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高浩其

季刊

1008-7109

xuebao@nbut.cn

0574-87616041 87616042

315211

宁波市风华路201号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我刊市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发行,组要刊登文史哲法、经济管理、理工研究、工程教育及其他教研论文。目前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等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基础设施视域下高校校园规划研究综述

    蒋邱之英吴柏真赵彦而姚怡如...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城市空间增长与生态网络体系间的矛盾问题,从高校校园规划和绿色基础设施的兴起、概念与内涵切入,阐述不同发展时期高校校园规划的研究重心及成果;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发展史和理论研究现状,总结近十年来国内高校校园规划研究经历的三大阶段以及国内外相似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国内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研究、技术工具和实践经验相较于国外都相对欠缺,且把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应用于高校校园规划方面的研究滞缓。据此提出:在高校校园的评估、规划和建设等工作中运用多元、系统的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与技术,拓展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新途径,以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绿色基础设施高校校园规划生态网络可持续发展

    高校图书馆赋能宋韵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周佳凤李晓文陈子童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响应国家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探讨了高校图书馆赋能宋韵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首先,通过分析宋韵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梳理高校图书馆在赋能宋韵文化方面的可行性。其次,采用网络调查与电话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厘清当前高校图书馆开展宋韵文化服务的现状,指出其中的问题。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赋能宋韵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路径,即深耕宋韵文化特色资源,构建宋韵文化品牌体系,创新宋韵文化服务模式和打通组织间合作。

    高校图书馆地方文化宋韵文化传承与发展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刊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
    87页

    高等教育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联互动研究

    张林寇勇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高等教育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价值意义,选取国家计划单列市作为样本城市和2011-2021年国内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指标作为统计数据,围绕高等教育发展与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互动关系,构建高等教育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构建综合面板模型,测算样本城市高等教育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联互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城市高等教育与综合发展影响作用总体呈高度正相关,同时,选定的各研究指标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作用差异显著。建议相关城市应结合自身实际,依托经济优势发展高等教育,助力提升竞争优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关联效应高质量发展

    技术视角下高校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困境及其规制策略

    卓鑫焱杨科正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应对高校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困境,从伦理学视角,对数字化转型中产生的伦理困境进行审视。研究发现:高校数字化转型中存在数据伦理风险、数字不平等危机以及数字技术过度依赖隐忧。从技术要素视角切入分析,主要归因于技术的隐蔽性、算法的不透明和技术思维导向的不慎重。提出了建立规范的技术实施保障体系,加强算法的可解释性和透明度,完善科学高效的数据治理体系,坚持技术思维导向的慎重性,以及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伦理意识等策略来营造有利于高校数字化转型的良好生态。

    高校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数字伦理

    元宇宙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林春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推动元宇宙赋能高校劳动教育,以元宇宙推动劳动教育空间数字化转型为视角,明确元宇宙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为:优化劳动认知结构,生成跨时空劳动经验,增强劳动思维能力及构建平等协作关系。提出元宇宙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五条路径为:搭建虚拟化劳动教育平台,推进教育内容融合共享,构建协同治理的外部生态,优化虚实融合的育人机制和提升以人为本的行动认知。

    元宇宙高等学校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空间

    基于ADDIE模型的"组合结构桥梁"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卢彭真杨柳李登国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应对并解决当前"组合结构桥梁"课程在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analysis-design-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evaluation,ADDIE)模型作为框架,设计并开发了一套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通过细致的需求分析、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系统的教学资源开发、有效的课堂实施以及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实现了组合结构桥梁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融合。研究结果表明:此教学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对组合结构桥梁设计理论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还显著增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其为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案例。

    ADDIE模型组合结构桥梁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型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创新路径探索

    杜莹赵欣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应用型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训练模式陈旧、创意环节欠缺、应用场景单一及成果产出低效等问题,以"数码绘画"课程为例,围绕"高效赋能、丰富表现、开拓应用"的教学目标,引入"AI+手绘"双头并举创新教学内容,开展三阶段实践(图形创意、构图方案、手绘练习)与多场景应用(平面、动态、3D场景)教学探索,构建跟踪式点对点精准评价体系。通过对比教学实验法分析教学效果,验证"AI+"应用于应用型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人工智能设计类数码绘画教学创新

    四旋翼飞行器最优控制实验教学设计

    吴冬梅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工科专业课程中实验教学与工程实际应用脱节、实验设计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等问题,以某高校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现代控制理论"为例,立足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基于四旋翼飞行器的最优控制实验。实验以四旋翼飞行器系统为背景,涵盖系统建模、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设计等方面内容。该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能够锻炼学生利用控制理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新工科人才奠定基础。

    现代控制理论四旋翼飞行器实验教学线性二次调节器(linearquadraticregulator,LQR)实践创新能力

    2024年《宁波工程学院学报》总目次

    后插1-后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