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纺织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纺织科技
上海纺织科技

胡申伟

月刊

1001-2044

shfzkj@stri.cn ; shfzkj@sh163.net

021-55211341

200082

上海市平凉路988号

上海纺织科技/Journal 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上海纺织科技》创刊于1973年,是由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主办的综合性纺织技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连续五届(1992、1996、2000、2004、2008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三十多年来,《上海纺织科技》一直遵循面向经济发展、加强科技交流、传播新兴技术、促进行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及时传播、普及、推广纺织学科的前沿技术,报道业界的最新动态,并针对企业生产、产品开发与管理提供思路、方法和实用技术。重点报道覆盖整个纺织产业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以及管理、经营新理念。 “导向性、知识性、实用性”是《上海纺织科技》的报道特色,在全国纺织企事业单位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上海纺织科技》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收录。《上海纺织科技》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001-2044、国内统一刊号为CN31-1272/TS,国内邮发代号4-397,月刊,每期定价12元,全年144元,每月18日出版。发行覆盖面遍及全国各省市,是国内外知名度高,发行量大的重点纺织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合物微细纤维的成型及其抗菌功能改性进展

    赵增辉李志俞森龙周家良...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合物微细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的特点,在防护服、口罩等医卫防护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沾染致病菌、病毒后,微细纤维也可成为传播微生物的媒介,导致"二次感染".介绍了纤维的静电纺、闪蒸纺等成型进展,分析了不同方法制备纤维的结构特征;其次,从纤维负载天然、有机、无机和金属基抗菌材料3个方面,分析了抗菌材料赋予纤维的抗菌特性及其机制;最后,对聚合物微细纤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聚合物微细纤维抗菌功能主动防护医卫纺织材料

    光热转换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洪勋陆少锋师文钊姚东霞...
    7-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变微胶囊有效解决了相变材料在使用时产生的相分离、泄漏、腐蚀等问题.传统相变微胶囊往往缺乏光吸收能力,对太阳能利用率低,而将光热材料与相变微胶囊复合不仅能提高微胶囊对光的吸收作用,赋予相变微胶囊光热转换能力,还能增强其对相变材料的封装作用.首先对不同种类的光热材料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光热转换原理.之后对光热材料用于制备光热相变微胶囊进行分析,重点介绍当前光热转换相变微胶囊的种类及光热材料对相变微胶囊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光热转换相变微胶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需要简化光热转换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提高光热转换效率,推进其在太阳能利用领域的实际应用.

    相变微胶囊光热材料光热转换复合壳体改性

    纬编间隔织物的制备及其厚度影响因素分析

    吴紫娟夏风林金鑫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纬编间隔织物应用于缓冲材料的结构可设计性,设计了7种间隔织物,并不断调整上机参数在电脑横机上制备样品.分析间隔方式、单丝直径和纱线配置等设计变量对间隔织物厚度的影响.通过对间隔层横截面仿真图的简化,建立单丝倾斜状态的结构模型,得出编织参数和间隔织物厚度的关系式.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间隔织物的厚度范围设计适宜的调整方案.结果表明:表面纱为弹力纱对间隔丝的厚度有积极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间隔丝的集圈隔针距及直径的增加可使织物更厚.

    纬编厚度间隔织物电脑横机编织工艺缓冲应用

    三维机织预制体的加减纱工艺

    韦鑫荆云娟张欢张艺会...
    18-2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三维机织预制体列向加减纱工艺存在孔洞的问题,对加减纱工艺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轴向分散式加减纱方法.经纱加减纱单元为2根,使得加减纱点沿锥体轴向和横截面厚度方向均匀分布,最终实现预制体内部无明显孔洞缺陷,该方法适用于所有三维机织结构.

    三维机织预制体轴向分散加减纱工艺设计

    工艺参数对纱架贾卡鞋面织物强度性能的影响

    郑子怡张吉生朱业超白玥...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不同组织工艺参数纱架贾卡鞋面织物的性能差异,采用拉舍尔单纱架贾卡经编机织造了不同贾卡组织结构和牵拉密度的纱架织物,并进行织物性能测试,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鞋面织物性能的影响.拉伸断裂试验结果表明:贾卡组织结构越稀疏,鞋面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越小;贾卡牵拉密度越大,织物的断裂强力越大,但随着牵拉密度进一步增大,织物的断裂强力反而会下降.顶破强力试验结果表明,贾卡组织结构和牵拉密度与织物的顶破强力成正比关系.

    经编纱架贾卡组织结构牵拉密度织物性

    熔喷聚丙烯驻极空气过滤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调控

    刘琛郭状张林陈明星...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空气过滤材料,通过控制驻极母粒含量、驻极电压、驻极高度以及驻极速度等工艺参数,实现对熔喷聚丙烯驻极空气过滤材料结构及性能的调控.对过滤材料的表面形貌、纤维直径、材料孔径和透气性能等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驻极母粒含量和驻极工艺参数对熔喷聚丙烯驻极空气过滤材料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驻极母粒有利于提高熔喷聚丙烯驻极空气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在一定范围内,随驻极电压和驻极速度的增大,材料的表面电位差和过滤效率先增大后减小;随驻极速度增大,材料表面电位差和过滤效率呈现降低的趋势;优选驻极工艺参数后,所得聚丙烯熔喷过滤材料对PM2.5过滤效率可达96.8%,过滤阻力为39 Pa,所制备的熔喷聚丙烯驻极空气过滤材料具有优异的过滤性能.

    熔喷空气过滤材料驻极母粒聚丙烯电晕驻极过滤效率过滤阻力

    乌饭叶色素基于稀土媒染染色丝织物的性能

    唐其权许芝丹谢梓聪陈怡晓...
    33-37,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天然乌饭叶色素染料基于稀土媒染对丝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稀土氯化镧媒染剂的作用机理.设计DOE和单因子试验对染色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乌饭叶最佳媒染工艺为:采用稀土氯化镧为媒染剂,媒染剂质量浓度为6 g/L,乌饭叶色素质量浓度为2 g/L,媒染温度为80℃,媒染时间为60 min,染液pH值为2.氯化镧媒染乌饭叶丝织物耐摩擦色牢度可达4.5级以上,耐日晒色牢度为6~7级,耐皂洗色牢度达4级.

    丝织物天然染料染色乌饭叶色素稀土氯化镧媒染剂

    聚酯聚醚复合软段对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影响

    李苏松王帅胡雪敏哈尔祺...
    38-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棉深色织物湿处理色牢度较差的问题,使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为复合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N-甲基二乙醇胺(N-MDEA)等制备阳离子水性聚氨酯(CWPU)固色剂,探讨了不同软段配比对CWPU乳液和胶膜性能的影响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固色效果.结果表明:随着PBA/PTMG质量比减小,胶膜拉伸强度减小,断裂伸长率增大.PBA/PTMG质量比为1:1的CWPU固色剂整理性能较好,整理后织物耐干摩擦色牢度由3级提高至4~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由1~2级提高至2~3级,耐皂洗色牢度由3级提高至4级以上.

    阳离子聚氨酯聚醚聚酯复合软段固色剂色牢度

    涤纶/醋酸纤维四面弹混纺面料的设计与生产

    胡志良王蓉洪杰黄雪红...
    42-4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与生产了涤纶/醋酸纤维四面弹面料.所用涤纶/醋酸纤维混纺纱使用低温染色工艺和低温烘燥工艺,以防止醋酸纤维脆化;纱线通道光洁,可减少醋酸纤维磨损;浆液呈弱酸性,可防止醋酸纤维性能和结构被损坏;生产中面料不能叠压,以免产生折痕;织机停台后再开机前,需手动放掉一圈纬纱,以避免氨纶丝裸露.再通过工艺优化,使用变化的辅喷隔距,提高压缩空气对纬纱的控制力;延长纬纱可飞行角度,保证纬纱有足够的飞行时间;增大长纬、短纬纬纱检测器间距,减少长纬停台.经测试,面料的平均生产效率达到90.2%,生产可顺利进行.

    混纺织物涤纶醋酸纤维四面弹织物工艺参数低温染色尺寸稳定性

    双层速干三防保健面料的开发与性能测试

    陆艳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负离子涤纶/竹炭纤维50/50、中空涤纶/莫代尔65/35作为原料,选用合适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开发了一款适用于婴幼儿的双层速干三防保健面料.重点介绍了该款面料的上机工艺及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面料具有优异的吸湿速干性能、抗菌性能、保暖性能及防水、防油、防污性能.

    机织物织物设计负离子涤纶竹炭纤维工艺参数吸湿速干抗菌性三防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