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周黎明

季刊

1671-3885

shenglizazhi@163.com

028-85501278

610041

四川成都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五教学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Journal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综述国内外最新生理科学研究动态及进展;报道有价值的实验结果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介绍医学教学的经验方法;探索教学改革的思路,评价新药在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肛门后正中切扩+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评价

    洪志明
    1987-1989,1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目的在于观察后正中切扩联合窦切开引流术在慢性裂治疗中的效果,以及该治疗方法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了 66 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肛门后正中切扩联合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生长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 6 m评估复发情况.结果:术后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比较显示:实验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显示:实验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 3 d、术后 1 w创面VEGF、VEGFR-2表达水平比较显示: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03%)、复发率(3.03%)均低于对照组(21.21%、15.15%),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结论:肛门后正中切扩联合肛窦切开引流术在治疗慢性肛裂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同时降低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该方法为慢性肛裂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靠的技术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慢性肛裂肛门后正中切扩肛窦切开引流术创面愈合术后疗效

    不同脱垂分型的膀胱前壁膨出患者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参数分析

    黄秋红
    1990-1992,2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脱垂分型的膀胱前壁膨出患者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参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就诊 94 例膀胱前壁膨出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 80 例健康体检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接受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对比其超声参数的变化.依据综合检查结果将观察组样本分为不同脱垂分型,对比不同分型患者超声参数差异,同时利用Spearman法分析脱垂分型与超声参数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距离、膀胱后角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不同分型膀胱膨出患者其三维超声参数相关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脱垂分型与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距离、膀胱后角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分型膀胱前壁膨出患者三维盆底超声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临床诊断以及症状评估提供有效的信息.

    膀胱前壁膨出脱垂分型三维盆底超声Spearman

    非布司他辅助塞来昔布治疗对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疗效、疼痛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曹伟
    1993-1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应用非布司他辅助塞来昔布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疼痛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8 例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9 例.对照组接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研究组接受非布司他片辅助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 7 d后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较之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1β,IL-1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的TNF-α、IL-1β、CRP、ES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布司他辅助塞来昔布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能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高尿酸血症痛风非布司他塞来昔布疗效疼痛炎性因子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头孢曲松钠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研究

    张蕾方华陈凤
    1996-1998,2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头孢曲松钠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 年9月至2024年1月期间本院诊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58)采用头孢曲松钠 20-80 mg·kg-1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n=62)基于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0.2 mg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持续用药 1 w.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于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水平,并分析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部啰音、喘息、气促、咳嗽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EF、FVC、FEV1、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sICAM-1、sIL-2R、sTREM-1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经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头孢曲松钠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肺功能

    血尿酸、脑钠肽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房颤发生的预测分析

    张正彬
    1999-2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尿酸、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1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 2 w内房颤发生情况作为观察终点并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采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测定两组术前血尿酸、BNP水平,并分析血尿酸、BNP水平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左房容积、血尿酸、BN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房容积增加、血尿酸及BNP水平升高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血尿酸、BNP及联合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房颤发生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均>0.7,预测价值较好,且以联合预测性能最佳.结论:血尿酸、BNP水平异常高表达可能会增加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房颤发生风险,联合检测两种指标水平或可提高对术后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

    主动脉瓣置换术房颤血尿酸脑钠肽预测

    盐酸氟桂利嗪辅助尼莫地平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效果

    姜海珍李树新
    2003-20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辅助尼莫地平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72 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6 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及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辅助尼莫地平治疗.治疗 2 m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痴呆程度,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辅助尼莫地平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效果好,可降低痴呆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血管性痴呆盐酸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痴呆程度日常生活能力

    艾司奥美拉唑辅助内镜下钛夹止血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吕荣燚冯淞方中平
    2006-2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艾司奥美拉唑辅助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7 月至2023 年10 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86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内镜下钛夹止血,42 例)、观察组(艾司奥美拉唑辅助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44 例).于首次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后 3 d、5 d比较两组再出血情况、临床指标(治疗期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3 d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 5 d再出血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辅助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降低再出血率,减少输血量,促进患者恢复,且安全性高.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艾司奥美拉唑内镜下钛夹止血再出血安全性

    联合检测cTnI、CK-MB、Myo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

    刘艳
    2009-2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 2020 年1 月至 2023 年1 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 60 例有早期AMI症状并确诊AMI的患者作为心梗组;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基线资料;检测两组的血清cTnI、CK-MB、Myo 水平.分析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以及 cTnI、CK-MB、Myo 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cTnI、CK-MB、Myo联合检测对早期AMI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文化程度、饮酒、血糖、血压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心梗组的cTnI、CK-MB、My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CK-MB、Myo单独及联合诊断早期AM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 0.845、0.776、0.785、0.929,联合诊断的价值更理想(Z1=1.987,P1=0.044,Z2=3.195,P2=0.001,Z3=2.983,P3=0.003).结论:cTnI、CK-MB、Myo均可单独用于早期AMI的检测,但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早期AMI的检出率.

    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诊断价值

    颈椎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涛王志国祁道超
    2013-2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颈椎前路零切迹融合器(Zero-profile Integrated Plate and Spacer Device,Zero-P)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20 年9 月至2023 年9 月的CDH患者8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融合器钢板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 Zero-P 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神经功能、疗效和吞咽困难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 3 m和术后6 m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 6 m的Odom评级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前路Zero-P治疗CDH,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手术顺利开展,减少术后吞咽困难,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颈椎前路零切迹融合器固定颈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

    自体肋软骨移植联合硅胶隆鼻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瑞国
    2016-2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移植联合硅胶隆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20 年8 月至2023 年3 月期间本院收治且拟行鼻部美容整形修复治疗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行硅胶隆鼻治疗;观察组行自体肋软骨移植联合硅胶隆鼻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伤口愈合程度、鼻尖突出度、鼻部外形、对整形外观满意度、鼻整形效果、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鼻尖突出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的鼻尖突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鼻孔形态、鼻尖形态、鼻背形态、鼻尖位置、鼻底外形各项鼻部形态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各项鼻部形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整形外观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鼻整形效果评分高于术前,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鼻整形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硅胶隆鼻中联合使用自体肋软骨移植可提高伤口愈合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鼻尖突出度,改善鼻部外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鼻整形效果及其对整形外观满意度.

    鼻部美容整形修复自体肋软骨移植鼻尖突出度硅胶隆鼻术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