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伤残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刘长荣

月刊

1673-6567

zgscyxzz@126.com

0451-85552550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中国伤残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物是以刊登伤残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从事伤(病)残、临床、康复、推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以促进我国伤残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伤(病)残人的健康水平与生存质量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刺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贾丽君王丽娜宫娟娟付金焕...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接受针刺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的效果及其对眩晕症状、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年 6月—2022年 8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86例CS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 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颈椎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学因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35%,高于对照组的 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及一氧化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快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快于对照组,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等穴位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能够有效治疗CSA,改善其颈椎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调节血清学因子水平。

    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刺颈夹脊穴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眩晕症状颈椎功能血流动力学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

    王多福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MIPPS)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与机制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 8月—2024年 3月于核工业四一七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 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其分为MIPPS组及常规组,各 60例。MIPPS组采用MIPPS内固定手术治疗,常规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两组均持续观察 3个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血清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表达情况。结果:MIPPS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MIPPS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S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低于常规组的 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MIPPS组的血清AOPP水平低于常规组,血清GSH-Px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S内固定手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促进患者血清GSH-Px的释放、抑制AOPP的表达,利于预后。

    胸腰椎骨折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晚期蛋白氧化产物

    电针联合红光照射对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患儿胃肠功能的影响

    王亮陈壮壮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电针联合红光照射在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患儿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其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2年 1月—2023 年 12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79例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研究组采用电针联合红光照射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14 d。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低于对照组的 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红光照射能有效促进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穿孔性阑尾炎电针红光照射胃肠功能

    锁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联合可吸收线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张冲汤健何春辉周吉秋...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锁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联合可吸收线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年 3月—2023年 3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粉碎性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锁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锁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联合可吸收线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手术指征、术后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 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个月,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个月,研究组骨痂量、骨痂边缘、骨痂密度及断端边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44%低于对照组的 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联合可吸收线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虽延长了手术时间,但可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促进预后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粉碎性锁骨骨折锁骨锁定钛板内固定可吸收线肩关节功能预后

    PFBN与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黄瑞鹏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行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1年 1月—2023年 1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IF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0例。两组均随访 6个月。对照组行PFNA内固定术,研究组行PFBN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下肢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多,首次下地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髋关节Harris各个维度评分、Barthel量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中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相较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FBN内固定术比较,PFBN内固定术治疗老年IFF患者,患者的首次下地行走时间更短,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下肢活动能力,但手术时间更长,术中透视次数更多。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围手术期髋关节功能

    小切口肿瘤摘除术联合ADM修复膜在预防腮腺肿瘤患者术后发生Frey综合征中的应用分析

    吴润坤郭秀云马家伟戴柳...
    21-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肿瘤摘除术联合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DM)修复膜在预防腮腺肿瘤患者术后发生Frey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年 7月—2023年 11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60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肿瘤摘除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中联用ADM修复膜。两组术后随访时间均为 6个月。比较两组Frey综合征发生情况、面神经功能、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 6个月,研究组Frey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个月,两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33%,低于对照组的 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 6。67%,相较于对照组的 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肿瘤摘除术联合ADM修复膜预防腮腺手术后患者发生Frey综合征效果显著,其可改善术后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并促进恢复进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应用安全性。

    腮腺肿瘤小切口肿瘤摘除术Frey综合征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膜

    锁定加压钩钢板内固定术对第五跖骨基底区骨折患者的影响

    薛凤祥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锁定加压钩钢板(LCHP)内固定术对第五跖骨基底区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 1月—2023年 12月沂水县马站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例第五跖骨基底区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LCHP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足部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美国足踝外科学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易量表内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低于对照组的 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HP内固定术可减轻第五跖骨基底区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有利于骨折快速愈合,提升足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第五跖骨基底区骨折锁定加压钩钢板内固定术生活质量并发症

    2012和2021版CKD-EPI肾小球滤过率公式在2~3期慢性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周敬富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 2012和 2021版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CKD-EPI)肾小球滤过率公式在 2~3期慢性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 2022年 4月—2024年 3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南院收治的100例 2~3期慢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测定GFR参考值(rGFR)、血清肌酐(Ser)和胱抑素C(Cys C),并分别采用 2012和 2021版CKD-EPI肾小球滤过率公式计算GFR估算值(eGFR),分析两版公式计算出的eGFR与rGFR的一致性。结果:4个公式计算出的eGFR与rGFR均大致呈线性关系。两版CKD-EPI Scr-Cys C公式得到的MSE值均小于CKD-EPI Scr公式得到的MSE值,且 2012版CKD-EPI Scr-Cys C公式得到的MSE值小于 2021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版CKD-EPI Scr-Cys C公式得到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CKD-EPI Scr公式得到的AUC值,且 2012版CKD-EPI Scr-Cys C公式得到的AUC值大于 2021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2012版 CKD-EPI Scr-Cys C公式偏差和精确度最小,2021版 CKD-EPI Scr偏差和精确度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 15%、30%和 50%rGFR范围内的eGFR值发现,CKD-EPI Scr-Cys C公式高于CKD-EPI Scr公式,且 2012版的 2个公式均高于 2021版。对 4个公式计算出的eGFR值与rGFR值的分期诊断效能进行Kappa检验分析,结果显示,2012版CKD-EPI Scr-Cys C公式具有最高的分期诊断准确度与Kappa值,分期诊断效能最好;两版CKD-EPI Scr-Cys C公式相比CKD-EPI Scr公式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与Kappa值,分期诊断效能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2~3期慢性肾病患者,2012版CKD-EPI Scr-Cys C公式适用性更高,分期诊断效能最好;2012和2021版CKD-EPI Scr-Cys C公式比CKD-EPI Scr公式分期诊断效能更好。

    慢性肾病CKD-EPI肾小球滤过率公式适用性

    早期启用低分子肝素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效果

    江楚峰王大芬祝晨陈玮...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对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年 2月—2024年 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 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接受LMWH治疗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及晚期组,各 40例。早期组入院<48 h内采用LMWH,晚期组入院≥48 h且<7 d内采用LMWH。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VTE发生情况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 1、3、7 d时,两组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用药前降低,且早期组均低于同时点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VTE发生率为 5。00%,低于晚期组的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低于晚期组的 12。50%,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LMWH能有效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并显著降低VTE发生率,对提升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重症颅脑损伤低分子肝素静脉血栓栓塞凝血功能

    基于创伤中心建设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重症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研究

    吴春燕魏云欣杨曦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创伤中心建设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重症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 2021年 1月—2022年 1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 99例重症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51)。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基于创伤中心建设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相关指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意识状态。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进入抢救室时间、给药时间、CT结果回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过程中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5。88%,低于对照组的 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5。88%,低于对照组的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 72 h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创伤中心建设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缩短重症创伤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GCS评分。

    重症创伤创伤中心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