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教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教师
上海教师
上海教师/Journal Shanghai Teacher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情育己 以情育人

    吴蓉瑾
    2-3页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早期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李志聪周敬山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国家的战略要求.本文提出,要明确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内涵,创设有利于拔尖人才培养的机制和平台,坚持德才融合,探索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破解人才培养从"高质少量"向"高质高量"转型的难题.本文介绍了学校坚持德才融合培养理念,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构建"通识·志向·特长"特色培养模式,打造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三大平台,创设双向选择机制,搭建可持续发展阶梯,完善高中学段"二制三化"学习方式等实践经验,并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早期培养提出了讨论性建议.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早期培养体系

    以城市精神融入小学生品格教育

    姚凤姜丽霞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临城乡文化二元差异和学生来源差异,学校致力于促进品格教育与时俱进,改变目标分散、内容空泛、形式单一等现象,让品格教育适应环境变化、地域特点、社会发展.学校通过厘清学生对"学校文化认同感—共同地域归属感—国家民族责任感"三层级育人导向的认识,顺应城市发展进程,创生品格教育研究路径,走出品格教育"传承·奠基—丰厚·扎根—坚守·开放—融合·超越"之路;指向培育时代新人,形成品格教育内容框架;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聚焦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和美生态、使命担当四个视角,建构"文以扎根—情以内生—美以润德—劳以导行"的生长性实施模型,开发了 20 多套品格教育资源包;集聚全域资源,打造品格教育纵横互通、协同育人的"六环融合"管理网络,动态化地推动学生品格稳定、正向发展.

    城市精神时代新人品格教育

    青少年科创拔尖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以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为例

    陆晔钱群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阶段是人才培养、成长的关键时期.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运行七年以来,对青少年科创拔尖人才培养进行了有效探索.工作站通过构建多元主体的校内外协同育人体系、科教融汇的科创课程体系,并结合数字交互平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育人成效及辐射示范效应.工作站的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少年科创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路径,为科创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青少年科创拔尖人才培养有效路径实践工作站

    论父亲自我发展养育目标对初中生情绪问题的影响

    陈滢张淑敏
    3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选取上海市 279 名初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采用青少年感知父亲自我发展养育目标问卷、父亲的教养行为问卷、焦虑量表(STAI)和抑郁量表(CES-D),考察父亲养育目标对初中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父亲心理控制、自主支持行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父亲自我发展养育目标与初中生情绪问题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自主支持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父亲教养行为中的心理控制与初中生情绪问题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父亲的自主支持行为与初中生情绪问题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父亲自我发展养育目标通过心理控制、自主支持两个具体养育行为正向影响初中生的情绪;在感知父亲树立同样的自我发展养育目标时,女生相比男生能感知到更多来自父亲的自主支持.

    父亲自我发展养育目标心理控制自主支持焦虑抑郁

    交叠影响域: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内在动力探析

    张淑艳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学校主体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本研究基于交叠影响域理论,探索构建区域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结合具有纵向贯通和横向联结的显著特征的"社区学校教育联盟"长周期整体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及实践,为交叠影响域理论在实践层面的应用提供实践样本,同时对家校社协同育人领域的本土化实践开展理论探索.

    家校社协同育人协同育人机制交叠影响域

    基于关键事件分析的高中生涯教育研究

    王心怡
    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阶段是进行生涯教育较为重要的时期,而目前高中学校的生涯教育存在本土化和校本化研究匮乏、缺少理论支撑、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关键事件分析为有效开展生涯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对策.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某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97 名校友的深度访谈材料进行主题分析发现,高中生涯教育对个人生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事件包括兴趣的发现和拓展、能力的发掘和提升、性格的积极转变、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规划的确立、校园的人文关怀六类.这些关键事件具有年代性、社会性、内驱性和特殊性,并且彼此联系和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个人生涯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关键事件及其作用机制,对当前高中的校本化生涯教育体系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提出优化建议.

    生涯教育生涯发展关键事件主题分析

    "三喻文化"视域下教师校本学习机制探析

    魏澜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三喻文化"视域下课例研究工作坊的探索与实践,结合本校教师的类型构成和发展现状,以教师学习共同体为主,经多轮研究实践,构建了教师学习的三大支持机制:教育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实践的融合机制、研究方法演进与研究工具适应性的更新机制、实践经验梳理与学术成果提炼的贯通机制.同时,本研究旨在促进教育科研日常化、默会知识显性化、实践智慧结构化,推动不同群体教师专业交往的互动、融合与贯通,形成传递、反哺与互促的教师学习生态.

    教师学习机制构建课例研究

    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优秀乡村教师坚守的个案研究

    李巧智刘胜男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优秀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否愿意扎根乡村关系到乡村教育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本研究基于个案研究法,选取两位优秀乡村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时间的纵向观察、深度访谈、文本档案分析等多样化的资料搜集方法,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框架,从时空性、时间性、嵌入性和能动性四个维度探索影响优秀乡村教师坚守的原因.基于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了留住优秀乡村教师的改进建议,以助推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优秀乡村教师生命历程理论坚守乡村个案研究

    指向自主学习的高中英语思维型课堂设计——以Language and Culture为例

    王天琪毕宇珂郭文娟
    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型课堂教学是促进自主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与品质,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本文以思维型课堂的基本原理和实践要求为基础,以沪外教版(上外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Language and Culture为例,基于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出指向自主学习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认知冲突,通过设置挑战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会评价和反思学习进程,最后帮助学生在迁移应用中实现思维的提升,打造指向自主学习的高中英语思维型课堂.

    自主学习思维型课堂教学学习动机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