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韶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韶关学院学报
韶关学院学报

刘荣万

月刊

1007-5348

sgxyxbbjb@163.com

0751-8121440

512005

广东省韶关市大学路

韶关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韶关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3、6、9、12期为自然科学版,1、2、4、5、7、8、10、11期为社会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案例驱动+课程思政的"多元统计分析与R语言建模"教学改革探索

    张弟梁莹李文全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多元统计分析与R语言建模"教学改革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针对"多元统计分析与R语言建模"课程面临的困境,在"多元统计分析与R语言建模"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使用案例驱动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教学方法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索,以期为课程推进思政改革提供参考.

    课程思政多元统计案例驱动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的建设路径研究

    陈文林杨雯雯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之举,当前还存在学段隔阂阻滞有效衔接、结构失衡弱化协同合力、机制短板消解有序规范等突出问题.具有主题鲜明性、融合共生性、互嵌协同性等显著特征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应运而生,成为应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实困境的重要抓手.为此,需要强化立体协同、顺畅衔接聚合力,加强团队建设、优化结构固内力,健全考评机制、规范有序添动力,实施"同课异构"、激发创新增活力,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建设,不断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协同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杨丽萍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好中国故事"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故事有着鲜明的思政特点,它是传统文化的阐发,是中国实践的总结,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既有精神层面的价值也有教学层面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精选中国故事,突出学生主体,创新教学方法,紧扣教学目标,形成"讲好中国故事"的合力,不断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功效.

    讲好中国故事高校思政课特点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5G时代网络直播赋能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创新研究

    邓丽琴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直播在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中的应用蓬勃发展,并且随着 5G技术的驱动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具有实现资源共享、强化群体认同、打造沉浸体验、为受众精准画像等功能价值.尽管 5G网络直播赋能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全新的场景形态和实践样貌,但仍然存在软硬件基础条件尚不成熟、技术附魅弱化人文关怀、复合型人才缺位等诸多挑战.推动 5G网络直播与党员教育培训融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砥砺初心坚持"内容为王",加强人才引育管用汇聚发展动能.

    5G网络直播党员教育培训高校党员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育人模式实践探索——以S大学W学院为例

    李梅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站式"社区党建育人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高校"一站式"社区党建育人存在着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社区育人合力发挥不足、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不高、社区育人效果不好等问题.S大学W学院通过实施"党班宿一体化"、在社区设立五级红色网格、创设"123666 筑梦工程"社区品牌文化、营造红色文化与专业文化并重的社区环境等措施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育人模式.

    党建社区一站式育人

    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立德树人"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胡洋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艺术教育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国内 16 所高校的多门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大纲、课件、教学视频,以扎根理论为研究路径,尝试对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建构逻辑进行研究.经过多次编码,从原始资料中逐步抽象出 22 个初始概念,5 个范畴,4 个主范畴,构建了公共艺术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建构模型.结构模型为学生在"鉴赏美—热爱美—创造美—升华美"的审美行为机制中形成"立知—立情—立行—立德"的"立德"模型.

    高校审美公共艺术教学立德树人学生

    乡村振兴视域下卓越师范生培养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刘红峰肖华茂赵三银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卓越师范生培养在价值诉求上既要面向"乡村"社会、更要注入现代化要素,其核心价值是塑造"亲和乡土"的人文情怀、追求教育教学最优效果;呵护乡村教育群体身心健康成长;实现乡村教师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构,并且通过创新驱动机制、变革教育教学内部组织和保障外部条件耦合协调来实现乡村振兴视域下卓越师范生培养的路径优化.

    乡村振兴卓越师范生潜质内涵价值诉求培养路径

    美式称赞语:语用视角下的教师跨文化语言策略

    刘清波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人不吝称赞他人,寒暄、客套时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方式.竭尽的夸赞、模仿和套用表明称赞语使用的模式化,承载着浓郁的语用色彩.感叹句、语气词、俗语和俚语的广泛使用造成称赞语词义泛化、语势高亢和语体色彩通俗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秉持跨文化教学策略,既要让学生接受美式称赞语的熏陶,又要言传身教,让学生深谙依附在称赞语背后的语用内涵和语境信息,提高语言文化的鉴赏力.

    美式称赞语模式化语用视角跨文化教学

    英语句型的拓展方式及其练习活动设计

    吕玉林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有系统的句型结构,主要包含简单句、复杂句和复合句三种句型.每种句型都遵循一定的句型拓展规律和思维模式.简单句的组建主要依赖动词完成,动词组建信息的多少常决定简单句的复杂程度.复杂句的产生源自简单句句子成分的复杂化和对词汇或主句等修饰限定成分的增加.复合句常由多个独立语句按照逻辑关系组建而成.清晰了解英语句型的拓展方式有助于教师改进句型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按照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遵循从易到难的学习认知规律,设计各种句型拓展练习和活动,引导学生从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创造、评价层面训练掌握句型.

    英语句型句型拓展方式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练习设计活动设计

    近八十年来华南高校内迁史料整理与研究

    张玉龙童顺平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南高校内迁是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南高校内迁史料的收集整理,自抗战时期即已开始,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迅速发展.目前,相关史料的整理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与遗憾.整理和编撰完整而系统的综合性华南高校内迁史料既有助于推进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史的研究,亦有助于推进整个抗战时期内迁高校史研究的深化,非常必要且完全可能.

    抗日战争华南高校内迁史料整理史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