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民族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民族教育研究
民族教育研究

郭卫平

双月刊

1001-7178

mzjyyjqk@163.com

010-68932754 68933635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27号

民族教育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民族教育刊物。旨在宣传党的民族教育政策,探索民族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族地区全面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理论溯源、战略任务与实践路向

    燕连福毛丽霞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全面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有着深厚的原理之源、历史之源和文化之源.就其战略任务而言,要聚焦分布范围广的民族人口,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性;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民族资源,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均衡性;激活服务国家战略的民族力量,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性;贡献人类文明发展的民族智慧,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世界性.当前民族地区全面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存在教育终身覆盖的贯通性困境;教育资源配置的技术性困境;教育实践改革的持续性困境;教育特色互鉴的开放性困境.要坚持阶段与长远相结合、质量与效率相结合、主导与主体相结合、民族与世界相结合,打造全民终身学习、数字全面赋能、多元主体共建、人类命运与共的教育现代化,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提供助力.

    民族地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教育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三问

    许丽英刘子涵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涵之问、困境之问和破局之问是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必须回答的时代"三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下,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和坚持人才培养的三个面向,是各民族人民、各地区均衡发展、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和推进两个共同体建设的教育现代化.尽管实现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已具备深厚的现实基础,但仍存在人才效能缺位、资源保障失衡、数字化转型遇障、文化功能发挥受限以及内生发展任务艰巨等短板问题.要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点、以优化资源配置手段为支撑点、以推进数字化教学实践为突破点、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关键点和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终愿景,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现代化更快、更好地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华文明数字化转型

    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史大胜王奕迪楚琳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探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积极响应党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战略部署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系列重大决策的实践导向与进路,本研究遵循"确立导向—强化关键—创新发展"的实践逻辑,从奠定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基调、铸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生命线、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进程三个维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稳固优先发展地位、维护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守中国特色之"正"、创高质量发展之"新"九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民族教育

    新时代青年国家认同的实践理路

    孟凡丽葛永钧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希望,青年对国家的认同与否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年国家认同实践理路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发展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动力来源、联结纽带以及内化表征三个维度:个体参与与国家在场是青年国家认同的动力来源;权益保障与教育引导是青年国家认同的联结纽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青年国家认同的内化表征.青年群体是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抓好青年这一关键群体的国家认同,不仅对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党和国家乃至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继往开来与锐意进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新时代青年国家认同

    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的内涵嬗变、现实挑战与重构路径

    邹太龙戚冠辉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而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直接关系到能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巩固和提升思政课教师话语权,是增强思政课育人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内在诉求.迈入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的内涵经历着话语阐释权由知识话语向生活话语转移、话语主导权由教学领地向多维空间覆盖、话语引导权由价值规劝向事实澄清过渡的三维嬗变.在全媒体的冲击下,思政课教师话语权面临着话语时空无限敞开、外赋性权威不断消解、数字青年引发文化反哺和教学话语缺乏现实关切等挑战.为此,思政课教师应与时俱进更新话语表达范式,引领全媒体话语空间;注重实际权威的加持赋能,增强教师话语信服力;立足青年学生实际生活,增强教学话语转译力.

    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话语权话语范式教师权威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学生的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

    胡荣林昊民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资本是理解社会教育再生产的强有力理论概念.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背景,通过使用CEPS(2014-2015)追踪调查数据,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资本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在我国教育制度下,不同类型文化资本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存在差异,课外补习存在显著的直接正向效应,但文化活动与物质文化资源的直接作用并不明显;第二,师生互动感知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文化资本影响学业成就的过程中起着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说明,文化资本理论的效应适用性在我国教育体制下存在一定局限.同时,本研究引入主观属性的中介变量,扩展了传统以客观属性为重点的研究方法,为社会再生产研究开辟了 一条可能的新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中学生文化资本学业成就

    民族地区教师数字素养的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基于广西9市教师样本的实证分析

    袁磊刘沃奇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法,系统评估广西壮族自治区9个市3588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数字素养,包括数字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教学应用能力、数字安全与社会责任以及数字专业发展等5个核心维度.研究结果显示,广西基础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整体上呈现积极态势,但其发展呈现不平衡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的数字素养随着教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且尽管数字时代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有所缩小,但这种不均衡依旧对教师数字素养产生显著影响.针对研究发现提出以下建议: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创新教研体系,增强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畅通数字资源平台通道,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可及;构建文化共生的教育环境,以推动教师数字素养的均衡与全面发展.

    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教师数字素养教师专业发展城乡数字资源不均衡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培训体系的外部资源融入机制探究——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

    茶世俊周蕊敏周品亮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构建公平、高质量、可持续的乡村教师培训体系需要借助教师教育发达地区的帮扶,作为"三区三州"单列政策进行扶贫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更是如此.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政府、大中小学、培训机构、公益组织等外部机构对怒江州投入诸多培训资源,在富有成效的同时,也存在外部资源与培训机构、培训者、培训课程、学习体系等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培训体系构成要素有机融入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为适切性不够、系统性不足、持续性不强、再生较少等.从制度理性选择理论角度,根本原因是外援者和受援者促进外部资源有机融合的制度不健全.为此,需要构建以制度为核心的有机融入机制,通过中央层面宪法规则、地方和机构层面集体选择规则以及个体层面操作规则的纵向贯通,运用导向、规划、激励、督导、评估、保障六类制度,促进民族地区内部、内外部以及外部之间围绕外部资源有机融入的协同行动.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培训体系外部资源制度理性选择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提升困境及突破——基于浮现理论视角

    孙广颖李姗泽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提升不仅关乎全面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而且关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教育公平.当前,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表现出倾听偏误、表达失准、理解偏差、情感淡薄问题,基于浮现理论视域研究发现,第一语言防守机制、国家通用语言语料输入不足、语言互动情境有限、对中华文化理解欠缺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以融通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于民族地区幼儿园五育活动之中、借助技术手段增强国家通用语言体认、创设国家通用语言互动空间、强化中华文化沁入为突破困境之策.

    浮现理论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

    民族地区县域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变化及差异分析

    李钰燕莫东晓
    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起基础作用.本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80个县区作为样本,采用熵权法对民族地区县城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了解其变化趋势.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测算县域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民族地区县域学前教育发展处于中低水平,但是发展快速;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与一般县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趋于更加均衡,但是县域间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差异.促进民族地区县域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亟待构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可持续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构建支持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保障制度,推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域差异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