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活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苏霍姆林斯基家书中谈大学生的家庭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的重温与思考

    吴惠强陈雅芳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是子女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本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家长在孩子步入大学之后就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存在家长与子女之间沟通表面化、家庭教育缺位、错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未来职业选择.《给儿子的信》是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家庭教育的著作,收录了他写给在读大学的儿子谢尔盖的 22 封信件,主要从劳动、理想与专业、美育、友谊、爱情等话题解答儿子步入大学时的疑惑,指导他如何实现大学目标并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重新梳理和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能够为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提供思路,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实现专业理想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大学生家庭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

    李镇西
    11-14页

    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创新路径

    樊莲花潘静邓悦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精神是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高度升华和凝练,蕴含着心系家国的教育使命、仁爱高尚的教育品格和立德树人的教育行动等内涵,将其融入师范生教育有着产生情感联结,彰显道德感召力;感悟教育实践,激发创新驱动力;习得知识经验,发挥价值引领力的内在依据.未来在融入途径上,应夯实课程目标,唤醒未来教师教育情怀;注重内容创新,瞄准核心素养习得培养;强化机制引领,突出政策引导协同创新.

    教育家精神师范生内在逻辑教学改革

    陶行知教育家精神的当代诠释与实践价值

    杨梦李建伟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探究陶行知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出发,并以当代视角对其进行全新诠释与实践价值的挖掘.研究发现,陶行知精神集中体现在其深厚的爱国情感、勇于创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以及无私奉献的教育情怀上.这些精神要素不仅具有厚重的历史蕴意,更在当代教育改革中展现出崭新的生命力.

    陶行知教育家精神当代诠释实践价值

    生活面向与实践路向:试论杜威探究型教育哲学及其旨归

    吴昌磊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杜威哲学思想体系经过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究不断丰富且成熟,仅以"实用主义"指代其思想无法统摄其哲学的整体脉络和其思想间的内在关联,而"探究"始终是其理论中的重要哲学概念,成为杜威教育哲学建构的主线."探究型教育哲学"可以反映出杜威教育哲学的理论和实践特征.生活和实践是杜威探究型教育哲学的根本指向和实现路径.杜威的探究型教育哲学为当代教育确立了探究的范式,为我们提供一个进一步审视教育发展的视角.

    生活实践逻辑探究教育哲学

    生活问题情境下的"乐趣美术"教学策略探析

    叶杨荣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活学生创作思维,让学生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指引下,观察生活之美、感悟生活之美、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之美,品味生活美术创作所带来的乐趣,在读图、审美、创造的"乐趣美术"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乐趣美术问题情境生活教学素养培育策略探析

    小学生跨文化素养的生成路径探索——以陶行知教育实践为例

    唐宇宁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依据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对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与培养文化意识等新要求,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探讨跨文化素养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戏剧提升学生跨文化素养.陶行知作为近代著名教育家之一,始终坚持从做中学的生活教育理念并在其平民教育实践中将教育戏剧作为践行教育生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何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问题出发,提出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并将其迁移到对文化生活的兴趣中,结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关注教育戏剧的育人价值,将教育戏剧作为学生跨文化素养能力的表现性评价方式,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的跨文化素养生成.

    跨文化素养文化意识生活教育教育戏剧

    师徒关系下中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藩篱与纾解策略

    张成林黄乙轩李萱萱赖淑怡...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徒关系是学校场域时空变革的基本遵循和重要凭依,为中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实现高效赋能.中小学师徒关系的价值生成主要体现在目标导向、过程督促、行为生成和结果评价等维度.然而,中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境遇着成长目标的偏移、专业过程的悬置、行为生成的失范和结果评价的失真等现实藩篱.有鉴于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中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纾解:成长目标的凝聚、专业过程的复归、行为生成的示范和结果评价的赋能.在师徒关系的构建与师徒结对制度的不断完善下,中小学新教师专业发展稳步走向科学化,最终达成教育教学新样态.

    师徒关系中小学教师新教师专业发展价值生成

    任务驱动:聚焦语文要素的创意改写——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

    黄春青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是学习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经典例文.教学中,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创设联系生活的学习情境,以任务群的方式驱动学习进程,在理解课文内容中积累素材,在梳理篇章结构中发现构思技巧,在品味语言中习得方法,在创意改写中迁移运用,实现语文学习从读到写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威尼斯的小艇》语文要素任务驱动创意改写

    课程统整教学的"三重"价值及小练笔探析

    勾晓英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作与思政教学进行融通是课改中的新视角,有利于学生学习力、迁移力与道德力的提升,有利于学校课堂教学的内涵式改革.其中的"三重"价值不应忽视:矛盾价值的挖掘,助力于学生处理各种关系能力的提高;教学价值的挖掘,助力于学生思维的开阔;教育价值的挖掘,助力于学生精神世界的重建与文心的孕育.发现融通教学的"三重"价值,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写好小练笔作品,应该成为跨学科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视点.

    融通小练笔矛盾教学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