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学会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学会

徐新春

季刊

1000-3924

xx6@saas.sh.cn

021-52235461;6202980

201403

上海市金齐路1000号

上海农业学报/Journal Acta Agriculturae Shangha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中国农业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摘》文献源刊,亦是Agris,CAB及Scei的文献源刊。重点刊登上海市(及长江中下游邻近地区)以农业生物学为中心的各相关学科具有创造性、内容新、学术水平高、应用性强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重要文献综述等,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目前设置的主要栏目有都市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业气象科学、农业生物技术、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园艺花卉、土壤肥料与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农业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产品加工与保鲜、科学技术与区(县)农业、农业科技信息网络、高级专家与高新技术成果介绍、先进农业企业与企业家介绍等。本刊已编入北京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出菇温度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翟丹丹尚怀国章炉军田龙...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香菇L135与931的F1代群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出菇温度(12℃、17℃、22℃、27℃)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出菇温度下,香菇菌龄与原基数量、子实体个数、单包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菇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且随着出菇温度的升高,菌龄与现蕾天数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出菇温度与菌龄可共同影响群体的现蕾天数、采菇周期、单包产量、单菇重4个农艺性状,提高出菇温度会降低菌龄的影响;原基数量与子实体个数更易受到菌龄的影响;长菌龄群体比短菌龄群体更易受出菇温度的影响。香菇高温品种选育工作可将单菇重、单菇重环境方差和子实体个数作为代表性状筛选指标。以环境方差作为表型进一步验证了单菇重受出菇温度影响较大。

    杂交群体农艺性状菌龄出菇温度环境方差

    低温胁迫影响大麦小孢子全能性机制解析

    李文瑞李颖波郭桂梅宗营杰...
    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低温对小孢子细胞全能性获得的影响,对低温处理0 d、3 d、7 d的大麦小孢子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愈伤产量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增加而显著增长。转录组分析显示,以低温处理0d为对照,处理3d和7 d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5 290、7 103个。对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显示,在处理3 d和7 d显著富集的生物学过程均为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赤霉素分解代谢过程、孢粉素生物合成过程等,细胞组分富集种类均为核小体、类囊体、细胞壁等,分子功能富集种类均为蛋白质异源二聚化活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显示,低温处理3 d和7 d中的通路富集为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等。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在上调富集的通路中最显著,相关的基因可能在低温诱导小孢子全能性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与植物防御机制相关的热休克蛋白和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也可能参与小孢子重编程过程。

    大麦小孢子低温胁迫转录组分析

    蓝莓开放式无糖组培技术体系建立

    余宏傲谢志亮陈怡超李飞...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蓝莓无菌试管苗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等试验方法,开展抑菌剂种类和浓度、培养液浓度与基质的比例、CO2浓度等无糖培养主要技术环节研究。结果表明:(1)在基质培养液中添加清菌易8 mL/L,基质中培养液含量80%时,可明显抑制培养基质污染,污染率可控制在15%以内,且蓝莓苗生长、增殖正常。(2)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表明,培养液中基本培养基(WPM)比例(1/2 WPM、1/4 WPM、1/8 WPM)对增殖率、污染率、生根率、成苗率、根长影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CO2浓度对增殖率、生根率、根长影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激素配比对蓝莓开放式培养的增殖率、生根率等影响也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基质培养液浓度及比例对污染率、生根率等的影响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结合考虑降低污染,蓝莓无糖培养的最佳增殖培养配方是培养液为1/4 WPM,CO2浓度1 000-1 500 μmol/mol,珍珠岩基质中培养液含量80%,激素配比(mg/L)ZT:IBA为(0。5-1):2。(3)培养液添加方式试验表明,培养液先低后高的添加方式可降低污染率,明显提高增殖率。

    蓝莓无糖培养培养条件开放式培养正交试验

    优质青柄芹菜新品种'申香芹一号'的选育

    朱丽华李超汉尤佳琪顾卫红...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申香芹一号'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青柄绿叶空心芹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分蘖性极强,根系发达,叶色浓绿,叶柄淡绿色、内腔空心。株高60-70 cm,开展度20-22 cm,叶片锯齿状中大。叶柄细长纤秀,清炒后质地脆嫩,纤维少,香味浓郁,口感品质极佳。该品种综合抗病抗逆性强,极耐抽薹,一次种植可多次收割,适合各地春秋两季设施及露地栽培。

    芹菜新品种'申香芹一号'

    不同叶面肥对稻茬蚕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娜薛冬姚梦楠周瑶...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蚕豆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了 6种不同叶面肥对稻茬蚕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赤·吲乙·芸苔(T1)、生根粉(T2)、含氨基酸水溶肥(T4)、含腐殖酸水溶肥(T5)、糖醇螯合硅肥(T6)处理的蚕豆株高均显著增加;T1、复硝酚钠(T3)、T4、T5处理的蚕豆始荚高显著增加;T1处理的蚕豆大分枝节数显著增加;T2、T4、T5处理的蚕豆籽粒显著增大,T5处理的蚕豆籽粒百粒重显著提高13。39%。从产量上看,T5处理的稻茬蚕豆荚和籽粒产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63。96%和58。97%。从品质指标来看,T4处理的蚕豆籽粒蛋白质含量较CK显著增加8。33%;T2处理的籽粒脂肪含量较CK显著增加15。73%。合理喷施适宜的叶面肥有助于提高稻茬蚕豆产量和部分品质指标,可在稻茬蚕豆栽培技术中应用。

    叶面肥稻茬蚕豆产量品质

    温水灌溉对低温胁迫下不结球白菜生理指标的影响

    俞静李彭丽翁金阳黄金阳...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温水灌溉对低温胁迫下不结球白菜生理应激响应的影响,以不结球白菜抗热品种'新夏青'为试验材料,在低温胁迫条件下进行温水浇灌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5℃温水灌溉处理不结球白菜的生物量,包括干鲜重、茎粗、叶面积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30。1%和46。0%,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提高32。5%和13。2%,SOD、POD、CAT活性显著提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显著降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提高47。3%和61。6%,光系统Ⅰ和Ⅱ的实际光合效率分别提高42。3%和60。9%。该研究可为未来设施园艺作物对抗冷害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不结球白菜温水处理低温胁迫光合机制生理应激响应

    不同碳氮源对香菇液体菌种生长的影响

    王宇星董浩然章炉军李玉...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香菇'沪香F2'为试验材料,探究了 9种碳源配方和10种氮源配方对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和发酵固形物体积比以及发酵完成时接种后菌丝在木屑试管中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以糖蜜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6。10 mm/d,以木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84 mm/d;以麸皮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为4。01 mm/d,以尿素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19 mm/d。在液体培养基中,以糖蜜为主要碳源时,菌丝生物量达8。04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8。69%;以麸皮为主要氮源时,菌丝生物量达7。90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6。57%。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不同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与菌丝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与发酵固形物体积比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碳氮源的菌丝生物量与菌丝接种后在木屑试管中的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糖蜜和麸皮是香菇液体菌种最佳的碳氮源组合。该研究结果可为工厂化香菇液体菌种原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香菇液体菌种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物量发酵固形物体积比

    香菇菌渣提取物对苦菊生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陈小琴杨焱李晓锋奚丹丹...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香菇菌渣提取物对生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以苦菊生菜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香菇菌渣提取物溶液(0。2、2、20、200、2 000 mg/L)进行叶喷处理,考察苦菊生菜幼苗的表观形态、株高、根鲜重与干重、地上部鲜重与干重、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以及营养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香菇菌渣提取物溶液浓度的增加,苦菊生菜幼苗的株高、光合作用参数和营养品质指标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0 mg/L香菇菌渣提取物溶液处理的苦菊生菜幼苗各项指标值均最大,可显著提高苦菊生菜育苗质量。

    苦菊生菜香菇菌渣提取物穴盘苗生长发育

    美洲莲地下茎顶芽离体培养

    刘青青于银凤田代科张大生...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美洲莲地下茎顶芽为外植体,主要对消毒处理方法、顶芽初代培养激素种类及其浓度进行摸索,并比较取材时间和培养温度对顶芽离体培养成苗的影响。研究表明:对顶芽采取消毒后去掉一层鳞片再消毒,或在此基础上再去掉一层鳞片,将去掉一层或两层鳞片后的剩余部分接种至含有0。1%植物组培抗菌保护剂(Plant preservative mixture,PPM)或250 mg/L头孢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污染率能降低到10。71%-15。99%。外植体在含 3 mg/L 激动素(Kinetin,KT)+0。2 mg/L 萘乙酸(1-Naphthaleneacetic acid,NAA)的 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后转移至含1 mg/L KT+0。1 mg/L NAA的培养基上,或始终在含2 mg/L KT+0。2 mg/L NAA培养基上培养,能获得较好的成苗和增殖效果。10-12月份冬季休眠期的芽比3-5月份春季萌芽期至营养生长前期的芽更易培养成苗。30℃较25℃培养更利于顶芽的成苗。该研究建立的美洲莲地下茎顶芽离体培养体系可为该物种的推广应用以及试验研究提供一致性的材料和技术支持。

    美洲莲地下茎离体培养

    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对广东菜心根肿病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

    张青青徐春花金海洋葛立傲...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东菜心为试材,在种植前和苗期向土壤中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或复合微生物肥料,测定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对广东菜心根肿病的发病率、防治效果、鲜重和干重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根肿病防治的土壤改良方式,减少根肿病对十字花科蔬菜的危害。结果表明:以复合微生物肥料、全水溶肥料、生物促生剂、尿素及硫酸钾为基肥,并追施有机全营养水溶肥和生物促生剂(T3处理)的广东菜心鲜重和干重最高,且其对根肿病的控制效果最好,45 d时防治效果为58。92%。不同处理的土壤pH和有效磷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广东菜心根肿病病情指数与广东菜心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

    广东菜心根肿病防治效果鲜重干重土壤理化性质