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

于泉德 张福田

月刊

1008-021X

sdhg@sdchem.net sdhgtg@163.com

0531-82663156,86399930,85885237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山东化工/Journal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依托化工大省 发行量大 受众广泛 广告效果好 《山东化工》月刊 *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期刊一等奖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山东省优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欢迎投放广告 邮发代号24-109 ISSN:1008-021X  CN:37-1212/TQ 《山东化工》是全面反映山东省化工行业科技、生产、经济、管理等综合性的权威期刊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客户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的化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机关团体、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的机构和个人,读者涉及决策人员、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科研设计院所的专业人员以及高校师生。40年的出版发行中,《山东化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山东化工》已走进了化工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反映山东化学工业蓬勃发展,捕捉国内领先化工技术信息,追踪国内外化工经济热点,《山东化工》已成为企业树立形象、宣传产品的强势媒体。 《山东化工》月刊 240元/年,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4-109,也可向编辑部直接订阅, 邮编:250014,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客服0531-86399990 13606405237。 树立企业形象、创立名牌产品的理想选择 ——《山东化工》月刊广告刊登规格及价目表 广告经营许可证:3700004000029 做广告 赠网络店铺 欢迎垂询《山东化工》 山东化工理事会电话:0531- 82663156 86399930 传真:0531-86399930 作者投稿电话:0531-86399196 86399780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锑锡氧化物掺杂碳纳米管导电膜的制备及电氧化性能研究

    张静怡孟雪宁月婷初永宝...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塑料添加剂双酚A(BPA)作为典型激素/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EDCs)在环境中无处不在,为实现BPA的高效去除,采用抽滤的方式制备了锑锡氧化物掺杂碳纳米管的导电膜(SnO2-Sb@CNTEM),并通过膜过滤和电氧化过程的耦合去除BPA。通过SEM、XPS、XRD对膜电极的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并通过LSV、CV、EIS对SnO2-Sb@CNTEM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以BPA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膜电极的电氧化性能、稳定性,以SMX、DCF、CIP、TC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膜电极的通用性。研究表明,成功制备了 SnO2-Sb@CNTEM;SnO2-Sb@CNTEM的电氧化性能优于CNTEM;BPA在本研究条件下更容易被降解;SnO2-Sb@CNTEM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通用性。

    锑锡氧化物掺杂碳纳米管导电膜电催化氧化双酚A降解

    姜黄素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颗粒的构建及表征

    刘溪溪李世玺刘丹冯佳敏...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姜黄素存在的水溶性差、稳定性差及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限制了其在抗肿瘤领域的临床应用。基于肿瘤组织的弱酸性环境和肿瘤细胞内的还原性环境,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兼具还原敏感性和电荷反转性能的两亲性聚合物。由该聚合物、磷脂和聚己内酯(PCL)通过自组装方式构建的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颗粒(LPNPs),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和适宜的粒径尺寸,能够有效负载抗肿瘤药物姜黄素(载药率:6。78%,包封率:92。3%)。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pH值7。4)纳米颗粒表面呈负电性,有助于降低蛋白非特异性吸附,提高其血液相容性。而在弱酸性环境中(pH值6。5),其表面则可以转化为正电性,增强其进入肿瘤细胞的能力。在模拟的还原性条件下纳米颗粒的粒径尺寸和粒径分布能够发生显著性变化,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还原敏感性,有望在肿瘤细胞内实现微环境响应性释药。本研究所制备的智能纳米载体为实现抗肿瘤药物的高效递送和可控释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还原敏感性电荷反转姜黄素杂化纳米颗粒纳米载体

    大豆卵磷脂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能及基因凝聚性能研究

    于子淇董荣千刘佳茗程振原...
    13-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量子点因良好的光稳定性和低毒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天然的碳源因其成本低、环境友好被广泛用于碳量子点的制备。利用大豆卵磷脂作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合成一种大豆卵磷脂基碳量子点。大豆卵磷脂作为一种天然的磷脂具有良好的药物递送能力,既充当碳源又充当阳离子化剂。通过添加三苯基磷增强其正电性,生成的碳量子点表现出强而稳定的荧光,与未添加三苯基磷组相比,该碳点的尺寸为5 nm,zeta电位为35。8 mV,在与DNA质量比为800∶1时,完全凝聚DNA,具有潜在的DNA递送能力。

    碳量子点大豆卵磷脂光学性质基因凝聚

    生物基多官能团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王智勐韩均李少香刘猛...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物基厚朴酚为原料,合成了含有四官能团的环氧树脂,并将其以不同比例添加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旨在提高涂层的交联密度,从而改善涂层的耐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通过对添加不同比例生物基厚朴酚合成的四官能团环氧树脂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热力学性能测试(DSC、TGA)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EIS),确定最佳添加量,发现添加20%生物基厚朴酚合成的四官能团环氧树脂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生物基厚朴酚环氧树脂引入20%时,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升到了 162。4 ℃。通过EIS测试,在3。5%NaCl溶液中浸泡24 h后的阻抗模值仍保持在2。19×1011 Ω·cm2,对于纯双酚A型环氧树脂固化涂层有明显提升。

    厚朴酚环氧树脂耐温防腐涂层

    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青稞秸秆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马紫朝董刚刘伯渠卢新生...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很高吸附性能的固体材料,在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青稞秸秆是高原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主要部分,其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使其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利用青稞秸秆制备活性炭是一种廉价、易操作的方法。本文通过响应曲面法,以甘南地区青稞秸秆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出了具有较高吸附性能的青稞秸秆活性炭,并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物料比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制备条件为活化温度600 ℃、活化时间60 min、物料比(青稞秸秆与ZnCl2质量比,下同)1∶3。

    响应曲面法优化活性炭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动力学研究

    顾康阮一夫张梦瑶刘庚鑫...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微乳液聚合,制备了具有不同官能度网络的三种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纳米粒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动态光散射仪(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以及旋转流变仪(MARS60,Thermo-Scientific)对样品进行测试,表征其粒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线性黏弹性。分析纳米粒子熔体的线性黏弹性主曲线,发现随着交联剂官能度的增加,末端松弛时间增加。另外,将纳米粒子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BMA线性链混合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并进行流变测试,发现纳米粒子在小相对分子质量PBMA基质中会发生溶胀,并且其溶胀能力依赖于网络的拓扑结构,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行为;而在大分子基质中,纳米粒子的松弛行为未受影响。

    微乳液聚合纳米复合材料线性黏弹性

    石榴花多糖通过抑制MyD88/NF-κB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小鼠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

    张晓辉阿布都沙拉木·莫明黄鹏刘丹丹...
    31-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探讨了石榴花多糖对细胞的抗炎效果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石榴花多糖对小鼠RAW 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LPS刺激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加入250,125,31。25 µg/mL石榴花多糖进行处理,24 h后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NO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IL-6、PGE2水平,RT-qPCR法检测细胞iNOS、COX2、MyD88、NF-κB mRNA表达。结果:石榴花多糖的质量浓度在0。25 mg/mL时,细胞存活率下降,在0。125 mg/mL以下时RAW 264。7细胞活力上升。与模型组相比,石榴花多糖组细胞上清液NO、TNF-α、IL-1β、IL-6、PGE2水平均降低,RAW 264。7细胞的iNOS、COX2、MyD88、NF-κB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石榴花多糖可以抑制MyD88/NF-κB信号通路,降低NO释放和炎症因子水平,进而减轻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石榴花多糖炎症RAW264.7细胞MyD88/NF-KB信号通路

    竞争性吸附法降低林可霉素B组分的工艺研究

    吕祖平胡晓霞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产林可霉素的传统工艺为萃取法,该方法不能有效去除B组分杂质,目前较新颖的树脂法虽能将B组分去除,但效率不够高。本文以竞争性吸附原理为指导,通过连续上柱的方式,放大树脂对产品与杂质的分离能力,从而实现了 B组分的高效去除。本研究也为竞争性吸附法在其他生化产品分离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竞争性吸附串联层析林可霉素

    一款液晶护肤霜的锁水保湿性能以及感官评价

    周芷珊黄小梅叶进明刘海军...
    39-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美容科技领域,液晶乳化体技术正迅速崭露头角,成为护肤品中备受瞩目的创新。这项前沿技术不仅赋予产品惊喜的质感,更因其卓越性能备受青睐。本研究旨在比较具液晶结构和无液晶结构护肤霜的锁水保湿效果和肤感特性,揭示液晶结构对化妆品性能的影响。简述化妆品液晶结构的形成过程和方式,分析液晶乳化体在安全性、功效性、稳定性、感官特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详细解读,呈现液晶结构在护肤产品中带来的深刻变革。

    液晶结构锁水保湿性能感官特性

    香叶木素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及联用研究

    陈皓轩李梦荣李秋蒋善斌...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叶木素、木犀草素、白杨素和芹菜素结构的主要区别就是B环中取代基不同,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实验可得R1位置对酶的抑制效果强于R2;另外,当R1、R2基团同时存在,R1为亲水性基团,R2为疏水性基团更有利于抑制剂降低酶活性;香叶木素抑制酶效果最好。通过紫外和荧光光谱法可判断香叶木素与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机理:与铁离子反应实验可得香叶木素能与XO的Fe-S催化活性中心的Fe2+反应,从而阻断尿酸生成的电子传递链;三维和同步荧光实验结果证明香叶木素主要是改变酶色氨酸残基周围微环境从而实现抑制酶的效果。联合抑制实验证明抑制剂与别嘌醇可以协同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这为寻找新型安全无毒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香叶木素三维荧光色氨酸联合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