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时明德

月刊

1009-4970

lywkxb@126.com(社科);lyzkxb@126.com(自科)

0379-65515059

471022

河南省洛阳龙门路71号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5期为自然科学内容,1、3、4、6期为社科内容,近三年来,发表的论文被全国主要文摘期刊摘转的篇目分别居全国师专学报的第10位、第4位、第3位,并于1999年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河南省一级期刊”、“河南省高校学报优秀一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增权理论视角下医学贫困大学生多维就业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

    徐雪平贺斌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权是近年来社会工作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是通过外部干预措施帮助个体或群体采取有效措施摆脱现实困境,进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目前医学贫困大学生就业支持存在外部力量推动增权弱化、个体主动增权动力不足等问题.为了实现医学贫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需要从外力精准推动增权和个体主动应对增权两方面入手,对贫困大学生施加正向影响,真正发挥就业增权的最大效益.

    增权理论医学贫困大学生就业支持体系

    数字金融创新促进实体经济质量提升的研究

    胡刚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我国2012-2022 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究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在替换变量后模型依然保持稳健;在短期内,数字金融创新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但长期内溢出效应逐渐增强,这可能是由于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外,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服务覆盖面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为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数字化转型金融创新空间计量模型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背景下洛阳老城发展古城文化旅游的对策研究

    聂小会赵永莉卫怡琳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融合给洛阳老城的古城保护和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洛阳老城作为洛阳景点最集中、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拥有众多且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当前洛阳市老城区古城文旅融合开发依然存在旅游形象感知偏低、旅游收益来源单一、旅游产品不够丰富和配套设施不够健全的问题.为此,要明确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洛阳市老城区古城旅游发展定位,清晰把握洛阳市老城区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激发创意创新促产品融合,整合资源要素促产业融合,优化营商环境促市场融合,完善基础设施促服务融合.

    洛阳老城古城旅游文旅融合

    述情障碍对大学生内化问题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李丹刘兮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对内化问题的影响,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自尊量表(S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安徽省1 0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内化问题、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述情障碍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内化问题,自尊在大学生述情障碍和内化问题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大学生述情障碍和内化问题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社会支持还可以调节自尊和内化问题的关系.因此,大学生述情障碍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内化问题,还可以通过自尊间接影响内化问题;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大学生述情障碍和内化问题的关系,以及自尊和内化问题的关系.

    述情障碍大学生内化问题

    中国文化概要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探析

    马瑞张高杰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中国文化概要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要在充分挖掘中国文化概要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课内立足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课外利用所在地区文化教育资源,推进实践教学;立足院校特色,激活思政元素,拓宽思政路径.

    中国文化概要课程课程思政思政元素融入路径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春江花月夜》为例

    刘鑫淼唐剑峰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有利于挖掘诗歌审美元素,创新诗歌教学形式.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增强学生审美创造力.以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文《春江花月夜》为例,从反复吟诵、品读意象和对比阅读三个方面探索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教师要重视诵读技巧的传授,重视引导学生推敲意象,重视群文阅读的设计.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

    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维探颐

    张祁添武金勇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经典美术作品,既是对中国发展各阶段的图像化生动再现,又凝聚与传承了红色文化的基因与精神,可谓高校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生动、最鲜活的教学资源和珍贵教材.红色经典美术作品,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当下有效推进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手段,又从本质上体现了新时代高校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功能的内在契合,需要从红色文化专题的多维度构建、综合艺术物料的多维度探究、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协同共建等层面,着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整合路径.

    红色经典美术作品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入艺术物料

    "食品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许先猛马永杰邵倩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营养学实验课程是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传统的食品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为促进食品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对食品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课程成绩评定方法进行了改革,为食品营养学实验课程建设和食品科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食品营养学实验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模糊综合评价法成绩评定

    "中外城市发展建设史"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康达西宋艺豪
    85-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是新时代高校落实党中央"立德树人"要求,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由此,研究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纳入研究视野,以专业理论课"中外城市发展建设史"为例,结合问卷调研数据,使用回归分析模型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开展统计学意义上的检验与分析.研究发现,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中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要素,学生思政学习能力中的专业和思政知识准备,对于"中外城市发展建设史"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个人要素影响相对较弱.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其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立德树人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李玉梅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衔接,既是企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剖析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探索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路径,并从加强体制机制保障、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双师型师资力量、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