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食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食品
现代食品

双月刊

2096-5060

lsltjs@vip.sohu.com

0371-63731409

450053

郑州市南阳路153号

现代食品/Journal Modern Foo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粮食局主管、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主办的全国唯一以粮食流通为主题的科学技术性期刊,是粮食流通行业知名的国家级精品刊物。自95年创刊以来,深得读者和同行的称赞和好评。目前已覆盖全国各地的大中型粮库、油厂、面粉厂和饲料厂,得到全国各地广大读者朋友的支持、认可和厚爱。杂志内容丰富详实、新颖实用;印刷精美,图文并茂,是广大读者朋友学习、交流、收藏的理想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部分食品中塑化剂残留的风险分析

    谭文慧韦升坚覃艳淑陆柔...
    154-157,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 2022 年以来广西部分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了解广西部分食品中塑化剂的残留情况,为监管部门对食品中塑化剂的监管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随机从广西 9 类场所中抽取 692 份样品,按照相应标准检测DEHP、DINP、DBP共 3 种塑化剂指标.结果:692 份样品中有 51 份塑化剂残留超标,超标率为 7.37%,监测项目DEHP、DINP、DBP超标率分别为1.80%、0%、6.51%,预包装食品的塑化剂超标率高于散装食品.结论:食用油类和白酒中塑化剂污染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余食品类别存在塑化剂检出和超标情况,但超标率相对较低;在散装食品和非塑料包装食品中均存在塑化剂超标情况,表明食品中塑化剂污染不只是包装材料问题,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相关原辅料、工艺流程、包装材料等的监管.

    食品塑化剂检测风险

    ICP-MS/MS技术同时测定大米中多种元素含量

    张芬赵亚晴徐萍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采用M-SQ-N/A、M-SQ-KED、M-SQ-O2 3 种模式建立了同时测定大米中钠、钾、钙、镁、铁、锰、铜、铬、锌、砷、硒、镉和铅 13 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M-SQ-KED模式下,锰、铁、铜、锌 4 种元素的背景等效浓度和检出限处于较低水平;在M-SQ-O2模式下铬、砷、硒均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离子,经过筛选,消除干扰,背景等效浓度和检出限均得到明显改善,砷和硒具有更好的仪器响应值,更好的灵敏度.所有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 90.7%~99.4%,RSD≤1.8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微量元素大米质荷比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技术验证

    刘胤璇李春江杨蕊银白秀珍...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方法技术验证工作程序,为检验检测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技术验证为例,通过方法验证要素控制,建立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技术验证基本模式,从检出水平、估计偏差、精密度、不确定度评定等方面对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水产制品和水产调味品定性检验检出水平分别为 2 CFU/测试单位、3 CFU/测试单位,低于预估检出水平;不同浓度水平的估计偏差分别为 0.35 lgCFU·g-1、0.27 lgCFU·g-1、0.24 lgCFU·g-1,均小于 0.5 lgCFU·g-1;重复性标准偏差为 0.113 8%,小于再现性标准偏差 0.18%;方法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0.22 lgMPN·g-1(k=2,置信概率为 95%).结论:实验从检出水平、估计偏差、精密度、不确定度评定等方面构建了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方法验证的基本模式,验证结果满意,同时给出了不确定度评定方案,为实验室制定判定规则提供了参考.

    微生物检验方法技术验证副溶血性弧菌

    ICP-MS法与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测定凉果中二氧化钛的比较

    郑丽斯颜立毅陈梅斯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ICP-MS法和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测定凉果的二氧化钛,并分析两种方法的适用性.样品经微波消解,用ICP-MS检测钛含量;样品经湿法消解,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钛含量,计算得到二氧化钛含量.结果表明,ICP-MS法的检出限为 0.018 6 mg·kg-1,回收率在 92.5%~105.8%,RSD在 2.35%~2.41%;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的检出限为 0.36 mg·kg-1,回收率在 101.4%~102.3%,精密度在 1.03%~1.14%.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适合普通实验室的日常检验;ICP-MS法检出限更低,更适用于低含量样品检测.

    ICP-MS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二氧化钛

    饮食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张玲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饮食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选择孟村回族自治县医院收录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100 名作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 100 名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有 45 例女性患者、55 例男性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合理化饮食模式干预措施,对比在不同饮食模式干预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进食 2 h后血糖、糖化红蛋白的指标以及尿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进食 2 h后血糖以及糖化红蛋白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的尿糖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改善效果(P<0.05).结论:饮食模式合理化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使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在临床治疗以及护理中广泛应用.

    糖尿病饮食模式干预血糖

    一种可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纸基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

    王晓颖施锦辉王金娟戴晗祎...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肠杆菌O157:H7 是一种致病性较强的食源性细菌,通常在生制食品中被检出,一旦被人体摄入会引发肠道疾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本研究制备了功能化的长余辉探针,并结合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功能构建了能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的纸基传感器,检出限达 7.5×103 CFU·mL-1.该传感器可同时检测 3 个样品,具有特异性好、操作简便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可应用于大量样品中大肠杆菌O157:H7 的快速筛查.

    大肠杆菌O157:H7长余辉探针纸基传感器快速筛查

    酯化反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茶叶中氯酞酸残留

    巫立健
    178-1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芳香基羧酸与卤代烃的酯化反应,建立茶叶中氯酞酸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茶叶样品经乙腈提取,提取液碘乙烷衍生化、QuEChERS法净化后,滤液氮吹至近干,用乙酸乙酯定容后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氯酞酸在 5.0~50.0 ng·mL-1 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 0.999.方法检出限为 0.000 05 mg·kg-1,定量限为 0.000 15 mg·kg-1.在 0.01 mg·kg-1、0.05 mg·kg-1、0.10 mg·kg-1 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5.3%~90.2%,相对标准偏差为2.5%~8.7%.该方法简单、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可应用于茶叶中的氯酞酸残留量的检测.

    氯酞酸碘乙烷酯化反应衍生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蛋中金刚烷胺和氟虫腈的含量

    刘璐毛震崔倩倩朱欣欣...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鸡蛋中金刚烷胺和氟虫腈的方法.方法:在样品溶液中加入内标工作液,用乙腈提取,经QuEChERS净化管净化;金刚烷胺采用正离子扫描,内标法定量;氟虫腈采用负离子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金刚烷胺、氟虫腈在 0.20~20.00 ng·mL-1 时线性关系好,待测物的回收率在 85.0%~103.3%,精密度在 1.6%~8.9%,金刚烷胺定量限为 2 μg·kg-1、氟虫腈定量限为 5 μg·kg-1.结论:本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可以快速有效地测定鸡蛋中金刚烷胺和氟虫腈的含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鸡蛋金刚烷胺氟虫腈含量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豆异黄酮含量

    靳颖
    186-18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大豆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的高效检测方法,研究大豆中大豆异黄酮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豆中大豆异黄酮含量,在大豆样品中加入 70%甲醇溶液,超声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色谱柱为BEHC C18 柱(15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0.2%乙酸,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 30℃,流速为 0.15 mL·min-1.结果:4 种大豆异黄酮成分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 97.6%~98.6%.大豆中大豆异黄酮成分大豆苷含量最高,大豆苷元含量最低,具体含量为大豆苷352.0 μg·g-1,染料木苷88.0 μg·g-1,染料木素25.8 μg·g-1,大豆苷元19.5 μg·g-1.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可用于大豆中大豆异黄酮含量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豆大豆异黄酮

    淀粉制品中铝残留量的测定

    孙静刘梅杨晓珺贾添慧...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优化国标分光光度法测定淀粉制品中铝残留量的可行性.采用优化的湿法消解条件消解未经烘干的淀粉制品,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湿样品中的铝含量,用红外线水分测定仪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扣除水分计算样品的铝残留量.结果表明,本方法满足淀粉制品中铝残留量的日常检测要求,与国标分光光度法相比较,本方法操作更快速、简便.

    淀粉制品铝残留量红外线水分测定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