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吴肇铭

月刊

1673-3142

nzcl-a@163.com nzcl-c@163.com

0531-88623885;88623875

250100

济南市桑园路19号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Journal Agricultural Equipment & Vehicle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月刊由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山东农业机械学会主办,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山东省汽车工程学会、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工程机械总公司、山东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共同协办并支持的科技期刊。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国内统一刊号:CN37-1433/TH,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3142,大16开本,四封及插页精美彩色印刷,每月1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目前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农机学会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神经网络的汽车摩擦异响风险预测研究

    曹春雨刘祖斌邓建交张坤超...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摩擦异响是导致整车异响的重要因素,会影响整车的安静度.为有效判定摩擦异响风险,通过材料对间摩擦噪声测试获得响度数据;对响度-时间曲线进行响度分级设定,通过数值积分获得一种表征摩擦异响风险参数 SLCP值;以该参数为输入层,以摩擦试验过程中异响风险主观评价为输出层,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样本数据训练形成一种预测摩擦异响风险的方法.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模型有效并能保证一定的精度.

    摩擦异响材料匹配响度神经网络

    半拖曳臂悬架设计与性能分析优化

    刘志敏窦德海季红丽肖辉...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底盘平台化开发中,为兼顾车辆舒适性和承载性,同时考虑驱动和布置空间,需要设计一套满足多种性能需求的半拖曳臂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能够提供高承载,减小后悬架垂向布置空间,优化车辆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能,兼顾MPV车型对舒适性的需求和VAN类车型对高承载和操稳性能的需求.基于此,首先分析半拖曳臂悬架关键点,优化硬点布置和拖曳臂关键尺寸,以在平台悬架的设计过程中折中通用化设计,然后进行动力学理论推导和弹性原件的匹配计算,最后通过动力学模型进行悬架运动学性能对比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开发的半拖曳臂悬架是一套高承载、空间小、舒适性好和操纵稳定性优越的悬架系统.

    半拖曳臂悬架车辆动力学操纵稳定性驾驶平顺性

    整车冷却三维/一维仿真及风洞试验研究

    徐磊徐学亮赵冬张雪艳...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款增压发动机车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一维和三维联合仿真,并通过整车风洞试验验证.三维仿真获得冷却模块气体流量,一维仿真求解系统水温,借助风洞试验对标.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误差低于2%,证实了三维/一维仿真的有效性;散热量输入的准确性对仿真结果影响较大,当散热量增加14.2 kW时,发动机出水温度增加10.7℃.

    冷却系统三维仿真一维仿真风洞试验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某水阀支架模态分析和结构优化

    王新文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载电子水阀发生共振会导致起固定作用的支架断裂,给汽车的正常行驶和人身安全造成巨大隐患.为判断车载电子水阀支架是否会发生共振引起断裂,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车载电子水阀的固有频率,并根据其自身结构数据计算工作频率,判断是否会发生共振;分析水阀支架薄弱位置,提出结构优化方案,为进一步解决现有水阀振动问题及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水阀支架模态分析固有频率共振优化设计

    重型牵引车驾驶室前悬置稳定杆总成后橡胶衬套的优化

    吕志成张海庆岳再琴郎风磊...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驾驶室前悬置稳定杆总成后衬套在终端市场出现橡胶开裂的问题,以后衬套使用工况变形为理论计算基础,分析衬套失效原因;结合台架试验进行验证并对衬套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衬套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多轮刚度分析,得到所需刚度曲线并制作样件进行台架及终端实车试验验证.结果证明,优化后产品的疲劳性能是原结构的 2.6 倍以上,为后续同类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设计思路.

    驾驶室前悬置稳定杆橡胶衬套刚度疲劳有限元法

    某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设计与特性研究

    郑宝宝肖斌郭一鸣尹立峰...
    73-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企业电机和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动力学模型,分别用ADAMS建模和MATLAB编程 2 种方式分析系统模态;针对电机模态分析中解耦率存在耦合振动问题,利用MATLAB联合Isight软件对解耦率进行优化分析;对优化后的悬置系统进行非线性刚度设计,基于通用汽车 28 工况,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 28 工况中的典型和极限 2 个工况,得到动力总成质心转角和位移、悬置弹性中心点位移、悬置所受载荷;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悬置支架进行静、动态分析,校核悬置非线性刚度设计和支架设计合理性.

    解耦非线性刚度设计28工况有限元仿真

    聚焦超声汽雾冷却系统的试验分析及机理研究

    赵江江段超高昂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环保、安全、绿色磨削,提高磨削过程的冷却效果,提出了一种分体式聚焦超声汽雾冷却系统,该系统由超声雾化器和超声聚焦器 2 部分组成.搭建试验平台对系统进行磨削试验,确定雾化器位置;测试了磨削力和磨削温度.测试结果表明:在聚焦超声汽雾冷却系统作用下,磨削力会减小且冷却效果较好,系统可以实现较好的冷却效果.

    聚焦超声汽雾冷却超声雾化绿色磨削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分析

    刘吉宝任魁山史天伊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年来全球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以及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背景下,社会对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模量高、强度高、质量轻、抗振动、抗疲劳、耐腐蚀等优点,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替代,可显著提升汽车轻量化水平和力学性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改善金属疲劳等失效模式.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各项优异性能进行了说明,详细阐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不同汽车零部件的应用实例,探讨了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困境,最后结合当前我国相关产业特点和政策支持,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汽车节能减排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个性化跟车控制模型

    孙腾超陈焕明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自动驾驶汽车跟车控制问题,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个性化跟车控制模型.建立车辆安全时距模型,将其融入车辆运动学模型中;使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训练模型;通过MATLAB和CarSim软件对学习到的控制策略进行联合仿真验证.为使训练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提出将CarSim软件融入到智能体的训练过程;将个性化模块引入模型,使模型可以通过改变参数得到不同的驾驶风格.实验结果表明:在一般车速下,该模型能实现在前车加速或减速情况下控制车辆以一定车速安全行驶,并能够通过改变训练参数实现个性化控制,对自动驾驶车辆跟车过程的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自动驾驶汽车个性化跟车模型深度强化学习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

    电动助力转向机滑移力影响因子分析方法研究

    于晶磊王泽琦乔良刘亮晨...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生产现场滑移力不合格问题,提出一种滑移力影响因子分析方法,依据电动助力转向机工作原理,运用多阶段元件查找方法和滑移力拆解分析方法,对比BOB件和WOW件各零部件滑移力贡献值,锁定影响滑移力的关键因子是配置螺母.所提方法可有效分析并解决生产现场滑移力不合格问题,为新项目设计开发提供优化方向.

    电动助力滑移力元件查找影响因子配置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