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周黎明

季刊

1671-3885

shenglizazhi@163.com

028-85501278

610041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五教学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Journal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综述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动态及进展;报道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介绍医学教学的经验方法;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新药在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对高嗜酸性粒细胞AECOPD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因子及疾病转归的影响

    刘倩倩李杨崔永亮张小红...
    773-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对高嗜酸性粒细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因子以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 108 例高嗜酸性粒细胞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5).对照组以噻托溴铵干粉胶囊治疗,观察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疾病转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IL-6、IL-10、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的CAT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高嗜酸性粒细胞AECOP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加速患者恢复,具有一定安全性.

    布地奈德高嗜酸性粒细胞AECOPD临床疗效炎性因子疾病转归

    PET影像组学特征多参数模型对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诊断价值

    吴佳鑫黄诚
    776-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影像组学特征多参数模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临床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后采用CT,18F-FDG PET/CT进行扫描分析.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18F-FDG PET/CT的诊断价值.分析各代谢参数对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CT扫描,阳性诊断率为67.50%;18F-FDG PET/CT扫描,阳性诊断率为 67.50%,两种方法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8F-FDG PET/CT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常规CT扫描方法,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PET/CT参数中,总糖酵解量和肿瘤代谢体积可作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影响条件(P<0.0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P<0.05)可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PFS的预后影响条件.结论:采用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8F-FDG PTE/CT显像技术用于评估这类淋巴瘤的疗效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18F-FDGPET/CT影像组学特征多参数模型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评估

    法莫替丁辅助治疗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症状、胃肠道功能和炎症的影响

    段方方沈桂佳曹慧
    779-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法莫替丁辅助治疗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症状、胃肠道功能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 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 1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法莫替丁 20 mg治疗,比较两组胃肠道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 3 d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以个体生活质量评估量表(The Quality of Life Scale,QOL)、舒适度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腹痛、腹泻及呕吐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QOL、GC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莫替丁辅助治疗急性肠胃炎患者可以促进其临床症状及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并提高舒适度.

    法莫替丁急性肠胃炎临床症状胃肠道功能炎症因子

    达格列净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影响

    许鹏张鸥曾显峰
    782-784,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达格列净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冠心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心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 2022年 2 月至 2023 年2 月收治的PCI治疗患者 150 例分为研究组(75例)、对照组(75 例).对照组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达格列净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方案治疗.治疗 3 m比较两组疗效、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采用治疗前后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评价患者心功能,采用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Endothelin-1,ET-1)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评价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状态.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 94.67%高于对照组81.33%,治疗后研究组SV、LVEF、CO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ET-1 低于对照组,NO、VEGF、Hcy、TNF-α、CRP、IL-6 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ACE发生率 4.00%低于对照组 14.67%(P<0.05).结论:达格列净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对PCI术后恢复治疗效果明显,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可减少机体炎症反应及MACE事件发生.

    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冠心病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影响

    魏树超刘静张守领肖银普...
    785-78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 in the elderly,OVCF)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年 10 月至2022 年11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128 例老年OVCF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的患者分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组和网袋组(n=64),分别给予PKP或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于术前、术后 1 m以及术后3 m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术后3 m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网袋组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住院天数和PKP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ODI 以及椎体前缘、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 m以及术后3 m两组患者ODI评分以及Cobb角均较术前下降,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均较术前上升(P<0.05),但是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 1 m以及术后 3 m两组患疼痛程度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KP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网袋组(18.75%)(P<0.05).结论:PKP和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均可促进OVCF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不影响手术进程,但是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

    凝血功能预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效能分析

    陈秋燕钟贤清邝荣斌
    788-790,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凝血功能预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效能.方法:将 2021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64 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行内镜手术,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出血事件进行分组,将发生再出血事件的患者纳入出血组(31 例),将未发生出血事件的患者纳入未出血组(33 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 1 d、5 d、7 d的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术后 1 d患者PT、APTT、TT、FIB对内镜术后早期再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 1 d,出血组患者PT、APTT、TT水平高于未出血组,FIB低于未出血组(P<0.05);术后 5 d,出血组患者PT、APTT、TT水平高于未出血组,FIB低于未出血组(P<0.05);术后 7 d,出血组患者PT、TT水平高于未出血组,FIB水平低于未出血组(P<0.05),两组患者APTT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经 ROC 分析,PT、APTT、TT、FIB 对内镜术后早期再出血的下曲线面积分别为 0.679、0.761、0.754、0.743,敏感度分别为 72.73%、66.67%、75.00%、79.17%,特异性分别为 64.29%、75.00%、72.22%、70.00%(P<0.05).结论:凝血功能对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术后早期再出血具有预测价值,可用于早期评估患者的再出血风险.

    凝血功能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

    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远处转移、预后生存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雷华文任晓燕王静
    791-793,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根治性放疗治疗后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及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3月至 2020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108 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初诊时均予以根治性放疗和化疗.对患者随访资料进行记录,统计 3 年内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子.结果:截止随访结束,108 例患者 95(87.96%)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中位转移时间为 14.42±2.62 m,以骨转移、肺转移及纵膈淋巴结转移处多见.108 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 13.41±4.81 m,生存率为 26.31%.95 例远处转移患者中,4 例患者仅进行营养干预;6 例患者采取转移灶姑息放疗;48 例予以单纯全身化疗;37 例予以全身辅助化疗+局部姑息放疗.初诊时N分期、转移后化疗周数及转移部位为影响经根治性放疗治疗后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诊时N分期、转移后化疗周数及转移部位均为经根治性放疗治疗后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预后生存的预测因子,对合并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进行合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治疗后远处转移患者生存率.

    根治性放疗远处转移鼻咽癌预后生存预测因子

    T淋巴细胞及EGFR与肺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张慧辉魏祯瑶赵晓光
    794-796,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肺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 2019年 10 月至2022年 10 月收治的 72 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肺腺癌病理组织与癌旁组织的CD4+、CD8+和EGFR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估CD4+、CD8+和EGFR表达水平对肺腺癌的诊断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探讨 T细胞亚群和EGFR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肺腺癌病理组织的CD8+含量及EGFR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CD4+含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CD4+、CD8+含量及EGFR表达水平与淋巴结是否转移和不同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D4+、CD8+和EGFR的AUC值分别为 0.547、0.723、0.757,对肺腺癌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高CD4+含量的生存时间比低 CD4+含量长,高 CD8+含量的生存时间比低 CD8+含量短,EGFR 阳性的生存时间比阴性短.结论:肺腺癌患者的CD8+和EGFR在机体内呈现高表达水平,而CD4+呈现低表达水平,均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

    T淋巴细胞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肺腺癌临床特征预后

    内镜下醋酸染色联合窄带光成像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病理一致性研究

    张姗姗高万举吴海鹏
    797-799,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内镜下醋酸染色联合窄带光成像(Narrow band light imaging,NBI)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病理一致性.方法:选取 2021年 1 月至 2022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27 例疑似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需接受常规胃镜、单纯NBI、NBI联合内镜下醋酸染色检查.比较三种检查图像清晰度;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三种检查方式检出率、诊断价值,及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结果:经病理检查确诊早期胃癌患者 118例.病变轮廓、黏膜腺管开口、浅表毛细血管结构 3 分图像清晰度占比:NBI联合内镜下醋酸染色检查>单纯NBI>常规胃镜,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胃镜检出 99 例,单纯NBI检出103 例,NBI联合内镜下醋酸染色检出 115 例.NBI 联合内镜下醋酸染色检查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及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均显著高于单纯 NBI、常规胃镜检查(P<0.05).经Kappa检验,NBI联合内镜下醋酸染色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高于常规胃镜、单纯NBI(P<0.05).结论:内镜下醋酸染色联合NBI可清楚显示胃癌早期微血管、微腺管等形态,优于单纯NBI检查及常规检查,且与早期胃癌的病理检查具有极好的一致性.两者联合在早期胃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内镜下醋酸染色NBI胃癌早期诊断

    衰弱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余义丰阮雯静廖玲
    800-802,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衰弱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1 月至 2023 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60 例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衰弱表型评估方法(Fried衰弱评估)评分是否小于 3 分将患者分为非衰弱组(n=23)和衰弱组(n=37).根据《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建议,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肺功能[第 1 秒用力呼气量(First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FEV1与FVC的比值(Ratio of FEV1 to FVC,FEV1/FVC)]、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SF-36)]的差异.结果:治疗后 4 w,衰弱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非衰弱组(P<0.05);衰弱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长于非衰弱组(P<0.05);两组患者 FEV1、FVC、FEV1/FVC肺功能明显高于治疗前,但衰弱组明显低于非衰弱组(P<0.05);衰弱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低于非衰弱组(P<0.05).结论: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衰弱对临床疗效有负面影响,会延长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影响患者肺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衰弱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