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四川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杨殿兴

月刊

1000-3649

schzhy@sina.com

028-85228345,028-85213152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四川中医/Journal Journal of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长期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的办刊宗旨,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信息量大”的显著特色,在全国中医药期刊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受到中医药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发刊量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连续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是四川省优秀期刊、质量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炎症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谢心徐蓓峥樊月月罗浩...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免疫炎症因子hs-CRP、TGF-β1、IL-8、MMP-9的表达水平及对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来观察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的实验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空白组予以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动物采用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加高脂饲料喂养完成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西药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给药6周后腹主动脉剪取粥样斑块留作标本,检测hs-CRP、TGF-β1、IL-8、MMP-9的表达水平及腹主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变化.结果:用SNK法两两比较,中药组与模型组、西药组与模型组在hs-CRP、TGF-β1、IL-8、MMP-9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hs-CRP、TGF-β1、IL-8、MMP-9的表达水平及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为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治疗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腹主动脉内中膜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龟羚帕安丸对PD大鼠纹状体DA及血清CCK、VIP水平影响的研究

    常学辉张良芝陈帅杰王冬莲...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龟羚帕安丸对PD大鼠纹状体裂解液多巴胺(Dopamine,DA)、血清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及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注射法制作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另设15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4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纹状体裂解液DA及血清CCK、VIP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纹状体DA、血清CCK及VIP水平显著降低;中药各剂量组、西药组大鼠纹状体DA、血清CCK及VIP水平明显均增加(P<0.01).结论:龟羚帕安丸具有明显神经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激活脑肠轴、增加血清CCK及VIP水平、增加中脑黑质纹状体DA的水平、发挥改善肠道功能作用有关.

    帕金森病龟羚帕安丸多巴胺胆囊收缩素血管活性肠肽

    PHG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倪友琼胡乃毅张紫涵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bropathy,PHG)患者不同中医辨证证候分型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247例PHG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血清指标等一般资料,均进行中医证候诊断,比较不同中医证候分型患者疾病严重程度、Child-Pugh分级及临床指标间差异并分析其中相关性.结果:247例患者中包含湿热蕴结证52例、肝气郁结证45例、肝肾阴虚证35例、水湿内阻证33例、瘀血阻络证45例及脾肾阳虚证37例.不同中医证候患者PHG疾病分级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瘀血阻络证2级、3级占比最高,分别为20.61%、25.64%;不同中医证候患者Child-Pugh分级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湿热蕴结证B级、C级占比最高,分别为20.61%、25.00%.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肝气郁结证为参照,瘀血阻络证发生4级PHG的危险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G患者常见中医证候主要为湿热蕴结证、肝气郁结证、肝肾阴虚证、水湿内阻证、瘀血阻络证及脾肾阳虚证6种,且中医证候分型与疾病严重程度、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其中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病情相对严重,能作为中医辨证治疗的客观依据.

    门静脉高压中医证候分型严重程度相关性

    不同中医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表现及腰臀部压敏点分析

    冉彩霞华贤章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CT表现及腰臀部压敏点分布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 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8例L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气滞血瘀组(41例)、风寒湿痹组(37例)、湿热痹阻组(21例)、肝肾亏虚组(29例),比较各组基线资料、CT表现及腰臀部压敏点分布差异.结果:4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LDH突出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亏虚组年龄、病程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湿热痹阻组病程高于气滞血瘀组及风寒湿痹组(P<0.05).4组CT表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肝肾亏虚组髓核萎缩或瘢痕化、许莫氏结节、小关节退变、侧隐窝狭窄、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检出率更高(P<0.05).4组腰臀部压敏点在小关节区、髂腰韧带、臀中肌、梨状肌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气滞血瘀组压敏点在小关节区分布最多(P<0.05),风寒湿痹组在梨状肌分布最多(P<0.05),湿热痹阻组在臀中肌分布最多(P<0.05),肝肾亏虚组在髂腰韧带分布最多(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LDH患者CT表现及腰臀部压敏点分布不同,CT检查与压敏点测试可为LDH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提供依据.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CT压敏点

    生脉散合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重塑的影响

    郭娟娟马洪方丁光辉李春喜...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生脉散合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及对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2022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肺气虚型慢阻肺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手段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治疗组39例采用施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结合生脉散合补肺汤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不间断的8周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气短懒言、咳喘、神疲乏力、口咽干燥、恶风自汗等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比值),自我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和6min步行试验(6MWT),气道重塑指标(包括:气道壁面积(WA)、气道壁厚度(T),以体表面积(BSA)进行校正].结果:治疗组39例中,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对照组36例中,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优于对照组(75.00%)(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喘、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口咽干燥、恶风自汗等证候积分均下降,且治疗组改变幅度更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改变幅度更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明显上升,CAT评分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更优(P<0.05).结论:生脉散合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运动的耐力,延缓气道重塑进程,降低肺纤维化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生脉散合补肺汤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气道重塑影响

    桑麻二虫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风热犯肺证)临床研究

    薛奇明雍凤娇刘菥宋登丽...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桑麻二虫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风热犯肺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6例CAP(风热犯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口服桑麻二虫汤,两组患者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发热、咳嗽、咯痰中医证候评分及肺部感染评分(CPIS),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咯痰消失时间,以及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发热、咳嗽、咯痰评分与CP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和咯痰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的WBC、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1例患者初次口服中药后出现短暂头晕、恶心,测血压正常,休息后自行缓解,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桑麻二虫汤治疗CAP(风热犯肺证)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社区获得性肺炎风热犯肺证桑麻二虫汤临床疗效

    桑白皮汤加减结合穴位贴敷促进肺胀(痰热壅肺证)患者恢复效果观察

    焦素梅孙敏杨晔严萍萍...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桑白皮汤加减结合穴位贴敷促进肺胀(痰热壅肺证)患者恢复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02例肺胀(痰热壅肺证)患者(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与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中医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桑白皮汤加减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数据观察:疗效、治疗前后呼吸困难量表评分(mMRC)及CAT问卷评分变化、中医症状积分(烦躁口干、痰多稠黄、咳嗽气粗等)变化、肺功能指标变化及血清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96.08%)显著高于常规组(84.31%)(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mMRC评分与CAT问卷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烦躁口干、痰多稠黄、咳嗽气粗等)、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易(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IL-8及PC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mMRC评分与CAT问卷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烦躁口干、痰多稠黄、咳嗽气粗等)均下降,FEV1、FVC、FEV1/FVC等指标均上升,IL-8及PCT水平下降,中医组治疗后mMRC评分与CAT问卷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烦躁口干、痰多稠黄、咳嗽气粗等)均低于常规组患者,FEV1、FVC、FEV1/FVC指标高于常规组,1L-8及PCT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桑白皮汤加减结合穴位贴敷可较好促进肺胀(痰热壅肺证)患者恢复,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可进行应用.

    肺胀痰热壅肺证桑白皮汤加减穴位贴敷肺功能

    泻白散加减治疗对肺癌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热炽盛证)患者血清TGF-β1、PCT水平的影响

    瞿明奎杜斌姜赛赛李慧芳...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泻白散加减治疗肺癌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热炽盛证)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肺癌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热炽盛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泻白散加减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气促、胸痛、咳嗽、咳痰),血氧指标[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血清TGF-β1、PCT水平),生活质量(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研究组患者的气促、胸痛、咳嗽、咳痰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PaO2、O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TGF-β1、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有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泻白散加减治疗肺癌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热炽盛证)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提升疗效,缓解中医证候,改善机体炎性反应,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

    泻白散肺癌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热炽盛证疗效

    养心补气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心脏超声指标影响研究

    陆俊陈卫香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养心补气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心脏超声指标影响.方法:研究纳入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中医组,各40例、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中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养心补气方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胸闷乏力、心胸刺痛、气短、心悸等)变化、心脏超声指标变化以及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变化、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变化及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DAS)评分改变以及心脏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中医组患者(92.68%)较对照组(75.00%)高,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心胸刺痛、乏力胸闷、气短、心悸等)、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脏超声指标、CD3+、CD4+、CD8+等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SAQ及MIDAS评分比较,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等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对比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LVEDD、LVESD、LVEF,SAQ及MIDAS评分均改善,中医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LVEDD、LVESD、LVEF、CD3+、CD4+、CD8+等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SAQ及MIDAS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9.76%)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养心补气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较好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值得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养心补气方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心脏超声指标心脏不良事件

    仙鹤丹皮方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结肠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临床效果观察

    柴平杨隆奎牛隆平周静...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仙鹤丹皮方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结肠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临床效果.方法:将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105例结肠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患者(2019年2月~2022年2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3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白介素-11及粒细胞刺激饮食、促红素、输血等),观察组患者(52例)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仙鹤丹皮方结合针刺疗法治疗,数据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疲乏力、气短、头晕眼花、面色淡白/萎黄等)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变化、化疗不良反应(红细胞减少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等)、治疗后各组患者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提升率、化疗通过率及1年生存率、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0.38%)高于比对照组(73.58%)(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疲乏力、气短、头晕眼花、面色淡白/萎黄等)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白细胞水平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减少发生率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KPS评分提升率(96.15%)高于对照组患者(81.13%)(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通过率及1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免疫指标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仙鹤丹皮方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结肠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临床效果良好,患者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提升,化疗通过率及1年生存率高,免疫力改善,值得应用.

    结肠癌化疗骨髓抑制仙鹤丹皮方针刺疗法化疗通过率1年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