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袁月萍

双月刊

1009-2323

mdj6955905@163.com

0453-6955905

157013

牡丹江市光华街476号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高等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服务,为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质量提升的五维路径

    刘玲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思政教育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渗透能力,实现思政教育工作多位一体协同推进,有助于加强思政知识内容立体化呈现.文章旨在研究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质量的提升路径,探讨如何从内容为纲、技术为引、机制为本、队伍为要及资源为基五个维度,构建高水平网络思政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结合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拓展了网络思政育人质量提升的实践新路径,包括增强思政内容与社会热点内在联系、强化思政知识多元呈现等,旨在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提供实践指导.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质量数字教育

    教育强国背景下思政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研究

    袁希佳
    47-5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教师队伍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坚力量,其高质量建设尤为关键.文章从教育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阐述了思政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核心内涵,探讨了当前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职业认同降低、教学能力不足、教师教育不足等现实问题,从提升职业认同、强化教学能力和优化教师教育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旨在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思政教师队伍.

    教育强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发展

    混合教学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邓建国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混合式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我规划、自我决策、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信息素养等五个维度.通过对参与混合教学课程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但在自主学习能力的五个方面都比较薄弱.文章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了一些策略,以培养和提高混合教学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混合教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国外EMI教学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综述(2019-2023)

    王宇马英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分析了 2019-2023 年间在 Web of Science 核心期刊中发表的有关 EMI教学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影响学生在EMI 课程中取得学业成就的潜在因素和EMI 课程对学生学业成就的促进程度两方面展开.前者聚焦学生的英语水平、自我效能感和动机三种因素对学业成就的预测作用,后者关注 EMI 课程对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内容的影响.最后,本文简要讨论了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英语媒介教学(EMI)学业成就英语水平学习内容

    跨越"知行鸿沟":论法学硕士融通培养转型的实践素能提升

    郭航
    58-6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法学硕士教育与《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提出的"融通创新"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距,它过于注重学术素养提升,却忽视实践素能提升,具体表现为法学硕士实践比重整体偏少、实践能力培养缺乏职业导向性、法学硕士教育存在理论研究对实践回应不及时的困境.目前,法学硕士的教育必须强调实践性,这是由法学的应用性所决定,也是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基于此,要适当增加法学硕士教育中的实践比重,加强法学硕士实践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增强法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的融通互动,增加法学硕士教育培养中的实践因子,达到法学硕士教育的"知行合一",以实现法学硕士融通培养的转型升级.

    法学硕士融通培养实践教育知行合一

    新时期母语文化认同视域下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创新

    孙冬惠刘明阳
    63-6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新时期新文科建设总体要求,以增强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母语文化认同为视角,聚焦现代汉语课程,通过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现代汉语课将知识目标与创新元素相融合,将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与接受在教学中进行体现,切实加强大学生母语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发挥新时期现代汉语课程应有的育人作用.

    母语认同文化认同现代汉语教学创新

    基于CIPP模式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

    谢智香
    66-6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以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评价模式为基础,对语言学课程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建构.将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运用于"语言学概论"课程,探索构建"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充分发挥课程评价功能的改良导向作用,旨在更好地提升语言学概论教学质量水平的基础和教学效果.

    语言学概论CIPP模式评价体系

    新文科视域下语料库辅助特色翻译课程教学研究——以《贾平凹作品英译》为例

    冯丽君
    69-7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贾平凹作品英译》是高校英语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改革的一门特色翻译类课程.本研究在创建贾平凹作品及其英译本语料库的基础上,以语料库数据为支撑,探索特色翻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重点是应用语料库增强学生对原著语言风格和译作翻译策略的理解,帮助教师评析和反馈学生译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希望本研究为翻译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新文科贾平凹作品语料库翻译教学

    政治传播视角下思政课教学方法选择和优化研究

    李蓬莉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作为政治信息流动过程的政治传播活动存在契合性.政治传播视角下,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间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匹配现象.为实现"讲道理"这一本质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学方法选择上可以借鉴政治传播的原理和规律.可以遵循提升专题式教学、强化讲授法教学、发展参与式教学的教学方法优化路径,讲透道理,实现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完成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

    政治传播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政治社会化

    高职外语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融合

    杨娜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孕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其外语教学的范畴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语言知识教育,而是应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融合.要求高职院校探究外语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融合之道,从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四个维度,系统性地提出促进高职外语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的策略框架,以期同步提升高职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与职业核心竞争力,为其在日益激烈的国际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奠定坚实基础.

    高职外语教学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