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药
农药

刘长令

月刊

1006-0413

nongyao@sinochem.com

024-85869187

110021

辽宁沈阳沈辽东路8号

农药/Journal Agro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菌YM4对烟嘧磺隆降解及对土壤微生物影响

    东美奇肖宇峰王思雅杨冰冰...
    32-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烟嘧磺隆降解复合菌,促进玉米生长,修复受污染土壤.[方法]对蜡样芽胞杆菌N1和黏质沙雷氏菌N80的复合比例、培养基优化、降解特性、促生能力及土壤修复定殖进行研究.[结果]蜡样芽胞杆菌N1和黏质沙雷氏菌N80按照1:1混合,命名为YM4.最适培养条件为20.00 g/L可溶性淀粉,10.00 g/L硝酸钾,5.50 g/L氯化钙,可降解92.96%的烟嘧磺隆.最适降解条件:温度35 ℃,pH 6.0,底物质量浓度为50 mg/L.复合菌YM4促生能力高于2株单菌.利福平诱导的YM4L可很好的在玉米根际及土壤中定殖,起到改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修复土壤的效果.[结论]复合菌YM4较单菌N1和N80降解能力和促生能力均有提高,为改善烟嘧磺隆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蜡样芽胞杆菌N1黏质沙雷氏N80烟嘧磺隆微生物降解植物根际促生菌

    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黄瓜中苯醚菌酯和苯并烯氟菌唑残留量

    李映梅周燕平潘文丽许小娥...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基于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黄瓜中2种杀菌剂(苯醚菌酯和苯并烯氟菌唑)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基质匹配曲线内标法定量,用DB-1701色谱柱分离.通过对质谱条件进行优化,确定2种杀菌剂的定量离子对、定性离子对和碰撞能.[结果]2种杀菌剂在5~500μg/L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0.9979,平均回收率范围均处于73.7%~8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s,n=7)为5.7%~7.2%,定量限分别为0.002 02、0.001 76 mg/kg.在黄瓜基质中,2种目标物均表现为基质效应增强.[结论]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等特点,适用于黄瓜中苯醚菌酯和苯并烯氟菌唑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QuEChERS苯醚菌酯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黄瓜基质效应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马铃薯和大球盖菇中氟吡菌胺、霜霉威和氟噻唑吡乙酮的残留

    马鹏李才荣阮荣辉石安宪...
    44-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究马铃薯和大球盖菇间作下,连续施用氟吡菌胺、霜霉威和氟噻唑吡乙酮后在马铃薯和大球盖菇中的农药残留及膳食安全情况.[方法]在昭通市马铃薯主产区开展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马铃薯间作大球盖菇的田间农药残留试验.建立QuEChERS前处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马铃薯和大球盖菇中氟吡菌胺、霜霉威和氟噻唑吡乙酮的农药残留,并与我国现行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值作对照.[结果]在0.01~1.00 mg/kg范围内,氟吡菌胺、霜霉威、氟噻唑吡乙酮在马铃薯和大球盖菇中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在0.05~0.20 mg/kg添加水平下,氟吡菌胺、霜霉威和氟噻唑吡乙酮在马铃薯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8%~100%、在大球盖菇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8%~10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试验中马铃薯样品的氟吡菌胺、霜霉威和氟噻唑吡乙酮残留量均远低于我国当前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大球盖菇样品中氟吡菌胺、霜霉威和氟噻唑吡乙酮残留量均低于0.05 mg/kg.[结论]在马铃薯间作大球盖菇田间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和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按照最高推荐剂量,重复施用2~3次,并执行PHI 7 d的情况下,马铃薯和大球盖菇上的膳食风险较低.

    QuEChERS氟吡菌胺霜霉威氟噻唑吡乙酮马铃薯大球盖菇农药残留

    38%唑醚·啶酰菌WG应用后烟叶叶际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张兴红汪汉成张艺郭沫言...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评价复配剂38%唑醚·啶酰菌WG防控烟草靶斑病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原药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及其制剂38%唑醚·啶酰菌WG对烟草靶斑病菌的抑菌活性;并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 38%唑醚·啶酰菌WG应用后,烟叶叶际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和38%唑醚·啶酰菌WG对烟草靶斑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EC50值分别为0.26、1.58、0.24mg/L.施药前,靶斑病烟叶叶际优势真菌属为亡革菌属、葡萄孢属和尾孢属,优势细菌属为假单胞菌属、甲基杆菌属、泛菌属和鞘氨醇单胞菌属.施药后,烟叶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均存在变化.其中,施药后感病组织亡革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药后1、3d时马赛菌属等3种细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9、18d时泛菌属等6种细菌的相对丰度均降低;镰刀菌属等7种真菌菌属施药后相对丰度先升高后降低,甲基杆菌属等4种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结论]揭示了 38%唑醚·啶酰菌WG施用后不同时期感病与健康烟叶组织叶际微生态变化差异,为该药剂防控烟草靶斑病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烟草靶斑病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叶际微生态高通量测序

    1%丙环唑·嘧菌酯颗粒剂防治辣椒立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包来仓郑潜郭蕊郭元乾...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1%丙环唑·嘧菌酯颗粒剂对辣椒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并筛选出最佳田间防治剂量,明确对辣椒种子的安全性.[方法]依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参考《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种子处理防治苗期病害》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丙环唑·嘧菌酯颗粒剂制剂用量为600、800、1000 g/m3时,防效分别为76.21%、81.13%和85.58%,高于对照药剂且对辣椒种子和幼苗安全,对周围作物安全.[结论]使用1%丙环唑·嘧菌酯颗粒剂在辣椒播种前,以制剂用量600~1000 g/m3进行基质拌药1次,可以有效防治辣椒立枯病的发生,且对辣椒种子、幼苗及周围作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辣椒立枯病丙环唑嘧菌酯颗粒剂田间试验

    75%肟菌·戊唑醇WG对蓝莓叶斑病的活性及田间防效

    詹振亮仪传冬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蓝莓叶斑病是蓝莓生产中的一种常发病害,造成严重损失,本文目的在于为探讨复配剂75%肟菌·戊唑醇WG用于防治蓝莓叶斑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通过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75%肟菌·戊唑醇WG对蓝莓叶斑病病原菌的EC50为0.1498 mg/L,小于40%苯醚甲环唑SC和25%戊唑醇EC的EC50.75%肟菌·戊唑醇WG 270~450 g a.i./hm2对蓝莓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好,药后7、14 d,田间防效均在80%以上,均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结论]75%肟菌·戊唑醇WG对蓝莓树安全,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75%肟菌·戊唑醇WG蓝莓叶斑病室内生物活性田间防效

    不同方法测定四氯虫酰胺和虫螨腈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的温度系数

    安静杰郭江龙耿欣月高占林...
    63-6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不同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对杀虫剂温度效应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食料浸渍法、浸虫法和点滴法测定四氯虫酰胺和虫螨腈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分析了其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结果]对于正温度效应杀虫剂四氯虫酰胺,采用食料浸渍法时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15~35℃)增加了99.15倍,呈强正温度效应,而另外2种方法表现为弱正温度效应.食料浸渍法测定时生物活性不受温度影响的虫螨腈,采用浸虫法和点滴法测定时,却表现出了+5.50和+3.50的弱温度效应.采用食料浸渍法时四氯虫酰胺和虫螨腈35℃时的温度系数分别为+99.15和+1.58,差异显著,而采用浸虫法和点滴法时2者温度系数相近.[结论]测定方法的选择显著地影响了正温度系数药剂四氯虫酰胺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的温度系数,而无温度效应药剂虫螨腈对小菜蛾生物活性没有受到显著影响.

    四氯虫酰胺虫螨腈温度效应小菜蛾

    2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东方黏虫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及田间防效

    陈冉高梦雪雒珺瑜王丽...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有效防控重要农业害虫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筛选适用农药及适用剂量,指导田间科学用药.[方法]在室内采用表面涂抹法用不同稀释倍数的2种酰胺类杀虫剂溴虫氟苯双酰胺与四唑虫酰胺对东方黏虫3龄幼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在室外采用喷雾法评价溴虫氟苯双酰胺与四唑虫酰胺对东方黏虫3龄幼虫的田间防效.[结果]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处理24、48、72 h的LC50值分别为0.312、0.161、0.137 mg/L,四唑虫酰胺处理24、48、72 h的LC5.值分别为2.224、1.310、0.871 mg/L.溴虫氟苯双酰胺对东方黏虫的生物活性优于四唑虫酰胺.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四唑虫酰胺在用量29.25、45.00 g a.i./hm2水平下,药后1 d防效为71.34%、60.55%;药后7 d防效为100%、92.86%.[结论]溴虫氟苯双酰胺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可以用作应急防治东方黏虫幼虫的推荐药剂.四唑虫酰胺发挥作用较为缓慢,随着时间增加死亡率升高.

    东方黏虫溴虫氟苯双酰胺四唑虫酰胺室内生物活性田间药效

    砜吡草唑·噻吩磺隆对大豆-玉米间作田杂草防效及安全性

    柏振东李皓柏浩东万远会...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砜吡草唑·噻吩磺隆复配剂对大豆-玉米间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大豆、玉米的安全性.[方法]采用Cowing法评价砜吡草唑和噻吩磺隆复配后对稗草的联合作用,并提出最佳配比.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其除草活性及安全性.[结果]联合作用评价试验表明砜吡草唑+噻吩磺隆的最佳复配有效成分用量为150+22.5 g a.i./hm2.室内生物测定试验表明:150+22.5 g a.i./hm2时砜吡草唑·噻吩磺隆复配剂药后15 d对稗草及反枝苋的鲜质量抑制率分别为97.56%、100%,且对大豆、玉米株高和鲜质量无明显抑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50+22.5 g a.i./hm2施药后60 d,对田间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均在90%以上,通过目测观察对大豆、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结论]砜吡草唑·噻吩磺隆复配剂能够有效防除大豆-玉米间作田一年生杂草,并对大豆、玉米生长无影响.筛选出一种一次性封闭控草方案,以期为有效解决大豆-玉米间作田草害问题.

    大豆-玉米间作除草剂复配砜吡草唑噻吩磺隆除草活性安全性

    新年开新局 共赴新山海

    刘长令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