池系统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去除率变化不大。

    传统污水处理厂抗生素检测方法去除率

    污泥水解酸化制备碳源及其模拟应用研究

    张春媛韩博宇李晨张晓飞...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市政污水厂脱氮除磷碳源缺乏和污泥处置问题,采用污泥水解酸化方法制备挥发性脂肪酸(VFAs)作为污水处理系统补充碳源,污泥水解装置最佳污泥初始浓度为10000 mg/L,最佳停留时间为72 h;进一步采用超声波和氢氧化镁协同预处理后,可将污泥水解上清液SCODCr释放量提高25。98%以上,同时削减氨氮和总磷超过29。84%和83。96%。最后将侧流污泥水解酸化装置与AOA-SBR装置进行耦合,进行模拟应用研究,运行结果显示,污泥水解上清液可100%替代外加碳源——乙酸钠,并确保SBR装置出水CODCr、氨氮、总氮和总磷等指标达到一级A(GB18918-2002)排放标准,同时污泥产量降低21。29%。

    污泥减量污泥水解酸化SBR活性污泥法碳源脱氮除磷

    基于Python的数据分析在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聂慧君蔡颖朱晓晓张淼...
    14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水环境监测数据利用效率、深入揭示水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为水环境科学评价与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创造性地运用Python编程语言,对江苏省某水质自动监测站近三年内累计的25517条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的核心内容涵盖了不同时间颗粒度下的单因子水质评价、水质变化趋势的量化分析、主要污染物的特征识别,以及监测指标间相关性的探索。结果表明:Python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灵活的编程方式以及丰富的可视化手段,显著提高了水质分析评价的效率,深化了对水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的理解,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技术支持。

    Python水质评价时间序列数据变化趋势分析相关性

    湖南湘江流域水环境评价模型优化与驱动因子探究

    康晓宇李忠段亚锋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南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23年全年77个监测点的21项水质指标进行分析,探讨了湘江流域的水环境状况及其驱动因子。研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优化的水质指数WQImin模型等方法,对水质数据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湘江流域水质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季节性变化,其中长株潭地区面临较严重的有机污染和营养盐污染,而娄底地区存在显著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通过对2017-2023年数据的纵向分析,发现湘江流域水质总体呈改善趋势,但汛期水质仍显著低于非汛期。进一步的驱动因子分析揭示,GDP增长、城市化率和工业产值是影响水质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而森林覆盖率则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为湘江流域的水环境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湘江流域水环境评价WQImin模型驱动因子

    新疆地区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设计实例分析

    史登峰
    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地区某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4。0×104 m3/d,结合污水处理厂运行存在的问题和排放标准的提高,需进行提标改造。TN、TP、SS等的去除是提标改造的关键,主要对原Bardenpho生物池工艺内回流、搅拌及曝气设施进行改造,并增设精细格栅及调节池预处理工艺、气浮池和均质石英砂滤料滤池深度处理工艺。提标改造工程建成运行以来,运行状况满足设计要求,出水水质COD、BOD5、SS、NH3-N、TN、TP均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提标改造Bardenpho生物池深度处理脱氮除磷

    咸宁斧头湖水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分析

    邓东升陈玉兰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斧头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改善斧头湖流域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咸宁市宝贵的水资源财富,基于Vollenweider模型和Dillion模型对斧头湖水环境现状进行计算分析,得到COD、NH3-N、TP和TN入湖污染物量分别为16840。46、2445。48、536。87、3593。19 t/a,污染贡献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活污水、农田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水、湖面沉降污水、工业废水,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开展入湖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水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建立流域环境全面监管系统等。上述举措的实施有利于改善斧头湖流域水环境质量,增强沿线人民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斧头湖水污染水环境治理入湖负荷

    南充市主城区大气氮湿沉降特征研究

    刘东辉周宇胡艳丽张海军...
    162-167,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南充主城区大气氮沉降的变化特征,采用降水采集法对南充市全年大气各形态氮浓度及通量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①各形态氮具有明显的变化特征,TDN、DON、NH4+-N、DIN的季节浓度变化表现为春冬高、夏秋低的趋势,NO3--N的季节浓度变化表现为春夏高、秋冬低的趋势;②TDN、DON和DIN的沉降通量表现为夏秋高、春冬低的季节变化趋势,NO3--N沉降通量表现为春夏高、秋冬低的变化趋势,NH4+-N的沉降浓度表现为夏秋高、春冬低的变化趋势;③在空间差异上,4个观测点的沉降浓度没有明显差异。综上所述,南充市湿氮沉降显著,且以可溶性有机氮为主,有一定的增肥作用,这可能对区域林业和农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氮沉降降水生态功能区气象因素大气污染物南充市主城区

    大气微站报警机制在南方城市的深度应用

    李萍朱珠刘博艾思危...
    168-172,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气微站是大气环境管理转向精细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如何准确地识别本地污染源并做好微观尺度的闭环管控是发挥监测结果最大效能的关键。以深圳市某行政区为例,搭建了大气微站监测网络,并以平台和移动APP为载体,建立了一套大气微站污染报警推送及闭环处理机制,报警参数以PM10为主,用于快速识别并推送局地大气污染事件,从源头防控污染的产生。研究期间,基于大气微站污染报警推送及闭环处理机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945项,推动研究区域PM10平均浓度相较"十三五"期间改善幅度高于全市水平,为研究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空气质量微站报警机制珠三角

    基于政策和标准"双轮驱动"的提升四川省锅炉治理水平比较研究

    严宇王聪张银菊陈优帆...
    173-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锅炉是能源消费的主要载体,对减少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推动空气质量改善至关重要。国务院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提及"锅炉"16次,凸显其减排的迫切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印发的《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则从减污降碳的角度进一步安排、部署了锅炉的整治工作。为了加快释放锅炉整治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更加有力地支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研究结合四川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前期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锅炉治理经验,从政策引导和省级排放标准制定的角度,提出提升四川省锅炉治理水平的对策建议。结果显示:四川省锅炉整治面临政策缺乏针对性、执行标准宽松、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部分地区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率不足30%,燃煤锅炉和生物质锅炉的减排空间仍然较大。为提升四川省锅炉治理水平,建议实施高标准新建锅炉、加快存量锅炉整治、强化资金激励、加强差异化管控及锅炉设备更新改造,从而推动锅炉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减污降碳的协同增效。

    锅炉减污降碳空气质量政策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