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程津培

双月刊

0465-7942

xbb@nankai.edu.cn

022-23501681

300071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Nankaiensis(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及时报道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注重高新技术基础性研究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报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验证清代医家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

    王任李怡梅卢伟炽王增勇...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清代医家用药规律,发现药物组合和新处方,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新处方进行药理学机制的分析,并用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清代医家用药以补虚药、收涩药为主.对新处方"双苓泽丹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主要成分为kaempferol、catechin、quercetin等,关键靶点有AKT1、TP53、TNF、IL6、JUN、VEGFA、CASP3、IL1B等,主要涉及到IL-17、PI3K-Akt、Relaxin等通路.动物实验显示双苓泽丹方组血糖下降,进水量、排泄量下降,血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和TNF-a较模型组改善.ALT、AST、ALP和UREA较模型组较低,提示双苓泽丹方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调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且有一定的肝肾保护功能.

    清代糖尿病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网络药理学

    灯盏花乙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性能及骨微结构的影响

    庄天微谢伟胡志洋张晶...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灯盏花乙素(Scu)调节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对PMOP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性能及骨微结构的影响.实验将大鼠分为Sham组、PMOP组、Scu-L、Scu-M、Scu-H组、Coumermycin A1组(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剂),除Sham组外,其余组均用双侧卵巢切除复制PMOP大鼠模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三点弯曲实验、Micro CT分别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BMD)、生物力学状况及微结构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股骨病理损伤;ELISA法评估骨代谢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I)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股骨组织中JAK2/STAT3通路蛋白表达.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Sham组,PMOP组BMD、最大强度、最大负荷和弹性模量、BV/TV、Tb.N、Tb.Th、ALP、OCN降低,CTX-1、p-JAK2/JAK2、p-STAT3/STAT3表达升高(P<0.05);相较于PMOP组,Scu-L、Scu-M、Scu-H组BMD、最大强度、最大负荷和弹性模量、BV/TV、Tb.N、Tb.Th、ALP、OCN 升高,CTX-I、p-JAK2/JAK2、p-STAT3/STAT3 表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Coumermycin A1可显著减弱Scu对PMOP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性能、及骨微结构的改善作用(P<0.05).以上结果表明Scu可改善PMOP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性能及骨微结构,发挥抗PMOP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灯盏花乙素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绝经后骨质疏松骨密度

    新型合成抗菌肽对链球菌的影响

    宋美燕王洪波蔺晨张溪...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型合成抗菌肽GK12对早期牙周定植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通过软件预测GK12的理化性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探究GK12的抗菌机制;最后评价GK12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GK12对3种细菌浮游状态及生物膜状态下的生长能力均具有抑制作用;电镜下显示细菌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内容物出现泄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GK12无明显细胞毒性.综上所述,GK1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通过破坏早期牙周定植菌的细胞膜来抑制菌斑生物膜的形成.

    抗菌肽链球菌牙周炎口腔生物膜

    NAA10调控CDYL1促进结直肠癌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张力孙倩张洋金鹏...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结直肠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目前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因此,进一步探索研究新的基因功能变化与肠癌关系,对揭示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寻找合理的治疗药物及预后判断,进一步提高我国肠癌的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意义.研究表明CDYL1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但在结直肠癌尚无类似报道,因此,深入研究CDYL1的稳态调节机制对阐明其参与结肠癌等癌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临床价值.本研究将深入研究CDYL1b在结肠癌中的功能,明确CDYL1b调控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分子机制.同时在结肠癌细胞、裸鼠肿瘤模型上证实NAA10蛋白表达对CDYL1b稳态的调控以及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的影响,揭示NAA10在CDYL1b异常表达引发的结肠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NAA10CDYL1结直肠癌乙酰化细胞增殖

    带两个趋化参数的趋化性模型在一维空间中整体解的一致有界性

    赵烨王丽伟徐茜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带两个趋化参数的趋化模型在一维空间中整体解的存在性和一致有界性.利用Amann理论得到方程组解的局部存在性,进而利用解析半群理论和能量方法及细致的先验估计,证明了方程组在一维空间中整体解的存在性和一致有界性.

    整体解存在性一致有界性

    双边反射随机偏微分方程的近似逼近

    周杰
    88-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时空白噪声驱动的双边反射随机偏微分方程的数值逼近.利用离散化方法构造渐近方程组,并处理确定性障碍问题来得到收敛性.进一步地采用时空分离的两阶段近似估计验证了强收敛性.最后完成了双边反射随机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模拟.

    反射随机偏微分方程确定性障碍问题独立时间区域Skorohod型问题依分布收敛

    复合马尔可夫二项风险模型下一些精算量的递推公式

    于丹张明居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复合马尔可夫二项风险模型相关精算量的分布问题,主要考虑破产发生前的给定时间内的总索赔次数,索赔最长等待期,索赔最短等待期以及索赔等待期总数等重要精算指标,这些精算指标对于公司的决策具有主要的意义.利用该风险模型的马氏性以及关于首次索赔的条件分布,得到了上述各项指标的递推计算公式,丰富了关于该风险模型的精算量的研究内容.

    复合马尔可夫风险模型总索赔次数索赔最长等待期索赔最短等待期索赔等待期总数

    具有双重荧光发射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葛淑贤王利东史娇娇张毅...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具有双发射的MOFs比例荧光传感器因具有抗环境干扰的自校准能力,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有机发光分子(蒽)引入到三联吡啶多向多羧酸配体中合成了蒽功能化的多羧酸配体(H2TPYAN),与过渡金属Cd2+组装出一个新颖的MOFs.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证实,Cd-TPYAN是一个具有孔道结构的三维金属-有机框架,蒽分子定向排列于孔道内.Cd-TPYAN在290 nm的激发下可以产生350和446 nm的双重荧光发射.

    金属-有机框架三联吡啶荧光

    氨基酸修饰的锆基MOFs萃取罗丹明B的研究

    朱欣怡刘书璇陈峥嵘蔡志鹏...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各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其多孔、比表面积大及其可调的孔径,易于进行结构修饰,MOFs在吸附分离领域多有应用.使用不同的载体对水体中的罗丹明B(RhB)进行吸附实验,尽可能提高对RhB的吸附率,可大大减少水体中RhB的含量,从而降低其危害性.本研究以均苯四酸官能化的UiO-66-(COOH)2为载体,使用甘氨酸(Gly)和谷氨酸(Glu)对其进行修饰,采用单一变量法改变萃取条件对罗丹明B进行萃取,并运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进行表征,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其吸附罗丹明B的能力.

    MOFsUiO-66后合成修饰氨基酸罗丹明B

    核壳式磁性微球的合成与修饰及其水杨酸吸附研究

    杨琳燕韦冬微王思蒙李爽...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以γ-Fe2O3为原材料,原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通过TEOS的水解和缩合包裹修饰得到γ-Fe2O3@SiO2的纳米复合材料,之后通过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戊二酸酐(GTA)的共价修饰来得到磁性微球(γ-Fe2O3@SiO2-NH2-COOH),然后用所得的羧基化微球、对苯二甲酸(H2BDC)、ZrCl4制备核壳式磁性微球(γ-Fe2O3@SiO2-NH2-COOH/UiO-66);由羧基化微球、2-氨基对苯二甲酸(H2N-BDC)、ZrCl4制备得到γ-Fe2O3@SiO2-NH2-COOH/UiO-66-NH2磁性微球;由二乙烯三胺(2,3-NH2)修饰核壳式磁性微球(γ-Fe2O3@SiO2-NH2-COOH/UiO-66)得到 γ-Fe2O3@SiO2-NH2-COOH/UiO-66-2,3-NH2 磁性微球,由三乙烯四胺(3,4-NH2)修饰核壳式磁性微球(γ-Fe2O3@SiO2-NH2-COOH/UiO-66)得到γ-Fe2O3@SiO2-NH2-COOH/UiO-66-3,4-NH2磁性微球.利用红外光谱(IR)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得出核壳式磁性微球γ-Fe2O3@SiO2-NH2-COOH/UiO-66的结构信息,结果表明其产物修饰成功.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对水杨酸(SA)进行磁固相萃取(MSPE)的实验,设置不同梯度pH和不同洗脱液,观察pH和洗脱液对被修饰的磁性微球的洗脱效果及影响,结果表明被修饰的磁性微球在碱性(pH=8)条件下吸附效果好,γ-Fe2O3@SiO2-NH2-COOH/UiO-66-2,3-NH2 颗粒在 0.1 mol/L NaOH 洗脱液中的洗脱效果最好,γ-Fe2O3@SiO2-NH2-COOH/UiO-66-3,4-NH2 磁性微球在 MeOH 洗脱液中的洗脱效果最好,γ-Fe2O3@SiO2-NH2-COOH/UiO-66-NH2磁性微球在1%SDS洗脱液中的洗脱效果最好.但经MeOH洗脱液洗脱后的γ-Fe2O3@SiO2-NH2-COOH/UiO-66-3,4-NH2磁性微球骨架结构坍塌.

    γ-Fe2O3核壳式磁性微球磁固相萃取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