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活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造就科学的小孩子"——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解读

    王倩夏豪杰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科学教育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养,为民族和国家富强奠基,是陶行知提倡科学教育的核心旨归.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陶行知将科学教育的对象确定为儿童,希图培养一批批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儿童来实现全社会科学素养的提升.在科学教育实践中,陶行知将科学知识和科学伦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力图培养能够带领全中国共同进步的科学儿童.同时,陶行知在对当时科学教育重知识灌输、轻科学实践现实反思的基础上,着重提倡科学实验,指出玩科学把戏是科学教育的有效方法.陶行知对科学教育的这些观点与实践,对于当前的科学教育改革仍有借鉴价值.

    陶行知科学教育科学的小孩子科学把戏

    一起凝聚在伟大事物之下首都"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的理念与运行

    杨朝晖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都"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是一个有志于参与探索"生活·实践"教育的民间教育实践研究平台.它建基于首都师范大学20多年伙伴合作学校改进的实践基础之上,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自觉继承,是对时代提出教育新要求的自觉承担,是对"生活·实践"教育理想和理想的共同体愿景——这一伟大事物召唤的自觉回应.其宗旨是"平等自愿,伙伴共生;愿景凝聚,自主发展;以校为本,跨域联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其运作模式是日常活动组织推荐与自主邀约相结合,通过行动研究探索基于日常生活改进、先锋榜样示范、融合贯通的综合实践服务学习和立足乡土的"生活·实践"教育路径.

    生活教育"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伙伴合作

    "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

    赵婧刘园园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实践"教育强调教育源于生活与实践,其基本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力、生活力、学习力、实践力、合作力和创新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其视域下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意蕴体现在:能够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跨学科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当前我国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时出现了课程目标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学生主体性难以体现、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的现实困境.因此,可以通过制定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目标、选择全面发展的学习主题、构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制定完整的课程评价体系等路径来解决现实问题.

    "生活·实践"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实施路径

    基于生活理论的小学职业体验教育的创新实践

    黄雪梅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阶段的职业体验教育是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立足陶行知的生活理论,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践行"立责体悟"为行动目标,以示范引领、场景体验、价值澄清、角色磨练四种主要的特色学习方式,从认知、体验、评价三个维度深入探究小学生职业体验教育的创新实践路径,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探究职业的价值与意义,感受职业精神,培塑职业品格,树立职业理想,从而培养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职业体验生活理论实践创新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实践

    何海洋何建生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百花齐放.新时代的育才学校,坚持传承和发展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以生活·实践教育研究为抓手,依据乡村地域特点,将劳动教育资源充分整合,通过系统、科学的劳动教育实践有效推进"五育融合",促进乡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陶行知教育思想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实践

    小学生探究实践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许晓春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实践是小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其中强调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本文在借鉴现代自主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小学探究实践的特点,构建了小学生探究实践的自主学习模型,并从具体实施角度,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 5条策略:动机先行,驱动自主学习发生;问题导向,明确自主学习目标;多元指导,精准自主学习策略;整体关注,监控自主学习过程;习于复盘,反思自主学习过程结果.

    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实践小学科学

    情景创设法在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深度学习中的探索

    赵芝凌方明凤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语文课堂的情景创设及深度学习在推进小学教育事业持续优化发展、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兼顾情境性、展示性、教育性3大特征.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偏颇性、失衡性、约束性、片面性等突出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应当从信息情景、多元情景、生活情境、容错情境等方面着手以期推动语文课堂的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的良性学习与健康成长.

    情景创设法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实践与探索

    小学非遗课程设计:理念、体系与策略

    吴亚玲
    27-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亟待保护与传承.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承担着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重任.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通过引入非遗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平台,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以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的非遗课程实施为例,分析其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及成效评估,以期为非遗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课程设计课程体系

    墨香与数字之舞: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和谐融合

    许欣芸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和谐融合,以墨香与数字之舞为主题,借助希沃白板、微课平台、多媒体技术、线上网站和学习平台等多种工具,创设教学情境,突破重难点,增加课堂容量,拓展教学资源,实现课后反馈,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高效.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希沃白板微课多媒体

    小学语文实践视角下学生生活力培养教学研究

    蒋伟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模式过于单一,限制了学生思维和创造力养成,被动学习学生失去对学习、生活的热爱.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为教育回归本质、学生回归生活提供有效途径,探索从学科内容、地域文化、链接生活等方面培养学生生活力的研究,对推动新一代学生生活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语文实践生活力培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