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化工
山西化工

张莉萍

双月刊

1004-7050

sxhxgy@163.com;bjba@sxhgw.cn;bjbb@sxhgw.cn

0351-2023719;2023819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5号

山西化工/Journal Shanxi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山西省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主管、山西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山西省惟一综合性化工科技期刊。主要报道行业内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及研究、开发、生产、应用的最新成果和经济技术信息,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宣传效果好等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i/Al2O3催化葡萄糖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性能强化机制研究

    范存毅寇家静梁永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临界水气化湿生物质转化为清洁氢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工作研究纤维素水解产物-葡萄糖超临界水气化制氢Ni/Al2O3 催化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Al2O3 催化剂可以有效促进葡萄糖气化生产氢气,在Ni/Al2O3 作用下,葡萄糖的碳气化率可达 90.8%,氢选择性达 87.1%,总产气量和H2 产量分别为 82.12 mol/kg和48.73 mol/kg,是K2CO3 催化剂的 3.0 倍和 3.2 倍.气化机理研究表明Ni/Al2O3 能促进葡萄糖形成更多小分子有机物,有利于生物质的热解反应和蒸汽重整反应生成更多的H2 和CO2.该研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Ni/Al2O3 催化纤维素类原生生物质气化制氢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葡萄糖制氢产物分布Ni/Al2O3催化剂

    响应面法优化松树锯末活性炭的制备工艺

    马紫朝刘伯渠卢新生
    4-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树锯末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单宁等植物次生物质,是一种理想的生物质炭原料.以松树锯末为原料,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锯末的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制备松树锯末活性炭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 350 W、活化时间8 min、浸渍比(质量比)2∶4.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优化工艺具有显著性,其可为松树锯末活性炭的大规模制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响应面法青稞秸秆活性炭

    高性能Si@NC@Ti3C2Tx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孙泽坤余茂鑫林志雅
    8-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简单湿化学合成了在单分散MXene中嵌入了聚苯胺包覆的硅纳米颗粒(Si@NC@Ti3C2Tx).当用作锂离子电池(LIBs)的负极材料时,该复合材料展现出卓越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 1 A/g的高电流密度下,经过300次循环后,Si@NC@Ti3C2Tx复合材料能够提供767.2 mA·h/g的可逆比容量.此外,该材料在电流密度从0.1~2 A/g时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具有 25.3%的容量保持率.Si@NC@Ti3C2Tx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归因于较低的电荷转移电阻、良好的电极动力学以及更短的Li+扩散距离.

    Si@NC@Ti3C2Tx锂离子电池电极动力学电化学性能

    多糖修饰PCN-224气凝胶的制备及对废水中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费诗羽胡亚男高诗特何鑫...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制备出具有多孔和高比表面积PCN-224 并将其用多糖凝胶修饰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复合材料(PCN@H).借助于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光谱(FT-IR)、纳米激光粒度仪(DLS)对材料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对复合材料PCN@H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测试了PCN@H去除水中染料的性能.材料表征结果证明,PCN-224 具有规则的形貌,尺寸均匀,多糖的修饰显著改善了PCN-224 的吸附性能.吸附实验表明,PCN@H气凝胶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去除效率达到 85%,最大吸附量为 250 mg/g,PCN@H气凝胶对阴离子染料甲基橙的去除效率达到 93%,最大吸附量为 274 mg/g.综上所述,PCN@H在废水中染料去除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MOF凝胶染料废水吸附

    高效制备C16格尔伯特醇聚氧烷烯醚硫酸盐的方法研究

    徐启慧陈祥云
    14-1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共聚法制备C16 格尔伯特醇聚氧烷烯醚(C16GA-PE),再经氨基磺酸硫酸化得到C16GA-PES.该方法可有效降低产品黏度,提高硫酸化效率.制得的C16GA-PES能显著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和油/水界面张力,在临界胶束浓度(约 0.1%)时,分别降至32.2 mN/m和 2.3 mN/m,表现出优异的界面活性.

    共聚法表面张力界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

    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对铜合金表面耐蚀性能的影响

    梁淑君林泽
    16-1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苯并三氮唑(BTA)和溴代烷为原料合成N-烷基苯并三氮唑,在溶剂无水乙醇中配置成溶液,采用自组装方式在铜合金表面制备成膜,以起到缓释效果.通过电化学测试和接触角等表征手段,研究了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的浓度和组装时间对铜合金表面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装液均在浓度50 mmol/L,组装时间24h时,阻抗值和缓蚀效率达到最大值,其中缓蚀效率最大达 79.97%,此时接触角达到最大值 116°.对比研究发现,苯并三氮唑亚氨基上取代烷基链越长,所得铜合金表面的耐蚀性和疏水性越好.

    苯并三氮唑铜合金自组装电化学耐腐蚀性能

    有机过氧化物聚合反应热失控风险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

    张鑫媛
    19-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际应用中,单体聚合过程常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但其存在不稳定性及受热分解特性,热失控事件频繁发生,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为应对此类问题,本研究以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和过氧化苯甲酸(TBPB)这两类典型化合物,深入研究其可能引发的热失控风险,并对相关机理进行系统性的探究.此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减少由热失控引发的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严谨的依据,以确保工业过程的安全与环保.

    有机过氧化物聚合反应热失控风险

    响应曲面法优化稻壳灰中二氧化硅的提取工艺

    张涛涛
    22-2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稻壳灰中的SiO2 在低浓度碱性条件下的高效溶解性,首先对温度、NaOH浓度、时间、液固比 4 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选取温度、NaOH浓度、时间3 个因素设计组合实验,以SiO2 溶出率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温度 124℃、NaOH质量分数 8%、时间1.5 h、液固比(mL∶g)10∶1.该条件下,多次实验得到SiO2 的溶出率达98%.此研究对稻壳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及资源化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将其变废为宝,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稻壳灰低浓度SiO2溶出率响应曲面法

    透明质酸修饰的氮化硼在黑色素瘤中的靶向性能研究

    文利平解晓伟
    24-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使用对黑色素瘤有靶向性的透明质酸,修饰氮化硼纳米材料,研究了靶向分子的表面修饰对于氮化硼靶向性能的影响.紫外和红外表征检测了修饰前后的特征峰变化,表明了靶向分子对氮化硼的成功修饰.以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和L929正常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T/N测试考察修饰前后氮化硼的靶向性能.

    氮化硼透明质酸表面修饰黑色素瘤靶向性

    2,2,6,6-四甲基-3,5-庚二酮的制备与纯化方式研究

    吴峰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特戊酸甲酯和频呐酮作为主原料在缩合剂作用下制备2,2,6,6-四甲基-3,5-庚二酮(TMHD).实验筛选对比确定缩合剂,特戊酸甲酯和频呐酮的配比,后处理纯化方式,确定了适合工业化放大的工艺为叔丁醇钠作为缩合剂,配比在1.2~1.4 之间,采用溶析结晶方式就能得到纯度 99%以上的TMHD,比市售产品的纯度要高.且采用此方式回收率高,且不受精馏设备产能限制.

    2,2,6,6-四甲基-3,5-庚二酮工艺放大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