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活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动"教育实验指导纲要——致力于"把学校办得简炼而充分"

    孙锦明王从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深层挑战亟待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即由"目的→手段"式思维转换为"手段→目的"式思维.立足人与外部对象世界交互的"思·言·行·果"框架,指出现行的教育哲学依然是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并主张在"主行"哲学的引领下实现"生·静"教育向"生·动"教育的转型."生·动"教育实验需要从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效能三个层面展开"三位一体"的系统变革,最终要指向的是"把学校办得简炼而充分".

    思维方式"手段→目的""生-动""三层九维"

    生活教育视域下"小主人劳动教育"的校本思考与实践

    戚韵东徐睿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以及劳动教育思想,学校在小主人教育思想理念下,进行了劳动教育的校本思考与实践.从"生活教育"出发,以劳育人,建构三维教育目标;立足"生活教育"实践,课程赋能,培养学生的"生活力";拓展"生活教育"外延,机制探新,创造更加丰富的劳动教育场域,让学生过"劳动的生活",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小主人.以劳育人,赋能未来.

    陶行知生活教育小主人教育劳动教育

    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思想下"学习新空间"的建构与实践探索

    朱尧
    11-1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思想指引下,南京市月华路小学"学习新空间"的建构与实践探索围绕儿童全面发展与素养提升,更强调空间建构利用"新"资源、空间开发凸出"新"主体、空间学习呈现"新"方式,进而在以核心问题,走向生活、走向情境的探究性课堂中,呈现出复杂性情境、原创性想象、专家式思维、整体性展示等特征,从而达到以文学艺术滋养创意之根,让自然科技绽放创意之花,用文化道德激活创意之行的学习效果.

    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思想"学习新空间"空间育人

    微诗:培育儿童生活与文字双重敏感性的巧妙支点

    邱霞黄芳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语文学习如何与儿童的真实生活发生链接,是新时代小语教育必须直面的挑战.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渐总结形成一个以"微诗"为体式取向、以"微教"为基本任务、以"微作"为主体活动、以"微评"为促进手段、以"微联"为互动平台的生动教学支点.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生活与文字双重敏感性的巧妙支点.

    微诗生活文字敏感性支点

    生活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理路

    罗月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导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落实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单元主题和情境的设计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从整体目标和子任务目标出发,双线并进,相互促进.教学内容的重构和适当材料的拓展使教什么的内容更加清晰明了,教学活动的生活化设计助力学生重构知识、训练能力和提高素养.教学评价利用教学评价量表和三种评价方式使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做合一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基于生活教育的"小手掌"课程的建设

    张健袁园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重要的教育思想,也是我校"小手掌"课程的理论源泉.陶先生认为传统教育只注重机械灌输,死记硬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所以,他明确提出必须"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小手掌"课程正是新时代教育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的传承,用手思考、用心创造、解放儿童、发展儿童.

    生活教育小手掌课程

    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生活德育的内涵与校本化实施路径

    陈桂萍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包含教育的意义,教育应当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做人,追求真理,学做真人.因此,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德育是生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生活教育回归生活的核心要义,体现了生活教育全面育人的培养宗旨,是对生活教育开创性研究,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创新实践.

    生活教育生活德育内涵实施路径

    生活教育理念下馆校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裴阳舒眭宁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如果说之前受限于教学环境和资源的不足,学校尚不能使生活教育真正得到落实,那么在新课改推进到深水区的今天,在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校本课程的建设已成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最好的实践载体.我校借助馆校合作方式,开发出独具江宁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六朝青瓷文化".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力图使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评价更具生成性、开放性、灵活性,以期形成拓宽义务教学课堂、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

    生活教育馆校合作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育人

    自主建构:让定理教学自然生长——以"勾股定理(第1课时)"教学为例

    何平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定理的教学中,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数学内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通过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串,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自主建构新知识.在探究定理的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的方法,体会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归纳、合情推理及演绎推理的能力.

    自主建构定理教学思维生长

    对话式班级环境创设:班本主题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新思路

    宋睿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班本主题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有促成幼儿深度学习和提高学习品质发展的重要指向.在对话哲学思想引领下,遵从发展适宜性原则和关爱共同体创设对话式班级环境的原则,让幼儿与班级环境对话,在与环境的对话互动、共生共长中深度学习.具体的环境创设策略有时间充足自由、场域灵活调整、规则共建共守、材料丰富多样、环境纪录、关爱共同体、高潮事件等.

    对话班级环境班本主题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