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农林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农林科技
青海农林科技

毛学荣

季刊

1004-9967

qhnkbjb@163.com

0971-5310338

810016

青海省西宁市宁大路253号

青海农林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Qinghai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查看更多>>本刊突出高原农林业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与普及兼顾,集学术性,技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愿将全国10多个省区四大高原的特色性论文、调查报告等科技信息公布于世、生产效益,推而广之。适合科研工作者、农林院校师生、农林技术干部和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技术员、专业户和农业技术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唐古特白刺叶片转录组测定和分析

    徐君李刚史文君刘晓雯...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白刺遗传水平的特征,本文以唐古特白刺叶片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分析.基因注释结果显示,总共注释了 28 614个Unigenes,七大数据库共同注释到的有3 176个.NR注释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叶片基因序列与甜橙的同源序列匹配度最高.GO数据库基因注释主要集中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结合与催化活性.KEGG数据库中基因在细胞过程分支中富集到了共316个,环境信息处理分支中富集到了 250个,其中植物激素信号调节代谢途径在分支中注释到的基因最多,有223个,它在白刺干旱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陈代谢分支中氨基酸代谢途径、苯丙烷类物质生物合成等途径中注释到的显著表达的基因较多,这与唐古特白刺的应激耐受性和其生境的恶劣环境有关.

    唐古特白刺转录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

    羊板粪和颗粒有机肥配施对高寒矿区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胡生斌李长慧于中阳安晓婷...
    9-14,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木里矿区人工种植草地的土壤肥力,促进木里矿区生态修复的可持续性,特选取木里矿区为试验地,羊板粪+颗粒有机肥配施共16个处理,未施肥为对照组.利用土壤农化分析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测定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羊板粪+颗粒有机肥的处理组合MF16最好,其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有机碳含量分别为8.81 g/kg、2.92 g/kg、38.52 mg/kg、284.28 mg/kg、144.10g/kg;各样地已鉴定物种数共有80种,主要以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主要受土壤全氮、全磷和有机碳的影响.综上所述,羊板粪和颗粒有机肥配施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真菌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

    高寒矿区羊板粪颗粒有机肥土壤理化性质真菌群落多样性

    麦秆和绿肥还田对青藏高原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张洪滔刘婷宋明丹韩梅...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青海东部干旱半干旱农业生产区,传统耕作水分利用效率低下及产量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设置6个不同施肥及还田措施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物料(麦秆,毛叶苕子)还田对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理G能提升60~100 cm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较处理M提升了 30%.与N处理相比,两种物料还田均能提高小麦穗粒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及小麦产量,其中处理M1/3的小麦产量、地上部干物质量、穗粒数较处理N提升了 34.78%、34.32%、21.74%.不同物料还田均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处理M1/3、G的水分利用效率较N处理分别提升45.01%、35.12%.综上,M1/3还田配施化肥有利于青海东部区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能有效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春小麦秸秆还田水分利用效率

    海北藏族自治州种植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驱动因素分析

    赵环宇车海忠杨岩刘玉敏...
    21-2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海北藏族自治州农业生产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情况,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海北州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农资投入情况及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北州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粮食作物向油料作物转变,门源地区农资投入量最高,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最高,约占75.0%,并且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约占总排放的88.8%.因此,海北州需重点关注门源地区农作物生产的管理过程,尤其是氮肥管理.

    农资投入温室气体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云南乌蒙山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分析

    付毫黄钊徐正会吴兴平...
    27-3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样地调查法和区系分析方法对乌蒙山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进行研究分析,蚁科昆虫7亚科45属136种,在属级和种级水平上具有典型东洋界特征,与古北界关系最密切;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该保护区蚂蚁区系具有典型西南区特征,与华中区关系最紧密,与蒙新区关系最远;在世界动物地理界中,该保护区的蚂蚁物种以东洋—古北界共有种占优势;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该保护区的蚂蚁物种以西南—华南—华中区共有种占优势.乌蒙山自然保护区的蚂蚁物种丰富度和区系特征与其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紧密相关,不同于云南省其他自然保护区.

    蚂蚁乌蒙山自然保护区动物地理分布型

    1961-2020年柴达木盆地霜冻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戴广婷庞搏陈宏松王力...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1961-2020年日最低气温资料,结合1978-2020年霜冻次数数据,研究柴达木盆地霜冻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以晚霜冻为主,近60年来,无霜期日数呈现出波动延长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4.5 d·(10a)-1,无霜期平均增长了 14 d;柴达木盆地霜冻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6 d·(10a)-1.从年代际变化特征来看,20世纪60到90年代,霜冻日数长于历年平均日数.突变检验结果显示,柴达木盆地无霜期在1994-1995年间发生突变,霜冻日数在1996-1997年间发生突变;空间分布上,柴达木作物种植区晚霜冻具有东部和西北部发生次数多,中间区域发生次数少的特征;柴达木盆地晚霜冻发生次数周期震荡有一定规律,主要存在10~17年的周期性变化;柴达木盆地晚霜冻发生次数呈现偏多或偏少的一致性特征,也存在明显的东西部差异分布.

    霜冻时空分布突变

    药用植物苯乙醇苷类代谢及其代谢基因的研究进展

    李祖夏王路昊尹崇鑫乔枫...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苯乙醇苷类是许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出200多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物活性成分,表现出护肝、抗菌消炎、抗氧化、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功能.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以药用植物中苯乙醇苷代谢途径及其相关酶基因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深入理解这些酶基因对苯乙醇苷化合物代谢物积累的调节作用,为苯乙醇苷类成分积累与调控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苯乙醇苷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代谢酶基因生物学功能

    蛾类昆虫性信息素顺反异构体的研究进展

    李静玲阮小玉李美琪来有鹏...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昆虫性信息素是一种微量化学物质,在昆虫化学通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可干扰害虫的求偶通讯,破坏其正常繁衍,从而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本文综述了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顺反异构体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并对蛾类昆虫性信息素顺反异构体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昆虫性信息素顺反异构体合成方法

    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相互作用及代谢产物研究

    袁桐杜欣健张国琛潘澜澜...
    57-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生真菌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是新型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潜在来源.本文探讨了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剖析这些关系是如何促使新型代谢产物产生.还介绍了几类新型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及合成机理,展示了内生真菌新型代谢产物的应用前景.

    内生真菌宿主植物代谢产物

    地膜覆盖与磷肥配施对荷兰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鑫淼胥婷婷张洋周梅...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求青海高寒地区地膜覆盖和磷肥配施对荷兰豆增产与品质影响.设置不覆膜(M0)、普通地膜(M1)、降解地膜(M2)3 个覆膜水平,0(P0)、50(P1)、l00(P2)、150(P3)、200(P4)P2O5kg/hm25 个施磷水平进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荷兰豆覆膜配施磷肥具有显著促生作用,较不覆膜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 12.63%~52.64%,抽蔓、开花结荚期干物质积累量M2>M1>M0;株高增加7.69%~35.29%;产量最高的是处理M2P3,为1 193.15 kg/667m2,较M0P3、M0P0提高18.86%、19.78%,覆膜配施磷肥促进蛋白质合成,但是降低了 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M0>M1>M2.

    荷兰豆地膜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