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伤残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中国伤残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会,黑龙江省截瘫研究所

刘长荣

月刊

1673-6567

zgscyxzz@126.com

0451-85552550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中国伤残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物是以刊登伤残医学为主的多学科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从事伤(病)残、临床、康复、推理等工作的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伤(病)残人为主要对象,以促进我国伤残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伤(病)残人的健康水平与生存质量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皮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永杰谭伦张红庆翁贞...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 2021年 4月—2023年 4月收治的 92例骨质疏松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PKP治疗,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n=78),无效组(n=14)。对PKP治疗效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9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者 78例(84。78%),无效者 14例(15。22%)。有效组与无效组骨水泥用量、手术穿刺方法、术前骨密度值、椎体骨折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用量过多、单侧穿刺手法、术前低骨密度值、多椎体骨折数均是PKP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良好,骨水泥用量、手术穿刺方法、术前骨密度值、椎体骨折数均会影响PKP术后疗效,临床可针对上述情况给予防治措施,提高手术效果。

    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皮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疗效影响因素

    针刺颈夹脊穴联合颈椎矫正康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于海良屈毅楠曾佳豪高思阳...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联合颈椎矫正康复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9月在战略支援部队兴城特勤疗养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矫正康复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联合颈椎矫正康复手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颈椎功能评定量表(ASCS)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周、1、3个月,2 组VAS及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C值和颈椎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联合颈椎矫正康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颈椎矫正康复手法,能够改善颈椎功能及僵硬疼痛症状,且长期随访疗效稳定,利于颈椎恢复正常生理曲度,安全性高。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矫正手法夹脊穴颈椎曲度

    阶段式康复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

    宋秋雯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阶段式康复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对颅脑损患者伤术后神经功能与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21年 1月—2023年 1月收治的 9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接受阶段式康复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干预。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在神经功能、平衡功能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Barthel指数、Berg平衡量表、上肢运动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度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阶段式康复护理与正念减压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对颅脑损伤患者开展术后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认知、平衡与运动功能的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康复效果更好。

    颅脑损伤阶段式康复护理正念减压训练神经功能

    罗伊适应模式联合康复锻炼护理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影响

    雷恒张京影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联合康复锻炼护理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 2020年 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7例糖尿病足截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7)。所有患者均采用大腿截断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罗伊适应模式联合康复锻炼护理。对比 2组预后相关指标、希望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2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希望水平的各个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联合康复锻炼护理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术后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其希望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大腿截断术罗伊适应模式康复锻炼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阶梯式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魏娅萌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阶梯式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 2022年 1月—2023年 6月我院收治的 7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ERAS理念下阶梯式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86%,低于对照组的 22。86%,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下阶梯式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心理状态,缩短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加快康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阶梯式康复护理膝关节功能

    中医健康教育在四肢骨折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林文娣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健康教育在四肢骨折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1年 1月—2023年 4月江西省全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健康教育干预,比较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睡眠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心理健康状况、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水平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干预中应用中医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四肢骨折中医健康教育康复护理

    手指屈指运动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价值分析

    庄倩茹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指屈指运动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3月—2020 年 3月收治的 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手指屈指运动。比较 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判定手功能、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指灵活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调查简表中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功能和上肢功能康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最大屈伸角度、最大伸展角度、手指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康复训练联合手指屈指运动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有效促进手指及上肢活动功能的康复。

    脑卒中偏瘫手指屈指运动优良率效果

    骨科综合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乔
    107-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骨科综合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 2019年 2月—2021年2月收治的 8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综合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功能锻炼。比较 2组康复优良性、康复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康复优良性为 95。00%,高于对照组的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92。50%,高于对照组的 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患者采用骨科综合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可提高患者康复优良性及护理满意度,缩短其康复时间。

    骨折骨科综合康复护理功能锻炼

    耳穴贴压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

    王立娜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耳穴贴压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0年 3月—2021年 3月于本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 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分析比较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 4、12、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分别为(3。58±0。76)分、(3。15±0。66)分、(2。54±0。5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9±0。81)分、(3。82±0。71)分、(3。24±0。4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48 h,观察组疼痛缓解情况及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优良率及患者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及恶心、呕吐情况,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

    下肢骨折耳穴贴压术后疼痛

    急救护理措施在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宋祯玲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8月—2021年 12月本院收治的 70例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5例。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 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感情因素、角色限制、生命活力、活动能力、精神健康、社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失血性休克车祸创伤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